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厚性硬脑膜炎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4年
- 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以硬脑膜进行性炎性增厚所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慢性头痛、多组颅神经受累麻痹、共济失调、癫痫发作、肢体瘫痪、静脉窦血栓形成、低颅压综合征及其他(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为表现的一种临床较为少见的疾病,国内每年对其报道较少,临床上存在误诊和误治概率比较大,说明对其认识仍存在欠缺.本报道旨在探讨HCP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误治.
- 周全庄严史楠王海英李欣曹亦宾
- 关键词:肥厚性硬脑膜炎影像学特征
- 磁共振斑块成像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与组织病理学对照研究证实,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可以无创性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负荷、成分及其易损性。大量研究显示,脑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磁共振表现特征与缺血性卒中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本文将从磁共振斑块成分特征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面进行综述,为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诊断和疾病的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 陈静赵锡海王海平李欣曹亦宾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磁共振成像缺血性卒中
-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斑块分布与中国卒中亚型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患者狭窄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中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初发缺血性卒中患者,依据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所显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的位置将患者分为上壁组、下壁组、腹侧组、背侧组,比较不同象限斑块分布引起缺血性卒中的机制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HRMRI能够清楚地显示大脑中动脉管壁结构,入组27例患者中腹侧斑块10(37.03%)例,背侧斑块3(11.11%)例,上壁斑块7(25.93%)例,下壁斑块7(25.93%)例。男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见于腹侧,女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见于背侧。上壁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穿支动脉病变6例(85.7%),下壁组穿支病变1例(14.3%),腹侧组穿支病变0例(0%),背侧组穿支病变3例(100%),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本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于动脉腹侧,与穿支动脉开口相对;上壁和背侧斑块易堵塞穿支动脉开口而引起缺血性事件。
- 陈静李欣马梦华王海平曹亦宾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缺血性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