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登辉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15年冬季南黄海水文特征及海-气CO_2通量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基于2015年冬季在南黄海海域现场观测获得的CTD和CO_2等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海-气CO_2通量,探讨了该海域冬季温、盐度和表层CO_2分压(pCO_2)等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冬季南黄海西侧海域受黄海沿岸流的影响,呈现低温、低盐的特征,南黄海中部受黄海暖流影响,呈高温高盐特征;南黄海靠近沿岸海域水体垂直混合强烈,温盐垂直分布较为均匀。南黄海海域表层pCO_2平均值为(385.34±43.62)μatm。表层pCO_2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海区中部pCO_2整体上大于近岸,因受长江冲淡水与黄海沿岸流的水平及垂直混合作用,长江口北部局部区域最高通量达27.81 mmol/(m^2·d),但总体表现为大气碳汇,平均通量达(-2.47±3.91)mmol/(m^2·d);山东半岛东南部海域较高的pCO_2受控于温度,同时与黄海沿岸流带来的高碳酸盐等水体的混合有关,表现为大气碳源,平均通量为(0.11±0.80)mmol/(m^2·d)。整个调查海域平均通量为(-2.24±3.74)mmol/(m^2·d),表现为大气CO_2的碳汇。
- 黄菊高郭平程天宇胡登辉孙丹丹
- 关键词:南黄海水文特征
- 海洋环境数据管理原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针对海洋环境数据多源、多格式及数据量大的特点,本文在全面分析观测数据、网络共享数据和模式模拟数据的基础上,对海洋环境数据管理原型系统中的数据文件存储形式、无数据库、数据查询及数据安全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Mong...
- 胡登辉高郭平王安宇常亮郭立新姚沫如
- 关键词:海洋环境优化设计信息共享
- 文献传递
-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气CO2通量季节性变化研究
-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与大气之间气体交换通量,特别是对二氧化碳通量的监测、估算,对深刻理解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迁具有重大意义。陆架边缘海作为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带,特别是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复杂的物理、...
- 胡登辉
- 关键词:二氧化碳分压
- 文献传递
- 2016年冬末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海气CO2交换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基于2016年3月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调查,剖析该海域CO_2分压及相关参数的区域分布特征,估算其海-气界面CO_2的交换通量,并探讨了源/汇分布特征背后的物理机制。研究表明,调查区域海表p CO_2变化范围为321~575μatm,整体呈现出近岸高、离岸低的分布趋势。至冬季末期,海表p CO_2分布主要受控于低温低盐高p CO_2的河口水与高温高盐低p CO_2的东海陆架水的水团混合影响,水体垂直混合作用对海表p CO_2影响不大。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冬季整体表现为大气CO_2的弱汇,通量值为-4.43±7.41mmol/m2/d。从区域碳汇强度看来,近岸长江冲淡水区近乎与大气保持平衡,黄东海混合水区和台湾暖流区表现为大气CO_2的中/强汇,是冬季末期海洋吸收大气CO_2的主要贡献区域。
- 程天宇高郭平胡登辉胡登辉张春玲
- 关键词:物理过程长江口
- 海洋环境数据管理原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针对海洋环境数据多源、多格式及数据量大的特点,本文在全面分析观测数据、网络共享数据和模式模拟数据的基础上,对海洋环境数据管理原型系统中的数据文件存储形式、元数据库、数据查询及数据安全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Mong...
- 胡登辉高郭平王安宇常亮郭立新姚沫如
- 关键词:数据查询数据管理
- 文献传递
- 东南印度洋海域冬季水文特征及其水团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研究东南印度洋海域冬季水文特征及其水团结构,利用澳大利亚海洋与南极研究所2012-2013年南半球冬季在东南印度洋观测得到的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温度呈现明显的北高南低态势,次表层均存在较强的温度、盐度、密度跃层,且均呈现出高/低盐带与高/低溶解氧带,高盐带在经向断面上最为明显;在105°E断面上存在显著的中尺度现象,且呈现上下层暖、冷涡叠置的分布特征,根据温度、盐度及溶解氧的特性,除南印度洋中央水和南极中层水外,分别将研究海域其他水团命名为副热带东南印度洋表层水、副热带东南印度洋次表层水、副热带东南印度洋模态水、副热带东南印度洋中层水、副热带东南印度洋深层水和副热带东南印度洋底层水,并给出各自的特性指标。
- 姚沫如高郭平Helen E.Philips胡登辉
- 关键词:水文特征水团
- 东海及黄海南部海域走航海-气CO_2通量季节性变化被引量:2
- 2016年
- 根据2003—2008年东海及黄海南部海域多个航次现场观测获得的海表温度、盐度及海水表层pCO_2观测数据,分析该海域海水表层pCO_2及海-气CO_2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海-气界面CO_2转移与海表温度、盐度分布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该海域海水表层pCO_2及海-气CO_2通量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近海区域,春季受海表温度上升、生物作用加强的影响黄海南部、东海近岸区及陆架中部、东海南部表现为大气CO_2汇,其海-气界面季平均通量分别为(-7.77±6.59),(-11.08±8.99),(-2.94±6.78)mmol·m^(-2)·d^(-1)。夏季黄海南部区域表现为大气CO_2源(2.99±6.09)mmol·m^(-2)·d^(-1),与该海域的下层海水涌升有关,东海中部陆架区及东海南部近岸区由于淡水输入,形成跃层阻碍水体混合,再加上光合作用增强等的综合作用为大气CO_2汇,通量为(-4.81±8.92),(-0.75±12.14)mmol·m^(-2)·d^(-1)。秋季北风逐渐增强水体混合加剧,向冬季格局转变,底层富含CO_2的海水上涌,致使海表pCO_2升高,整个海区表现为大气CO_2源。在年际变化上,春季碳汇呈减弱趋势,而秋季碳源则逐渐增强。
- 胡登辉高郭平翟惟东张春玲
- 关键词:二氧化碳分压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