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旷慧

作品数:14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树莓
  • 10篇红树莓
  • 3篇色素
  • 3篇提取物
  • 3篇棕色素
  • 3篇榛子
  • 3篇抗氧化
  • 3篇抗氧化活性
  • 3篇活性
  • 2篇多酚
  • 2篇薏米
  • 2篇酶解
  • 2篇酶解法
  • 2篇果渣
  • 2篇纯化
  • 1篇血脂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乙醇
  • 1篇乙醇提取

机构

  • 14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作者

  • 14篇王金玲
  • 14篇旷慧
  • 9篇姚丽敏
  • 4篇吕长山
  • 3篇孙宏伟
  • 3篇王萍
  • 3篇易美君
  • 2篇刘畅
  • 2篇赵鑫
  • 1篇李亮亮
  • 1篇冯建文
  • 1篇冯建文
  • 1篇龙雪
  • 1篇常晨
  • 1篇张龙
  • 1篇迟超
  • 1篇范倩

传媒

  • 6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食品科学
  • 3篇中国林副特产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种东北地区红树莓果渣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差异被引量:37
2016年
以东北地区6种红树莓果实加工后的果渣提取物为实验材料,研究其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花色苷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宝石红果渣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最高,分别为14.18、3.71、15.28 mg/g;哈瑞太兹果渣提取物中花色苷含量最高,为0.68 mg/g;菲尔杜德和野生果果渣提取物的总还原能力与VC接近;除哈瑞太兹外,其他品种红树莓果渣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radical,ABTS^+·)的清除率均大于VC。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红树莓果渣提取物的总还原能力与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的相关性较大;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与原花青素、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较大;而对ABTS^+·的清除率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较大。在6个红树莓品种中,菲尔杜德和野生果果渣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旷慧王金玲姚丽敏宁玮钰
关键词:提取物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
酶解法提高红树莓出汁率的工艺优化被引量:5
2013年
以红树莓为原料,通过加热软化红树莓和添加果胶酶来提高红树莓的出汁率,探索果胶酶酶解的适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红树莓经45℃软化30min后,在果胶酶用量为0.024%,温度为40℃,酶解90min的条件下,红树莓出汁率为64.91%,比未优化时提高49.82%,说明软化及酶处理能显著提高红树莓出汁率。
姚丽敏易美君旷慧孙宏伟王金玲
关键词:红树莓酶解果胶酶出汁率
红树莓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降血脂功能比较被引量:11
2017年
以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症大鼠模型,将红树莓水提取物、50%乙醇提取物、100%乙醇提取物按照大鼠体重以50 mg提取物/(kg·d)对高血脂症大鼠进行灌胃10周,并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普通对照组和高脂对照组。通过测定灌胃前后大鼠体重、计算脏器指数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的变化和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肝脏中TC和TG水平、粪便中TC和胆汁酸(TBA)含量的变化,研究红树莓提取物的降血脂功能。结果表明,与普通和高脂对照组相比,本实验建立的高血脂模型中大鼠的心脏、肾脏、胰腺和肝脏指数并无显著变化,且红树莓提取物能极显著降低高血脂大鼠的AI值(p<0.01)。同时红树莓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均能降低血清中TC、TG及LDL-C水平和肝脏中TC、TG水平,升高高血脂症大鼠血清HDL-C水平,促进高血脂症大鼠体内TC和TBA的排出,并抑制高血脂大鼠体重增加,且其乙醇提取物的效果比水提物更加显著。研究表明红树莓提取物具有降血脂功能,且乙醇提取物的降血脂效果优于水提取物。
靳振刚旷慧王金玲
关键词:红树莓提取物降血脂功能
红树莓薏米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研究了红树莓薏米复合保健饮料的配方及稳定性。以红树莓汁、薏米汁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与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优化复合饮料的配方,同时对复合饮料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红树莓薏米复合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树莓汁25.92g,薏米汁24.90g,白砂糖5.64g,水143.54g。在此复合饮料中添加0.09%黄原胶和0.03%瓜尔豆胶组成的复合稳定剂,具有最佳的稳定效果。实验结果为树莓及薏米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行的工艺及配方。
易美君姚丽敏孙宏伟旷慧王金玲
关键词:红树莓薏米保健饮料稳定性
