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爱松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车辆
  • 2篇碰撞
  • 2篇车辆碰撞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输
  • 1篇压缩感知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伤情
  • 1篇台车
  • 1篇台车试验
  • 1篇图像
  • 1篇图像信号
  • 1篇终端
  • 1篇阈值
  • 1篇呼救
  • 1篇感知
  • 1篇PROBIT...
  • 1篇车辆碰撞事故
  • 1篇车辆事故
  • 1篇乘员

机构

  • 3篇江苏大学

作者

  • 3篇陆颖
  • 3篇刘爱松
  • 2篇李仲兴
  • 2篇江洪

传媒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压缩感知在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设计了一种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终端,该事故终端由事故检测模块和呼救模块组成。事故检测模块中的摄像头可采集事故后反映乘员伤情的图像信息并最终传输至呼救中心,便于救援人员开展救援行动。提出将压缩感知理论运用于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可避免传统图像采集、压缩过程中采样资源的浪费,提高图像信号由事故检测模块传输至呼救中心的速度,降低压缩、传输过程中的能耗。对压缩感知在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台车碰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重构出的图像清晰、平滑,将压缩感知应用于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具有可行性。
陆颖刘爱松江洪
关键词:压缩感知图像信号信号传输
车辆碰撞事故后乘员伤情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能够在车辆碰撞事故发生后预测乘员的伤情,便于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向呼救中心提供更多伤员信息,对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事故案例调查数据库中的267例碰撞事故案例进行了统计,记录了事故样本中乘员伤情等级、碰撞方向、碰撞速度变化量和乘员位置等信息。基于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乘员伤情的显著性因素,研究发现,碰撞方向、碰撞速度变化量、乘员年龄、乘员位置和是否佩戴安全带与乘员伤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最后,建立了乘员伤情与各个显著性影响因素的Probit回归模型,检验了模型的拟合优度和预测准确度。结果表明,建立的Probit回归模型在事故后乘员伤情的预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可以使用该模型预测乘员伤情,给救援中心提供更多伤情信息。
陆颖周庄李仲兴刘爱松
关键词:车辆碰撞影响因素PROBIT模型
车辆碰撞自动呼救系统触发算法设计被引量:3
2018年
为提高车辆碰撞自动呼救系统的可靠性,基于移动窗原理设计了一种独立于安全气囊系统的碰撞检测算法。该算法对窗宽内的汽车纵向与横向加速度信号进行合成积分,通过比较积分值与设定阈值的大小来确定是否触发紧急呼救。通过实车试验采集某款越野车型在各种典型工况下的车身加速度信号确定了触发算法的阈值。为验证触发算法的可靠性,对自动呼救系统终端进行设计并进行了台车碰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触发算法能够准确检测到碰撞事故发生,自动呼救终端能够准确触发紧急呼救并记录相关碰撞信息。
李仲兴刘爱松陆颖江洪
关键词:台车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