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倩怡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颌下
  • 3篇颌下腺
  • 3篇放射性
  • 2篇放射性损伤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模型建立
  • 1篇直线加速器
  • 1篇中和度
  • 1篇乳液
  • 1篇三羟甲基丙烷
  • 1篇生化指标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效应
  • 1篇自然科学
  • 1篇自然科学基金
  • 1篇自噬
  • 1篇羟甲基
  • 1篇羟甲基丙烷
  • 1篇唾液
  • 1篇唾液腺

机构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5篇陈倩怡
  • 4篇陈佩仪
  • 4篇张嘉鹏
  • 4篇叶景云
  • 4篇李碧霞
  • 2篇王文静
  • 2篇陈珊
  • 2篇陈观林
  • 1篇戴振晖
  • 1篇陈姚
  • 1篇黄湘桦
  • 1篇陈晓桐
  • 1篇张远玲
  • 1篇邓淑芬
  • 1篇谢雪军

传媒

  • 1篇电镀与涂饰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乌梅喷雾剂对大鼠颌下腺放射性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乌梅喷雾剂对大鼠颌下腺放射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SPF级雄性6~7周Wistar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高、中、低乌梅喷雾剂组,每组各6只。电子直线加速器一次性18 Gy局部照射建立放射性颌下腺细胞损伤模型。于用药后第14天收集唾液,计算唾液流率,检测唾液生化指标。处死后摘取颌下腺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镜下观察颌下腺腺体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用药后第14天,模型组及低、中、高浓度乌梅喷雾组大鼠体重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及低、中、高浓度乌梅喷雾组大鼠唾液流率、Na^+、K^+、Na^+/K^+均低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大鼠腺体细胞排列规则,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模型组发生明显炎症细胞浸润,间质中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发生纤维化;各放射组大鼠颌下腺细胞均出现放射性损伤,与模型组比较,高浓度乌梅喷雾剂组颌下腺腺小叶细胞萎缩程度降低,腺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胞浆分泌物增多,但未能恢复至正常组水平。结论高浓度乌梅喷雾剂可一定程度上促进大鼠颌下腺放射性损伤细胞病理形态修复,但仍需进一步探讨相关机制。
陈倩怡李碧霞叶景云张嘉鹏叶倩晴陈观林陈佩仪
关键词:颌下腺放射性损伤
乌梅喷雾剂减轻大鼠放射性颌下腺损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唾液腺的放射性损伤的机制仍未完全明确,治疗和防护措施也是处于探索阶段。文中探讨颌下腺放射性损伤机制,观察乌梅喷雾剂对放射性颌下腺损伤后的影响。方法 8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每组28只。3组均给予正常饮食外,实验组大鼠颌下腺区照射损伤后给予乌梅喷雾剂口腔喷雾干预(3次/d);模型组照射损伤后不加干预。于照射后第1、7、14、28天每组取7只大鼠称取体重、收集唾液,计算唾液流率;处死后摘取颌下腺组织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自噬相关因子Atg5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检测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结果照射后第7天,正常组体重[(239.87±16.50)g]高于模型组[(213.84±14.42)g]和实验组[(222.71±11.14)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第14、28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实验组体重均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体重明显增加(P<0.05)。照射后第1、14天,模型组、实验组唾液流率低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第7天,正常组和实验组唾液流[(49.29±16.90、50.99±6.79)μL/min]率高于模型组[(30.13±13.19)μ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第28天,正常组唾液流率[(69.29±11.32)μL/min]高于模型组[(49.26±14.13)μL/min]和实验组[(46.56±13.60)μ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第1、7、14天,模型组和实验组Atg5的mRNA相对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照射后第1、7、14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实验组Atg5蛋白表达有上升趋势;照射后第1、7天,模型组与实验组间Atg5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照射后第28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tg5蛋白表达下降。结论自噬活性可能与放射性颌下腺损伤发生早期有关,乌梅喷雾剂可促进抗凋亡相关因子修复颌下腺放射性损伤。