榛子壳棕色素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在大孔树脂一次分离纯化榛子壳棕色素粗提液的基础上,选用D101大孔树脂对榛子壳棕色素进行二次分离纯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大孔树脂二次分离纯化榛子壳棕色素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上样质量浓度为22 mg/m L,上样流量为1.5 m L/min,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为80%,洗脱流量为2.5 m L/min为最佳纯化条件。经D101二次分离纯化的榛子壳棕色素,色价从44提高到了82.6。对纯化后的榛子壳棕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耐光性好,高温、色素溶液的p H对该色素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Na+、Mg^(2+)、K+、Ca^(2+)对其稳定性影响小,Fe^(3+)、Cu^(2+)、Al^(3+)、Zn^(2+)对其稳定性有破坏作用;该色素对淀粉类、禽蛋类、肉类食品的着色性良好。
王金玲姚丽敏旷慧
关键词:棕色素纯化理化性质
酶解法制备薏米汁的工艺优化被引量:5
2013年
以薏米为原料,先进行焙烤,然后以淀粉酶酶解制备薏米汁。首先以焙烤温度、焙烤时间为实验因素,以感官评价分值为实验指标,确定了薏米焙烤的最佳工艺参数;然后以料水比、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为实验因素,以还原糖含量为实验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及L9(34)正交实验优化淀粉酶酶解法制备薏米汁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制备薏米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薏米在160℃焙烤45min后,在料水比(g∶mL)1∶10、酶用量250U/g、酶解时间3.0h、酶解温度60℃、pH6.5的条件下酶解。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薏米汁还原糖含量达到1.4818g/100g,呈乳白色,香味浓郁、味道纯正。
旷慧姚丽敏易美君孙宏伟王金玲
关键词:薏米焙烤酶解
榛子壳棕色素的抗氧化、抑菌活性及其初步定性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为将榛子壳棕色素能作为功能性色素应用,以榛子壳二次纯化色素、一次纯化色素和未纯化色素为试验材料,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抑菌活性并对二次纯化色素进行初步定性分析。以·OH清除率、DPPH·清除率、总还原力为指标,研究3种色素的抗氧化活性;以滤纸片法考察3种色素对细菌、酵母和霉菌的抑菌活性及测定了3种菌株大肠杆菌、黑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同时采用特征显色反应、紫外-可见光光谱法对榛子壳二次纯化色素进行了初步定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3种色素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但二次纯化色素的抗氧化能力显著优于一次纯化色素及未纯化色素;二次纯化色素对黑曲霉、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抑菌活性,MIC分别为15、30和15mg/mL;一次纯化色素对黑曲霉及大肠杆菌表现出抑菌活性,MIC分别为30、15mg/mL,未纯化色素对供试菌株无抑菌作用。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榛子壳棕色素含黄酮类化合物。
刘畅旷慧姚丽敏王金玲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
大孔树脂纯化榛子壳棕色素粗提液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对大孔树脂纯化榛子壳棕色素的条件进行研究。比较了5种不同类型的树脂对榛子壳棕色素的纯化效果,结果表明D101树脂对榛子壳棕色素的纯化效果最佳。对D101树脂的纯化条件进行了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样液pH=4.0,样液稀释倍数为25倍,上样体积为110mL,上样流速为1.5-2.0mL/min;洗脱剂为70%的乙醇,洗脱流速为1.5-2.0mL/min,以上为最佳纯化条件。经D101纯化的色素,色价从22.3提高到了46.8。
姚丽敏旷慧张龙常晨龙雪王金玲王萍赵鑫
关键词:棕色素大孔树脂纯化
红树莓多酚的组分分析及体外抗脂质过氧化活性被引量:35
2018年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菲尔杜德’红树莓多酚粗提液和纯化液的组成成分,同时采用3个体外抗脂质过氧化指标研究了其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组分分析结果表明红树莓多酚中可能含有黄酮类、花色苷、糖苷类物质,初步鉴定出红树莓多酚中含有原花青素B2、芦丁、水杨酸和鞣花酸4种酚类物质,且红树莓多酚粗提液和纯化液中多酚组成具有差异性。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红树莓多酚粗提液和纯化液对Fe^(2+)诱导卵黄脂蛋白脂质过氧化、H_2O_2诱导大鼠红细胞氧化溶血和大鼠肝组织匀浆自发脂质过氧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红树莓多酚粗提液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强于纯化液。红树莓多酚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和途径仍需进一步研究。
旷慧冯建文范倩王萍王金玲
关键词:红树莓多酚抗脂质过氧化黄酮花色苷糖苷
RP-HPLC法测定东北地区6种红树莓果实中有机酸组成被引量:22
2016年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6种红树莓果实中草酸、酒石酸、柠檬酸、DL-苹果酸和乳酸5种有机酸的方法。色谱条件为:采用Sino Chrom DS-BP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 KH2PO4溶液(p H 2.60,97∶3,V/V),流速0.6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5种有机酸都被有效地分离,各种有机酸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在0.999 3-0.999 9之间;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在0.20%-1.53%(n=5)范围内;回收率为98.83%-105.42%,相对标准偏差为0.06%-1.00%。测得6种红树莓果实中有机酸以柠檬酸为主,含量为1 058.41-1 825.45 mg/100 g,草酸、乳酸、DL-苹果酸含量较低,未检测到酒石酸。该方法简单、高效、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红树莓果实中有机酸的分离测定。
旷慧李亮亮吕长山王金玲
关键词:红树莓有机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