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立功

作品数:10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关节
  • 6篇膝关节
  • 6篇关节置换
  • 5篇膝关节置换
  • 4篇置换术
  • 4篇全膝关节
  • 4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韧带
  • 3篇膝关节置换术
  • 2篇置换术后
  • 2篇术后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胫骨
  • 2篇股骨
  • 2篇副韧带
  • 2篇侧副韧带
  • 1篇性感
  • 1篇血栓
  • 1篇血源
  • 1篇血源性

机构

  • 9篇清华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9篇付立功
  • 6篇陈连旭
  • 4篇孙长鲛
  • 2篇张威
  • 2篇黄斌
  • 2篇容威
  • 1篇何大炜
  • 1篇陈军
  • 1篇刘阳
  • 1篇肖嵩华
  • 1篇王建义
  • 1篇邓玖征
  • 1篇朱剑津
  • 1篇徐凯
  • 1篇宋飞
  • 1篇杨华东

传媒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小腿肌间静脉血栓(MCVT)的临床特点,分析TKA术后MC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98例因重度骨关节病而行TKA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TKA术后MCVT的发病率,研究TKA术后MCVT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临床表现以及MCVT患者的治疗措施和转归情况,分析TKA术后发生MCVT的危险因素。结果:TKA术后MCVT的发病率为21%,单膝TKA和双膝TKA(P>0.05)之间、男女之间(P>0.05)的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MCVT的临床表现以肿胀(55.22%)和疼痛(44.78%)为主,Neuhof征(79.10%)和Homans征(62.69%)阳性率较高。MCVT发生后,加大抗凝药物的用量治疗,预后良好。TKA术后MC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龄、手术使用止血带时间长和术后D-dimer≥5 mg/L。结论:TKA术后MCVT的发生率高,应结合临床体征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及时加大抗凝药物的剂量。对高龄、手术使用止血带时间长和术后D-dimer明显升高的患者,应特别注意MCVT的发生。
龚恒黄斌付立功孙长鲛陈连旭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
FelixⅡB型胫骨假体周围骨折翻修术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7年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约为1%(0.3%。2.5%)。其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相对常见,发生率为0.3%~2%;而胫骨假体周围骨折较少见,发生率为0.1%~0.4%。
孙长鲛景峰容威付立功朱剑津何大炜蔡谮
关键词: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文献复习胫骨翻修术全膝关节置换
滑膜切除对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时行滑膜切除术对术后失血量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间因患原发性膝骨关节炎在我院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2例,其中32例术中进行滑膜切除(实验组),30例术中不进行滑膜切除(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第3天血色素较术前降低值、术后隐性出血量、术后输血率以及术后4周、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输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vs. 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术后第3天血色素较术前血色素降低值、隐性失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周及术后12个月VAS评分、KSS评分(包括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4周及术后12个月VAS评分及KSS评分(包括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时,与保留滑膜相比,滑膜切除在缓解术后疼痛及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未带来明显获益,且增加了隐性失血量及术后输血率。
付立功邓玖征蔡谞陈连旭
关键词:膝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滑膜切除
前交叉韧带断裂和重建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3
2016年
背景: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主要方法。目前针对前交叉韧带重建,从组织胚胎、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到重建材料、操作技术和重建后康复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但缺乏前交叉韧带断裂和重建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断裂和重建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和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提供指导。方法:统计了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患者352例,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机制、就诊时间和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对半月板和关节软骨的影响,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发现情况、手术方式和重建材料等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前交叉韧带断裂多发生于男性年轻人,左膝多于右膝;(2)男性患者多发生于篮球、足球和意外伤,女性患者多发生于意外伤、羽毛球和滑雪伤,损伤机制以膝关节内旋外翻伤多见;(3)手术时间以前交叉韧带断裂伤1-3个月多见,常伴有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外侧半月板损伤发生率相对稳定,内侧半月板损伤在前交叉韧带断裂超过半年后明显增多。关节软骨损伤以髌骨软骨损伤为主,超过1年,内侧髁软骨损伤显著增加;(4)韧带重建方式以解剖单束重建为主,骨道定位可参考住院医师嵴和束间嵴,重建材料多为自体半腱股薄肌肌腱;(5)结果提示,前交叉韧带断裂应早期进行前交叉韧带的解剖重建,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内侧半月板和股骨内侧髁软骨的继发损伤。
