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杨

作品数:11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矿业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矿压
  • 4篇矿压显现
  • 3篇矿压显现规律
  • 2篇地质条件
  • 2篇砂岩
  • 2篇微震
  • 2篇微震监测
  • 2篇煤层
  • 2篇煤矿
  • 2篇矿山压力
  • 2篇复杂地质
  • 2篇复杂地质条件
  • 1篇单轴
  • 1篇单轴压缩
  • 1篇地表
  • 1篇地表变形
  • 1篇顶板
  • 1篇顶板破坏
  • 1篇信息距离
  • 1篇压比

机构

  • 11篇东北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黑龙江科技大...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黄金集团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1篇李杨
  • 9篇杨天鸿
  • 6篇刘洪磊
  • 4篇侯宪港
  • 3篇于庆磊
  • 2篇徐涛
  • 2篇汪泓
  • 2篇张鹏海
  • 2篇郭亚军
  • 2篇秦涛
  • 1篇李海洲
  • 1篇陈仕阔
  • 1篇杨友良
  • 1篇殷大发
  • 1篇张博华

传媒

  • 3篇东北大学学报...
  • 3篇采矿与安全工...
  • 2篇金属矿山
  • 2篇煤炭学报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安山煤矿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建立及安全监测分析被引量:22
2014年
为了能使现场监测得到的数据和采矿时空关系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及做到整体预测分析和监控,达到评价围岩稳定性和开采安全性的目的,本文结合大安山煤矿的实际情况,基于东北大学虚拟现实系统软件开发出具有真三维场景以及带有虚拟漫游、数据库查询和交互控制功能的一整套三维可视化矿山系统,并在此基础之上对虚拟现实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加强其集成众多三维数据信息的能力。通过综合分析,得到了基本顶来压步距、超前支护压力及顶板来压破坏的形式与机理等结果,为进行有效顶板控制和安全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李杨杨天鸿刘洪磊张鹏海王薪荣殷大发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矿山压力安全监测
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尤洛卡公司KJ216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对大安山煤矿轴13槽东一面工作面进行矿压监测,通过对工作面液压支架压力和上下顺槽超前支护压力的分析,得到了具有复杂地质构造的缓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保证了其安全回采,为以后相似条件下的工作面回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老顶平均初次来压步距为52.67 m,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22.12 m及来压时刻上下顺槽工作面前方压力增高的范围分别是8~16.2 m和5.2~13.6 m,压力增高平均峰值分别为24 MPa和23.57 MPa,且工作面中部支架阻力要明显大于上部和下部。
李杨杨天鸿刘洪磊姚飞
关键词:煤矿矿压显现矿压规律矿压监测
中生代砂岩细观结构对强度和能量耗散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对取自东北部和西部侏罗白垩系煤矿中粒砂岩进行镜下观察,对比其矿物颗粒,胶结成分和结晶程度上的异同点,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和循环加载声发射试验,分析东北部和西部砂岩的强度和能量耗散特征,并用Kaiser效应和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研究了循环加载中的声发射规律。试验表明:以钙质胶结为主的东北部砂岩在Mohr-Coulomb准则下承载能力高于以钙泥质胶结为主的西部砂岩,随着压力的增大,耗散能所占比例呈现迅速降低、稳定、缓慢升高的趋势,且同等应力水平下东北部砂岩耗散能低于西部砂岩,Kaiser效应往往出现在低应力的弹性阶段,且在东北部砂岩中出现的频率和持续阶段要高于西部砂岩,加卸载响应比则出现急剧降低、缓慢平稳下降的趋势,在强度峰值点达到最小值,且东北部砂岩的加卸载响应比低于西部砂岩。东北部和西部砂岩的胶结物中泥质含量和重结晶成岩程度是产生上述力学性质和能量耗散特征差异的根本原因。
赵永川刘洪磊杨天鸿徐涛李杨侯宪港秦涛
关键词:细观结构能量耗散KAISER效应加卸载响应比
西部煤层开采覆岩垮落及矿压显现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西部矿区高强度开采引起覆岩变形-移动-破断是造成顶板大面积切落、突水溃沙等地质灾害以及水土流失等环境损伤的根源。采用数值模拟、现场微震监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西部矿区煤层覆岩垮落及矿压显现规律影响因素研究。以小纪汗煤矿为例,开展了覆岩层变形、破断、垮落、"三带"形成规律的研究,以及不同开采速度下矿压显现规律研究,揭示了不同采高和开采速度对煤岩破坏的影响规律。现场微震监测结果表明,不同的推进速度会造成工作面不同的应力调整范围和不同的应力调整完整程度。通过2者综合分析,系统揭示了西部煤层覆岩垮落特征及"三带"形成演化规律,为建立高强度开采下覆岩结构破断规律及其稳定性判据的提出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洪磊杨天鸿张博华李杨侯宪港
