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晓菊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改变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表现
  • 1篇言语
  • 1篇言语识别
  • 1篇言语识别能力
  • 1篇生理改变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听力
  • 1篇听力减退
  • 1篇听力损失
  • 1篇听性
  • 1篇听性脑干
  • 1篇听性脑干反应
  • 1篇脑干
  • 1篇脑干反应
  • 1篇耳聋

机构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吕萍
  • 2篇于宁
  • 2篇严晓菊
  • 1篇李兴启
  • 1篇郭维维
  • 1篇杨仕明
  • 1篇黄国威
  • 1篇刘晨
  • 1篇李国庆
  • 1篇李欢

传媒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隐性听力损失的防治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隐性听力损失(hidden hearing loss,HHL)是一种由噪声暴露、年龄老化、药物损伤等因素引起的阈上听觉感知功能缺陷[1]。患者因常规听力正常仅表现为噪声环境中言语识别能力降低易被临床忽视,丧失早期诊治机会,而后听力损失逐渐加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临床研究发现,HHL患者表现为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波Ⅰ峰值或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阈上振幅降低、合电位(summating potential,SP)与AP的比值改变等特征性电生理改变[2]。Viana等[3]研究发现生前无耳疾病史的中老年人耳蜗在形态学上表现为突触数目及I型螺旋神经元树突的减少,内外毛细胞则无明显变化。动物实验研究证实HHL动物有与人类相似的电生理及形态学表现[4,5],因此有学者认为HHL是一种耳蜗传入通路的突触病变[6],但目前尚未见该疾病防治方面的系统研究。本文对国内外有关HHL防治的研究进行综述。
方舒严晓菊吕萍于宁李兴启
关键词:听力损失电生理改变形态学表现言语识别能力听性脑干反应
糖尿病性耳聋听力变化特点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糖尿病鼠初期听力变化特点。方法清洁级雄性,7周龄Zucker Diabetes Fat(ZDF)大鼠根据糖尿病发病与否分发生糖尿病的ZDF模型鼠(fa/fa)为实验组10只,不发生糖尿病的ZDF对照鼠(fa/+)为对照组5只。分别于2、3、4、5、6月大小时测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短纯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tb-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s)。结果实验鼠在第2月龄内12小时禁食不禁饮测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第3月龄时实验鼠的空腹血糖已达糖尿病标准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对照组大鼠血糖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根据测得空腹血糖值大小实验组空腹血糖值上升相对较快的鼠(实验组H)在4月龄时tb-ABR在8k Hz上的阈值较其2月龄时阈值升高(P<0.05);Click-ABR 90d BSPLⅠ波潜伏期、Ⅰ-Ⅲ间期较在2月龄时延长(P<0.05),4月后Ⅰ波潜伏期、Ⅰ-Ⅲ间期开始缩短。实验组空腹血糖上升相对较慢鼠(实验组L)在5月龄时tb-ABR在8k Hz、16k Hz、32k Hz的阈值较2月龄时阈值升高(P<0.05),以32k Hz听力损失最严重,Click-ABR90d BSPLⅠ波及Ⅰ-Ⅲ波潜伏期出现较明显延长(P<0.05),5月后Ⅰ波潜伏期、Ⅰ-Ⅲ间期开始缩短。对照组大鼠实验前后听力无变化(P>0.05)。结论肥胖ZDF糖尿病大鼠发病前期听力无明显变化,糖尿病鼠发病稳定后1到2个月(即4、5月龄)开始出现较明显的听力损害;糖尿病听力损失的发病进展速度也许与血糖升高的快慢有关;糖尿病鼠高频听力损失较重,提示临床糖尿病人应当监测高频听力变化。
黄国威李国庆严晓菊吕萍李欢刘晨郭维维杨仕明于宁
关键词:耳聋听力减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