陈连旭付立功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流行病学
膝关节置换术中内侧副韧带断裂治疗新技术一例被引量:3
2020年
报道一例膝关节置换术中内侧副韧带(MCL)断裂使用半月板进行修复的病例。本病例采用半月板修复膝关节置换术中MCL断裂并获得成功,目前本治疗方法少见相关文献报道。
孙长鲛陈连旭付立功杜瑞勇刘璞吴厦张威马琦蔡谞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内侧副韧带
中国汉族人与美国高加索白人膝关节几何形态的比较被引量:6
2020年
背景:有研究显示中国人膝关节胫骨近端前后径和横径均小于美国高加索人,所以在膝关节形态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常发生进口假体系统应用于国人后出现匹配度不高的现象。目的:测量中国人和美国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的几何形态学参数,比较其差异。方法:选择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中国汉族患者50例,以及美国匹兹堡大学运动医学中心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高加索白人后裔患者40例,对90例受试者膝关节进行CT扫描,使用AW Volume Share 5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利用Geomagic软件对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的各项参数进行测量。结果与结论:①股骨近端测量参数中,中国人的外侧胫骨平台内外径小于美国人(P=0.027),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大于美国人(P<0.05);两组间胫骨平台内外径、内侧胫骨平台外径、内侧胫骨平台前后径、外侧胫骨平台前后径与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股骨远端测量参数中,中国人的股骨远端横径、外侧髁内外径、内侧髁前后径、外侧髁前后径及髁间窝高度均小于美国人(P<0.05),股骨外翻角大于美国人(P<0.05);两组间内侧髁内外径、髁间窝宽度及滑车沟宽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中国人与美国人在膝关节形态学的多个参数存在差异,有必要针对中国人设计更为个体化的膝关节假体。
龚恒黄斌付立功刘华玮陈连旭
关键词:关节植入物全膝关节置换股骨远端胫骨近端
产气荚膜杆菌致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源性感染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19年
报道1例产气荚膜杆菌导致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源性感染的病例。患者双髋关节置换术后13年,因双髋疼痛伴发热1周入院。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假体周围感染,经细菌培养为产气荚膜杆菌,发病原因考虑与患者的胆囊结石有关。因为早期血源性感染,故给予彻底清创、保留假体、灌注冲洗治疗,最终感染得到控制。通过文献复习发现产气荚膜杆菌导致假体周围感染的病例极为罕见,且均以个案的形式报道。根据文献报道及该病例的预后发现产气荚膜杆菌导致的假体周围感染仅局限在关节周围部位,虽不像气性坏疽严重、发展迅速,但也应引起高度重视。产气荚膜杆菌导致的血源性假体周围感染前期有胃肠道症状时,应高度警惕胆囊病变,同时采用保留假体的治疗方法可能会获得良好预后。
孙长鲛付立功杜瑞勇刘璞吴厦张威蔡谞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后产气荚膜杆菌血源性感染关节周围胃肠道症状体格检查
显微镜辅助下前路经口松解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前路经口松解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及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收治的15例应用显微镜辅助下行前路经口松解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病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神经功能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手术前后JOA评分及寰齿间隙测量值。[结果]15例患者平均前路手术时间78 min(67~112 min),平均出血量24 ml(10~65 ml)。显微镜使用时间平均39 min(24~57min)。术中未出现脑脊液漏及脊髓损伤,术后检查未见血肿形成。术后第1 d症状及神经功能即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无神经功能加重病例。术前寰齿间隙平均(10.37±1.77)mm,JOA评分平均(9.07±1.62)分。术后寰齿间隙平均(3.87±0.75)mm,JOA评分平均(12.20±1.57)分。平均随访17个月(4~32个月),至末次随访,患者均恢复工作和日常活动,复查寰齿间隙(3.98±0.75)mm,JOA评分平均达(15.80±1.21)分。未发生再次脱位及脊髓损伤加重者。[结论]治疗难复性上颈椎畸形,采用显微镜辅助下前路经口松解,较传统直视下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精准,损伤小,止血彻底;能够达到优良手术效果。
宋飞容威杨华东付立功徐凯肖嵩华
关键词:显微镜经口寰枢椎脱位
慢性踝外侧不稳镜下清理联合外侧副韧带重建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评价踝关节镜关节清理联合自体腓骨短肌肌腱解剖重建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对18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先行关节镜踝关节清理,然后用同侧部分腓骨短肌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钿带和跟腓韧带。采用A0FAS和VAS评分和影像检查评估临床效果。[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71.56±6.0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6.50±5.38)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术后时推移,A0FAS显著增加(P<0.05);而VAS显著减少(P<0.05)。术后X线片均显示踝关节位置正常,锚钉及骨道位置良好;MRI显示重建ATFL和CFL走形恢复正常,张力良好。[结论]踝关节镜关节清理联合部分腓骨短肌肌腱解剖重建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效果满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孙向阳刘阳付立功庞海鹏陈军王建义陈连旭
关键词:关节镜清理外侧副韧带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