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燕

作品数:15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济南军区总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细胞
  • 4篇病理
  • 3篇蛋白
  • 3篇染色
  • 3篇肿瘤
  • 3篇临床病理
  • 3篇淋巴
  • 3篇免疫
  • 2篇单髁
  • 2篇单髁置换
  • 2篇单髁置换术
  • 2篇预后
  • 2篇置换术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显露
  • 2篇膝关节
  • 2篇膝关节单髁置...
  • 2篇膝关节单髁置...
  • 2篇腺癌
  • 2篇淋巴细胞

机构

  • 15篇宁夏回族自治...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章丘市人民医...

作者

  • 15篇李燕
  • 4篇孙琪
  • 2篇张淼
  • 2篇贺海燕
  • 2篇杨绿林
  • 1篇呼圣娟
  • 1篇贺岩
  • 1篇陈旭
  • 1篇刘淑敏
  • 1篇翟学峰
  • 1篇李永红
  • 1篇杜宗孝
  • 1篇卢晓航
  • 1篇朴文花
  • 1篇李晶
  • 1篇孟庆大
  • 1篇马爱玲
  • 1篇赵雨
  • 1篇景洪标
  • 1篇杨晓芸

传媒

  • 4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宁夏医学院学...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良性脊索细胞瘤3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良性脊索细胞瘤(benign notochordal cell tumor,BN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BNCT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BNCT中女性2例,男性1例,年龄分别为27、59和29岁。眼观:3例肿瘤均为胶冻状碎组织,灰白、灰黄色,质软、脆。镜检:肿瘤由胞质透亮的脂肪样细胞和胞质淡染细胞构成,两种细胞呈巢状或片状排列。肿瘤细胞形态温和,未见核分裂象。肿瘤组织中未见分叶状结构、细胞外黏液样基质和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均高表达CKpan、CK7、CK18、EMA、vimentin和S-100。结论 BNC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脊索源性肿瘤,预后较好。BNCT需与脊索瘤、转移癌和脂肪组织鉴别。
李燕李连波景洪标
关键词: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PD-1检测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 检测PD-1表达量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和部分细胞因子分析,评估脓毒症患者的免疫状态及预后。方法 选取符合2016年美国重症医学会/欧洲重症医学会(SCCM/ESICM)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定义Sepsis-3诊断标准,并且符合入组条件的68例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其中脓毒症组30例,脓毒症休克组38例,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通过ELISA法检测PD-1,抽取外周血送检,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测定(T辅助淋巴细胞CD4^(+)与T抑制淋巴细胞CD8^(+))、降钙素原、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的PD-1较脓毒症组表达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细胞计数、CD4^(+)、CD8^(+)、CD4^(+)/CD8^(+)较脓毒症组低(P<0.05);2组患者的感染指标降钙素原及炎症指标白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较脓毒症组检测值更高(P<0.05);总T淋巴细胞相比,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患者的住ICU时间、14天病死率、28天病死率均较脓毒症组明显升高(P<0.05);PD-1表达水平、CD4^(+)T细胞是影响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即出现免疫抑制,脓毒症休克组患者免疫抑制更严重,预后更差。
王玉巧卢晓航何琼李燕高媛媛杨腊梅马春霞高小芳
关键词:脓毒症T淋巴细胞亚群
三种特殊病理组织制片和染色方法的改进
2005年
对脂肪、血块、胸水细胞等组织进行病理制片和染色时,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病理诊断,作者依据临床经验,将三种病理组织的制片、染色方法进行改进。结果,改进后的病理组织切片、染色较趋完整,适宜。
孙琪李燕
关键词:染色脂肪血块胸水细胞
免疫组化染色质量控制的经验和体会被引量:12
2010年
为探讨对免疫组化染色步骤质量控制的经验和体会,在免疫组化染色中,要求病理技师具备熟练的技能和高度的责任感,严格遵守免疫组化染色步骤外,对每个操作步骤的细节,作了经验和体会的概述。及时总结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对免疫组化染色质量控制的工作是非常有益的,也是免疫组化诊断准确性的保证。
孙琪李燕李晶
关键词:免疫组化染色病理诊断
细胞角蛋白AE_1、AE_3和PCNA、CEA在甲状腺滤泡癌诊断中的价值
2006年
目的探讨AE1、AE3、PCNA、CEA在甲状腺滤泡癌中的表达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16例临床病理确诊的甲状腺滤泡癌,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角蛋白AE1、AE3和PCNA、CEA的表达,并与5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8例甲状腺腺瘤比较。结果AE1、AE3和PCNA在甲状腺滤泡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3.75%、100%和81.25%且多为强阳性表达,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基本不表达或仅弱阳性表达,CEA均无阳性表达。结论AE1、AE3、PCNA阳性表达对甲状腺滤泡癌诊断有一定价值,而CEA对滤泡癌的诊断价值则有限。
贺海燕张淼李燕孙琪李永红
关键词:甲状腺滤泡癌细胞角蛋白
基于微信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病人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干预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组根据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结果将其分为A组(完全控制组)、B组(部分控制组)、C组(未控制组),针对每组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微信健康教育、吸入激素(ICS)装置演示、肺功能测定、病人经验交流、专家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且干预组每月进行1次ACT评估,每次根据ACT评分结果对病人进行重新分组并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病人对哮喘的认知水平、ICS治疗依从性、ACT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认知水平、吸入治疗依从性、ACT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微信对哮喘病人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好。
张婷杨晓芸刘淑敏陈旭任英杰雍佳辉李燕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ACT个体化健康教育
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手术显露拉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手术显露拉钩,把持部作为握紧部位,采用两个拉钩本体相对设置,利用另一端中间开设开口槽的体部放置在股骨内髁髁间,采用开口槽结构能够增加拉钩牵开范围,并且能够减小体部尖端的宽度,开口槽设...
陈德胜李燕杨绿林王胤斌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2007年
为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组织来源,对2例SHL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SHL由实性片块区、乳头区、血管瘤样区及硬化区组成。被覆乳头表面、实性区裂隙及血管样腔面为立方细胞;实性区及乳头轴心为形态一致的圆形、多边形胞浆浅染细胞。免疫组化:立方细胞表达CEA、EMA、AE1;而浅染细胞弥漫表达Vimentin、EMA、Syn、NSE、S-100、CgA。SHL可能起源于原始肺上皮细胞,可伴有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
贺海燕张淼李燕孙琪宋京柱
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错配修复蛋白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中的评估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 评估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中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接收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为样本,共85例。根据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38)和淋巴结未转移组(n=47),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疾病分期、分化程度、脉管内癌栓。比较两组患者病灶组织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以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错配修复蛋白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评估错配修复蛋白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淋巴结转移组中肿瘤位于右结肠、直径≥5 cm、处于Ⅱ~Ⅲ期、低分化、存在脉管内癌栓的患者占比多于淋巴结未转移组,且淋巴结转移组中错配修复蛋白阳性表达的比例更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淋巴结未转移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指标、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情况均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错配修复蛋白联合检测的评估准确度为0.773。结论 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中,错配修复蛋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张九存李燕史振釜王梦媛梁爽陈蕊陈金珠
关键词:错配修复蛋白老年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预后关系
2022年
目的 探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进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13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用染色法观察TILs。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胃癌的预后因素。结果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组织中高TILs比例组的总体生存率(92.16%)高于低TILs比例组的总体生存率(63.29%,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ILs比例、肿瘤直径为影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通过染色评估TILs比例可能成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可用于指导临床工作。
陈仙梅缑艳琴李燕呼圣娟刘建芳于晓兵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