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亚平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壳聚糖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亚甲基
  • 1篇亚甲基蓝
  • 1篇陶瓷
  • 1篇陶瓷膜
  • 1篇子结构
  • 1篇微球
  • 1篇蒙脱土
  • 1篇模型分析
  • 1篇聚乙二醇
  • 1篇糊精
  • 1篇环糊精
  • 1篇甲基
  • 1篇甲基蓝
  • 1篇二醇
  • 1篇分子
  • 1篇分子结构
  • 1篇改性
  • 1篇Β-环糊精

机构

  • 4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谢亚平
  • 3篇邢卫红
  • 3篇杨刚
  • 1篇孙朋飞

传媒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β-环糊精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以壳聚糖、四氧化三铁(Fe_3O_4)和β-环糊精为原料,三聚磷酸钠和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β-环糊精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考察了改性微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微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亚甲基蓝在改性微球上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方程模拟,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在吸附温度为20℃,吸附时间为100min,pH值为8时,改性微球对亚甲基蓝吸附量和脱色率分别达到123.70mg/g和98.96%。用0.01mol/L硝酸(HNO_3)溶液对吸附饱和的改性微球进行解吸,经过3次重复试验后,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和脱色率是首次的93.69%,再生效果较好,可重复使用。
谢亚平杨刚邢卫红
关键词:壳聚糖亚甲基蓝
陶瓷膜超滤过程研究及模型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8 000的陶瓷膜,对聚乙二醇(PEG)溶液进行超滤实验,考察不同操作条件对陶瓷膜超滤过程分离性能的影响及膜污染机制,利用细孔模型对陶瓷超滤膜进行模拟表征,得出等效孔径和等效膜厚,并运用组合模型对膜污染内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细孔模型能较好地运用于陶瓷超滤膜微观结构的表征,通过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EG超滤过程的拟合分析得出了膜结构参数;在操作压力为0.3 MPa、膜面流速为0.5 m/s条件下,PEG 20 000的陶瓷膜超滤过程污染最严重,采用完全堵塞和滤饼过滤组合模型描述该过程的通量衰减趋势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孙朋飞谢亚平杨刚邢卫红
关键词:陶瓷膜超滤聚乙二醇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壳聚糖(CS)的分子结构上有较多的羟基以及氨基,对有机物质、染料类分子以及金属离子的絮凝及吸附有较好的效果。但壳聚糖粉末较细,且在酸性溶液中易溶解,因此在作为水处理剂的应用方面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本文采用壳聚糖作为基本原料...
谢亚平
关键词:分子结构
蒙脱土-壳聚糖磁性微球对Cr(Ⅵ)的吸附性能被引量:3
2017年
以壳聚糖、Fe_3O_4和蒙脱土为原料,三聚磷酸钠和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蒙脱土-壳聚糖磁性微球,研究微球对Cr(Ⅵ)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微球吸附Cr(Ⅵ)的最佳pH为3,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Cr(Ⅵ)在微球上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方程模拟,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吉布斯自由能ΔG<0和焓变ΔH>0,说明微球对Cr(Ⅵ)的吸附过程是吸热和自发进行的。用0.1 mol/L NaOH溶液对吸附饱和的微球进行解吸,经过5次重复试验后,对Cr(Ⅵ)的吸附量仍达到120 mg/g以上,再生效果较好,可重复使用。
谢亚平杨刚邢卫红
关键词:壳聚糖微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