关键词:覆岩垮落矿山压力微震监测
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层顶板“O-X”型破断及矿压显现规律被引量:17
2015年
以北京大安山煤矿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监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大安山煤矿煤层矿压显现及顶板"O-X"型破坏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地压监测系统研究了大安山煤矿轴13槽顶板垮落及矿压显现规律;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建立数值模型,研究开采过程中顶板塑性区形成、演化及破断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中部支架阻力要明显大于上部和下部。来压时刻,回风巷、运输巷工作面前方压力增高的范围平均值分别为12.17 m和9.46 m,压力平均峰值分别为24 MPa和23.57 MPa,且通过模拟分析得到了采空区顶板"O-X"型破断规律。模拟结果所得的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与现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刘洪磊杨天鸿张鹏海李杨秦涛于庆磊
关键词:顶板破坏矿压显现规律
基于微震监测的高强度开采工作面围岩响应规律被引量:5
2017年
将微震监测系统引入西部高强度开采的典型矿区——小纪汗煤矿,实现了整个监测区域的"空间"监测,更为全面地捕捉围岩内部破裂信息,基于微震监测数据分析了煤矿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岩层运动规律和围岩应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11203工作面的不断开采,微震事件的演化呈周期性变化,与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密切相关,且周期来压平均步距为23 m.划分得到了工作面"三带"的范围及工作面开采扰动影响范围,为工作面的支护设计和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李杨杨天鸿侯宪港汪泓
关键词:矿压显现规律微震监测
一种基于不确定度的证据冲突识别方法被引量:2
2017年
从高度冲突证据对D-S证据理论的应用约束出发,针对几种常用冲突度量方法存在的问题,定义了描述证据自身特征的不确定度,将证据冲突涵义从证据间不一致扩展到证据内外,给出基于不确定度的证据冲突多元度量,并为增强冲突的识别效果提出最大差异度的冲突处理方法.验证分析得出:本文给出的度量方法能够有效表征证据间的冲突程度,最大冲突差异度的处理实现了证据冲突识别的显著化,在证据冲突度量与识别中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和有效性.
李杨郭亚军
关键词:不确定度差异度
单轴压缩下某弱胶结砂岩声发射特征及破坏形式——以陕西小纪汗煤矿砂岩为例被引量:11
2014年
为研究小纪汗煤矿弱胶结砂岩的声发射特征和破坏形式,对取自该矿的砂岩试件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并进行声发射监测。试验表明:对6个试件的声发射特征曲线归纳为崩裂型和破裂型2种,前者在弹性阶段和微裂隙稳定发展阶段声发射活动较少,屈服阶段后期至破坏前声发射活动骤增,破坏后仍有部分声发射活动;后者弹性阶段和微裂隙稳定发展阶段声发射活动强于前者,屈服阶段声发射活动出现大幅阶梯增长(至峰值),峰值前有声发射平静期。试件破坏形式,可分为X型共轭破坏和单斜面剪切破坏2种,前者对应崩裂型曲线,试件强度较大;后者对应破裂型曲线,试件强度较小。研究结论对高强度开采条件下顶板变形失稳的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汪泓杨天鸿徐涛李杨侯宪港赵永川
关键词:单轴压缩声发射特征破坏形式
基于K-L信息距离的证据冲突特征识别与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证据冲突是多证据融合中各种合成方法的主要制约问题,本文引入K-L信息距离函数描述证据间的冲突特征,通过构造距离矩阵定义独立证据在整个系统的冲突程度,实现对证据冲突的系统化识别.模拟实验表明:K-L信息距离的有效冲突识别,能完善D-S理论合成规则的应用约束,对正常冲突证据合成得到优化收敛结果,对高度冲突隔离证据的特征分析提取价值信息.
李杨郭亚军杨友良
关键词:信息距离
孟家岗铁矿开采方案及地表铁路安全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根据孟家岗铁矿实际地质情况,有铁路、公路于矿区之间穿过,为最大限度地回收资源和保证上部公路的安全运行,确定了房柱法与胶结充填两种采矿方案。通过岩体宏观结构凋查分析、取样、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和工程类比,综合确定岩体及充填体力学参数;并采用有限元力学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2种不同的开采方案引起公路地表的沉降高度进行了数值计算,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尾砂+普通水泥+粉煤灰+水"配比方案进行胶结充填采矿法采矿时,5#、6#勘探线范围内铁路处的沉降值均小于30 mm,符合安全规程要求,不会影响地表铁路的正常运营,后期地表位移监测结果也较好地验证了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的正确性。
李海洲杨天鸿陈仕阔李杨王航于庆磊
关键词:采矿工程铁路下开采地表变形沉降监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