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
- 作品数:40 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一种水旱田两用定穴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旱田两用定穴装置,涉及农田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杆、连接杆、底板和若干个定穴组件,支撑杆用于操作者手持,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于支撑杆上,另一端固定设于底板上,底板上开有调距槽,调距槽在厚度方向上贯...
- 梁烜赫曹铁华管俊赵鑫李善龙闫伟平孙日丹陈宝玉王洪君王楠孙孟琪崔金平李文
- 文献传递
- 杂交大豆新品种“吉育609”选育
- 吉育609 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吉育609 的主要特点是高油、高产、稳产.1 选育经过2008 年以大豆雄性不育系JLCMS103A 为母本,恢复系JLR102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杂...
- 彭宝张春宝闫昊张井勇张伟龙赵丽梅张伟赵鑫
- 关键词:杂交大豆雄性不育系
- 东北粳稻区覆膜湿润栽培条件下不同肥密组合的评价与寻优
- 2023年
- 以吉宏6为供试品种,通过设置2种施肥模式(耐冷施肥、高产施肥)和5种插秧密度,筛选最优和次优肥密组合,以指导东北粳稻区水稻覆膜湿润栽培。结果表明,耐冷施肥条件下,由于总施肥量低且施用比例大幅前移,水稻前期生物量、叶面积指数的增速快,成熟期倒伏率低,体现了较好的稳产作用;高产施肥条件下,后期肥料供应充足,单产高,可达705.8 kg/667 m^(2),体现了较好的丰产作用。综合来看,覆膜湿润栽培条件下的最优和次优肥密组合分别是“高产施肥+插秧密度30 cm×17 cm”和“耐冷施肥+插秧密度30 cm×13 cm”,分别适合在积温充足的东北平原地区和低温冷害频发的东北东部山区应用。
- 赵鑫曹铁华李善龙李涛管俊冯军梁烜赫
- 关键词:水稻施肥插秧密度
- 一种水稻秸秆还田用填充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稻秸秆还田用填充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水稻秸秆还田用填充装置,包括有外壳、连接架、电机和搅碎杆,外壳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外壳左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
- 梁烜赫曹铁华李善龙赵鑫李涛
- 低温冷凉区覆膜玉米子粒灌浆速率和产量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在吉林省东部低温冷凉区,通过logistic方程比较覆膜和不覆膜玉米子粒灌浆过程,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子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覆膜可有效提高地温,促进玉米生育进程,提高玉米灌浆速率,延长灌浆持续时间,显著增加玉米百粒重和产量。通过覆膜,3个品种两年平均产量最高可达11 571 kg/hm2。平均灌浆速率(Rmean)和灌浆速率达到最大时的玉米生长量(Wmax),与玉米百粒重和产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胡宇梁烜赫赵鑫陈宝玉王洪君王楠孙孟琪具红光曹铁华
- 关键词:玉米覆膜LOGISTIC方程灌浆速率
- 不同覆盖条件对吉林省东部冷凉区中晚熟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9年
- 运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吉林省东部冷凉区利用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裸地(CK)三种处理方式,对不同覆盖条件下玉米的产量与生长系数(-LA--I、CGR、NAR和EGR)和地温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裸地日平均地温比覆膜玉米地温低6.3%,比秸秆玉米地温高14.2%;裸地的玉米产量比覆膜产量降低37.8%,比秸秆处理产量高48.7%。从保水增温效应来看,最有效的是可降解地膜覆盖;玉米的平均叶面积指数(LAI)、群体生长率(CGR)、果穗生长速率(EGR)及地温与玉米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果穗生长速率(EGR)和地温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而净同化率(NAR)与玉米产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认为:对玉米进行覆盖种植时,因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温度,在吉林省东部冷凉区进行晚熟品种引进种植时,建议优先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
- 胡宇具红光赵鑫曹铁华梁烜赫
- 关键词:地温
- 一种用于免耕播种的田间苗带碎土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免耕播种的田间苗带碎土机,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主要结构包括机架、碎土滚总成、镇压滚总成、传动系统和液压悬挂;主要用于在玉米机械收获后,且下年播种苗带的秸秆已清理干净后使用。使用时,田间苗带碎土机通...
- 王洪君陈宝玉孙海全曹铁华栾天浩王立春王楠孙孟琪梁烜赫赵鑫闫伟平曹玉军栾天宇李前梁晓斐栾丽丽吉野刘松哲谭华肖骞
- 文献传递
- 种植密度对水稻湿润覆膜栽培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以吉林省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吉宏6”为材料,研究湿润覆膜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生育期内的有效积温,促进水稻早生快发。5个密度处理中,株行距为30 cm×13.33 cm(T_(1))、30 cm×16.67 cm(T_(2))、30 cm×20.00 cm(T_(3))3个处理的产量超过了500 kg/667 m^(2),T_(1)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592.09 kg/667 m^(2)。T_(1)、T_(2)、T_(3)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大,干物质积累多,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多,产量高;T5处理的单穴分蘖数多,但单位面积有效分蘖数少,产量低。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为前提,综合分蘖优势、群体结构、倒伏现象,水稻湿润覆膜条件下的适宜插秧密度为(30 cm×16.67 cm)~(30 cm×20.00 cm)。
- 孙日丹孙海波赵鑫贾立辉丁博李善龙李涛曹铁华郭盛楠张磊梁烜赫
- 关键词:水稻种植密度
- 保护性耕作对东北半干旱地区保持玉米生产力与改善土壤质量的权衡
- 【研究背景】保护性耕作在实现粮食安全和减少环境影响等方面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强有力支持。然而,其能否实现保持作物产量与改善土壤质量之间的协同,仍存在广泛争议。【材料与方法】为此,在东北地区玉米连作种植制度下设立了田间实验,...
- 陈娜娜赵鑫窦淑贤邓艾兴郑成岩曹铁华宋振伟张卫建
-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土壤紧实度土壤碳氮玉米产量
- 大豆RN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雌性育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 张井勇彭宝闫昊张伟龙张伟张春宝赵鑫赵丽梅孙寰
- 关键词:大豆雌性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