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丹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篇虚拟仪器
  • 1篇预警
  • 1篇智能天线
  • 1篇智能天线技术
  • 1篇数据采集
  • 1篇数据采集模块
  • 1篇天线
  • 1篇天线技术
  • 1篇通信
  • 1篇通信系统
  • 1篇气象
  • 1篇气象站
  • 1篇自动气象站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化
  • 1篇温度
  • 1篇系统集成
  • 1篇校准
  • 1篇粒度
  • 1篇目标识别

机构

  • 4篇国家海洋技术...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天津航天中为...

作者

  • 4篇徐晓丹
  • 1篇彭伟
  • 1篇窦宇宏
  • 1篇王厚军
  • 1篇李丹
  • 1篇刘佳佳
  • 1篇穆明华
  • 1篇胡楠
  • 1篇赵虹

传媒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海洋技术
  • 1篇飞行器测控学...
  • 1篇中国测试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参数现场激光粒度分析仪校准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现场激光粒度分析仪可以在水文观测现场测量悬浮体粒度、水温、深度等多个参数,因使用方便、数据获取效率高,其应用日趋广泛,已成为沉积动力观测的常规仪器之一。该仪器的光学部分十分精密,容易在运输、布放过程中因机械振动、碰撞等原因发生偏差,故有进行量值溯源的必要性,但目前国内外并无此类海洋仪器的校准规范。该文对现场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应用进行介绍,提出现场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各参数的校准方法,并对校准实验中可能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
穆明华赵虹徐晓丹
关键词:激光粒度温度校准
基于虚拟仪器的网络化自动气象站设计被引量:1
2012年
借助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利用DAM-E3000系列数据采集模块,结合网络技术,设计了一套网络型结构的自动气象站。该系统实现了气象数据的网络化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显示以及存储等功能。对传统的集中式气象站数据采集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方便了数据的网络化传输,提高了气象要素增减的灵活性。经过为期1 a的实验,证明所开发的开放式网络化自动气象站运行稳定可靠,数据采集及时准确,可完全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刘佳佳徐晓丹窦宇宏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模块网络化
关于构建我国海上目标识别与监视系统的思考被引量:1
2021年
文章针对我国管辖海域监控体系面临的挑战和实际需求,从涉海管理业务分类、技术能力储备等多个角度进行现状分析,探索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提出构建“天、空、船、岸”一体化综合监视体系的设计思路和架构体系,最终形成可覆盖我国全部管辖海域,具备大范围早期预警和连续跟踪监视能力的海上目标识别与监视系统。
曹海李丹彭伟徐晓丹王厚军
关键词:目标识别预警系统集成
无人机测控通信系统中智能天线技术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无人机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中地面设备笨重、跟踪速度慢等问题,提出地面天线采用智能天线的方法,利用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多重信号分类)算法实现对机载终端的DOA(Direction Of Arrival,波达方向)估计,并添加去相关操作对抗多径,利用基于LCMV(Linearly Constrained Minimum Variance,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的波束成形算法完成波束赋形,相较于传统的机械跟踪方式,具有设备质量小、成本低、机动性灵活性强和跟踪速度快等优势。仿真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采用DOA估计和波束成形算法的智能天线能够在保证高增益的同时,实时准确地估计出有用信号和多径信号的来波信号方向,并正确完成波束指向,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许强赵雪张志芳徐晓丹朱铁林胡楠
关键词:智能天线波达方向(DOA)估计波束成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