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荧光
  • 1篇荧光法
  • 1篇荧光光度法
  • 1篇荧光猝灭
  • 1篇荧光猝灭法
  • 1篇铜离子
  • 1篇琼脂
  • 1篇猝灭
  • 1篇离子
  • 1篇光度
  • 1篇光度法
  • 1篇痕量
  • 1篇痕量铜
  • 1篇EU
  • 1篇PB

机构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李瑞娜
  • 2篇屈永霞
  • 2篇黄杉生
  • 2篇沈健
  • 2篇金丽霞
  • 1篇余锡宾

传媒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理化检验(化...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应用荧光纳米颗粒测定痕量铜被引量:2
2007年
制备了异硫氰酸罗丹明B(TRITC)荧光纳米颗粒,于p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此荧光纳米颗粒在558nm光的激发下,于586nm波长处发射荧光。铜(Ⅱ)的存在可使此荧光纳米颗粒溶液的荧光发生猝灭。借此,构建了一种检测微量铜的方法。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该方法测定铜的线性范围为5.00×10^-5~3.50×10^-4mol·L^-1,其回归方程为F/F0=8.4252-1.009×10^-6c,检出限为3.55×10^-5mol·L^-1。
李瑞娜黄杉生屈永霞沈健金丽霞
关键词:荧光光度法铜离子
Y_2O_3:Eu纳米颗粒荧光猝灭法测定水中的Pb^(2+)被引量:7
2007年
基于Pb^(2+)对Y_2O_3:Eu纳米颗粒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运用琼脂溶液来固定Y_2O_3:Eu纳米颗粒并用于测定水中微量Pb^(2+)的荧光分析新方法.在pH=3.0的条件下,测定的荧光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20nm和614nm,测定Pb^(2+)浓度的线性范围为4.0×10^(-6)~7.8×10^(-4)mol/L,回收率为97.0%~102.6%.该方法用于环境水中Pb^(2+)的测定,结果满意.
沈健黄杉生金丽霞屈永霞李瑞娜余锡宾
关键词:荧光法荧光猝灭琼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