陈倩怡陈佩仪李碧霞叶景云张嘉鹏
关键词:颌下腺放射性损伤自噬
放射性口干症动物模型建立及颌下腺放射性组织损伤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6
2017年
背景:目前对于唾液腺的放射性损伤机制还未明确,治疗和防护措施也处于探索阶段。目的:建立放射性口干症大鼠模型,并观察18 Gy电子线照射后大鼠颌下腺组织损伤情况及唾液成分变化。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实验,将11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照射组和假照射组,假照射组只麻醉不照射,照射组麻醉后使用直线加速器一次性照射18 Gy。将大鼠颌下腺部位暴露于照射区,制备放射性口干症模型。记录造模后21 d内饮水量;分1,3,7,14,21,28,35,42 d 8个时间点收集唾液、摘取颌下腺腺体,测量唾液量、颌下腺指数,对颌下腺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结论:(1)放射后1-21 d照射组大鼠每天平均饮水量为(6.42±1.91)m L,假照射组为(4.82±1.20)m 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在放射后42 d内照射组唾液量均少于假照射组,其中照射组大鼠照射后第7天唾液量降至最低;7,21,28,42 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1 d及21-42 d,照射组颌下腺指数均小于假照射组(P<0.05);(4)苏木精-伊红病理结果显示,照射组大鼠颌下腺炎性浸润、腺体萎缩、核固缩等损伤情况呈渐进性加重,放射后42 d损伤最为严重;(5)综上,Wistar大鼠接受直线加速器电子线18 Gy照射后,放射性口干症模型成功建立,直观表现为饮水量增加,唾液量减少,病理切片显示颌下腺病理损伤程度在42 d内随时间的增加呈进行性加重。
李碧霞陈倩怡戴振晖叶景云王文静陈珊张嘉鹏陈佩仪
关键词:放射性口干症动物模型颌下腺直线加速器
水性硅溶胶/丙烯酸聚氨酯纳米复合乳液的制备
2013年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硅溶胶、聚醚二元醇(N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原料,采用原位分散聚合法制备了水性硅溶胶/丙烯酸聚氨酯(SiO2/PUA)纳米复合乳液,研究了硅溶胶、DMPA和TMP的用量以及中和度对SiO2/PUA纳米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制备条件:硅溶胶最大添加量为SiO2占SiO2/PUA总固含量的4.5%,DMPA添加量为PUA质量的6.5%,TMP添加量为PUA质量的1.25%,中和度控制在9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SiO2/PUA纳米复合涂层与市售PUA涂膜相比,其硬度、附着力、耐水性、耐溶剂性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黄湘桦邓淑芬陈姚陈倩怡张远玲陈晓桐谢雪军
关键词:纳米复合乳液丙烯酸酯聚氨酯丙酸三羟甲基丙烷中和度
乌梅喷雾剂对唾液腺分泌功能及唾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自制乌梅喷雾剂对唾液腺分泌功能及唾液成分、理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乌梅喷雾剂对唾液腺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收集某大学42名健康学生的唾液,分为基础唾液组和乌梅喷雾组,并对两组的唾液流率、pH及唾液中Na^+、K^+浓度及Na^+/K^+比值、淀粉酶浓度进行比较。[结果]乌梅喷雾组唾液流率指数(-0.80±0.54)高于基础唾液组(-1.0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唾液组与乌梅喷雾组Na^+分别为(11.69±5.28)mmol/L、(8.31±3.60)mmol/L,K^+分别为(33.99±8.04)mmol/L、(25.09±8.51)mmol/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K^+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乌梅喷雾组淀粉酶为(1 379.35±487.41)U/L,显著低于基础唾液组(1 880.95U/L±435.96U/L)(P<0.05)。[结论]乌梅喷雾剂作用于健康人腺体对唾液功能有显著影响,在不影响口腔酸碱度以及血液-唾液屏障通透性的情况下,不仅有效促进唾液分泌,还对唾液中Na^+、K^+、淀粉酶的浓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李碧霞陈佩仪陈倩怡叶景云叶倩晴陈观林王文静张嘉鹏陈珊
关键词:唾液腺生化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