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玉龙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色季拉山
  • 2篇杉林
  • 2篇西藏色季拉山
  • 2篇冷杉
  • 2篇冷杉林
  • 2篇急尖长苞冷杉
  • 2篇急尖长苞冷杉...
  • 1篇入渗
  • 1篇土壤PH
  • 1篇土壤PH值
  • 1篇土壤入渗
  • 1篇土壤渗透
  • 1篇土壤特性
  • 1篇铵态氮
  • 1篇无机氮
  • 1篇露地
  • 1篇海拔
  • 1篇海拔梯度
  • 1篇不同种植年限

机构

  • 3篇西藏大学

作者

  • 3篇石玉龙
  • 2篇周晨霓
  • 1篇曹丽花
  • 1篇马和平
  • 1篇刘合满
  • 1篇王建锋
  • 1篇杨红
  • 1篇王建峰

传媒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西藏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梯度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对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3 700~4 200m海拔梯度上土壤物理性质、持水性能及土壤渗透性能进行测定,研究其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特征。结果表明: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容重在垂直剖面上表现为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增大,随着海拔梯度的上升而减小。而土壤总孔隙度的变化特征与土壤容重正好相反,其中海拔4 200m处0~10cm土层的土壤容重最小,为0.561g/cm^3;海拔3 800m处、20~40cm土层的土壤容重最大,为1.1g/cm3。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大滞留水量、饱和贮水量均随着海拔的上升而增加,土壤入渗性能指标(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平均渗透速率、渗透总量)在同一海拔梯度不同土壤层次上均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小的趋势。从不同海拔梯度看,4个入渗指标在海拔3 700m处呈现最大值,而在海拔4 200m处呈现最小值。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海拔4 100m处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涵养水源功能最强,而海拔4 200m和海拔3 900m处最弱。总的来说,林线植被生境的脆弱和人为干扰是影响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因素。
石玉龙周晨霓邱英强王建锋
关键词:土壤特性急尖长苞冷杉色季拉山海拔梯度
米林县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pH和无机氮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为阐明露地与不同种植年限大棚土壤pH值及无机氮含量变化特征,给保护性耕作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米林县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1 a、4 a和6 a)和相邻露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露地和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0~20 cm表层)和(0~70cm剖面)土壤无机氮浓度及pH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浓度表现为,1 a大棚〉4 a大棚〉6 a大棚〉露地;铵态氮浓度表现为,6 a大棚〉4 a大棚〉露地〉1 a大棚;pH值分布为,1 a大棚〉露地〉4 a大棚〉6 a大棚。随着剖面土壤层次的加深,大棚土壤硝态氮及矿化氮浓度呈降低趋势,露地土壤硝态氮浓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露地土壤铵态氮及矿化氮浓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与露地相比,大棚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浓度及pH值具有更大的垂直空间变异性。土壤pH值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露地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蔬菜大棚呈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大棚土壤pH值与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之间存在负相关,露地土壤pH值与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林芝区域大棚生产过程中,表层土壤酸化现象加重,且增加了土壤无机氮的积累,故在生产管理中宜适当减少氮肥的供应。
杨红徐唱唱曹丽花石玉龙赛曼刘合满
关键词:土壤PH值铵态氮露地
西藏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梯度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入渗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对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渗透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渗透性能指标(稳渗速率、初渗速率、渗透总量、平均渗透速率)在同一海拔梯度不同土壤层次上均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小的趋势,从不同海拔梯度看,4个入渗指标在3 700m处呈现最大值,而在4 200m处呈现最小值。经主成分分析,得到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土壤层次的入渗性能排序,从综合平均得分来看,不同海拔梯度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渗透性能优劣顺序为3 900m>3 800m>4 200m>4 100m>4 000m>3 700m。土壤渗透指标与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与其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无直接相关性,由此分析,建立土壤渗透性主导因子方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内水源涵养林建设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石玉龙周晨霓王建峰邱英强马和平
关键词:土壤渗透急尖长苞冷杉色季拉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