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郑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全身麻醉下肠息肉电凝电切术1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儿童行全身麻醉下肠息肉电凝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肠息肉患儿115例,均于全身麻醉下行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分析其肠镜检查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一次性切除息肉137枚;115例中单发息肉105例(91.3%),多发息肉10例(8.7%),其中2例患儿一次切除5枚息肉。所有患儿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全身麻醉下行肠息肉电凝电切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 郭亚琼李小芹周喜红王紫王朦
- 关键词:肠息肉电凝电切术肠镜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对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对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148例呼吸衰竭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4例)和研究组(84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有助于提高小儿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改善其生活质量,该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郭亚琼李小芹周喜红王紫王朦
- 关键词:氨茶碱纳洛酮呼吸衰竭生活质量
- 儿科急诊医务人员培训体系建设
- 王紫
- EBV感染引发IM与CAEBV患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功能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EBV感染引发IM与CAEBV患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功能之间的差异,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科40例EBV患儿临床资料,IM患儿21例,CAEBV患儿19例;选择同期健康儿童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血常规及淋巴细胞亚群;使用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观察比较3组外周血血常规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结果三组外周血血常规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M组患儿的外周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的CD^+3T、CD^+4T、CD^+8T计数高于CAEBV组、正常组(P<0.05);CAEBV组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计数低于IM组、正常组(P<0.05)。IM组与CAEBV组IgA、IgG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但血清IgM水平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8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是区分IM与CAEBV主要因素。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利于临床对IM、CAEBV鉴别与诊治。
- 陈晨王海军王檬王紫成怡冰
- 关键词:EBVIM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以三联疗法为研究视角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方法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基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86.0%、不良反应发生率4.0%,优于对照组的74.0%和10.0%(P<0.05)。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小儿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方案较多,基于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与雷贝拉唑的三联疗法均有良好的效果;(2)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用药不良反应较少,更适合消化性溃疡患儿。
- 郭亚琼李小芹周喜红王紫王朦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三联疗法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