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会强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1篇腋臭
  • 1篇有效性
  • 1篇窄谱
  • 1篇直视
  • 1篇手术
  • 1篇强脉冲光
  • 1篇强脉冲光治疗
  • 1篇切口
  • 1篇咪达唑仑
  • 1篇痤疮
  • 1篇痤疮瘢痕
  • 1篇瘢痕
  • 1篇微创
  • 1篇微创手术
  • 1篇无痛治疗
  • 1篇小切口
  • 1篇离子
  • 1篇离子束

机构

  • 4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马会强
  • 1篇张亚男
  • 1篇李阳
  • 1篇刘国慧

传媒

  • 2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变换肩关节外展角度在盲、直视下清除大汗腺治疗腋臭的体会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通过变换肩关节外展角度,盲、直视并用清除大汗腺治疗腋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和医学美容中心收治了38例中重度腋臭患者。术中首先肩关节外展150°,组织剪沿浅表脂肪层与浅筋膜间剥离至腋毛区外约1 cm,眼科小弯剪在盲视下修剪皮瓣下脂肪和大汗腺组织;然后调整肩关节至外展90°,翻转已剪薄的皮瓣,直视下修剪残余大汗腺组织。紧贴切口后缘放置橡皮条引流,八字绷带包扎固定。结果 38例患者无一例出现术后血肿或皮肤坏死。术后1年随访,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采用靠腋后线切口,术中变换肩关节外展角度,盲、直视并用修剪,留置橡皮条引流的小切口手术方法治疗腋臭,效果良好且并发症较少,方法简便易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振张亚男宋朋朋程玉韩景健马会强高凤林
关键词:腋臭微创手术小切口
离子术治疗痤疮瘢痕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微等离子体治疗痤疮瘢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该院82例的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条件的患者采用微等离子体治疗,对痤疮瘢痕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瘢痕ECCA评分,评定微等离子射频治疗(plasma)痤疮癜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大部分患者在经过3~5次治疗后痤疮瘢痕明显减轻,表现为凹坑变浅,毛孔变细。治疗后3个月ECC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27.9±9.8)分vs.(38.9±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24%,满意率为74.39%。凹坑加深1例,皮肤敏感性增加、面部潮红4例,不同程度的色沉12例,均在3~6个月恢复,无永久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微等离子射频治疗对痤疮瘢痕的治疗的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程玉张帆韩景健高凤林马会强宋朋朋潘腾
关键词:离子束痤疮瘢痕有效性安全性
咪达唑仑治疗口腔恐惧症的不良反应被引量:5
2016年
口腔恐惧症系指一组与口腔诊疗相关的异常心理、生理和行为状态,其临床表现为患者心跳加快、血压异常、出汗、多语、肌肉紧张、面色苍白乃至晕厥等。咪达唑仑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肌肉松弛作用,服用后患者可产生短暂的顺行性记忆缺失,不能回忆起在药物高峰期间所发生的事情。咪达唑仑常见的轻微不良反应包括打嗝、恶心、呕吐、头疼、眩晕、尿床、幻觉、头晕、复视以及唾液分泌过多、行为异常和短暂的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心脏骤停、心率改变、变态反应、血栓形成、喉头痉挛和支气管痉挛以及呼吸抑制和呼吸停止等。目前越来越多的口腔恐惧症人群接受咪达唑仑镇静,而施术者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对其不良后果进行追踪并建立其相关不良后果数据库,建立一个通用的咪达唑仑不良反应标准,以提高口腔镇静技术的安全性,给予临床应用其镇静时以指导。
马会强李阳刘国慧
关键词:咪达唑仑无痛治疗
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痤疮红斑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窄谱强脉冲光(dye pulsed light,DPL;波长500 nm)治疗面部痤疮红斑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22年1—12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美容科收治74例面部轻中度痤疮红斑患者,均采用DPL(波长500 nm)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后的反应,采取个性化制定1~3次的治疗方案。所有疗程结束后1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红斑评定量表(clinician's erythema assessment,CEA)评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CEA评分。结果74例患者中,治疗1次19例;治疗2次29例;治疗3次26例。采用DPL治疗轻中度痤疮红斑的有效率为89.2%(66/74),治疗前CEA权重评分为(2.69±0.55)分,治疗后降低为(1.18±0.94)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401,P<0.05)。结论DPL治疗面部痤疮红斑,安全性较高,效果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程玉韩景健张帆宋朋朋马会强高凤林
关键词:强脉冲光窄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