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蓓

作品数:2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红树
  • 2篇红树林
  • 1篇形态分析
  • 1篇生态危害
  • 1篇生态危害评价
  • 1篇湿地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积累
  • 1篇红树林沉积物
  • 1篇红树林湿地
  • 1篇
  • 1篇HG
  • 1篇沉积物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2篇邱国玉
  • 2篇李瑞利
  • 2篇柴民伟
  • 2篇贺蓓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近50年来深圳湾红树林湿地Hg、Cu累积及其生态危害评价被引量:27
2012年
海湾地区沉积物在输运和沉积过程中记录了人类活动的信息.对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柱状沉积物进行测年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沉积物沉积速率为1.38 cm.a-1.沉积物容重、pH、电导率和总有机碳(TOC)在整个剖面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6~0.71 g.cm-3、6~7、2.93×103~4.97×103μS·cm-1和1.5%~3.8%.随着沉积物剖面深度的增加,沉积物容重和电导率逐渐升高,TOC逐渐降低,pH变化不明显.沉积物中Hg和Cu含量在整个剖面的变化范围分别为92~196 ng·g-1和29~83μg.g-1,两者在14 cm以上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再往下又逐渐降低.沉积物Hg和Cu的生态危害系数随沉积物剖面深度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14 cm深度处达到最大,分别为39.10和13.85.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Hg和Cu的生态危害系数均属于低潜在生态危害.1960~1985年间,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1985~2000年间深圳经济的快速崛起对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的Hg和Cu污染积累及生态危害有显著贡献.2000年后,一系列环保措施的实施降低了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的Hg和Cu含量,改善了红树林的环境生态状况.深圳湾重金属含量及潜在生态危害较好地反映了深圳湾周边地区及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对深圳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过程和程度.
李瑞利柴民伟邱国玉贺蓓
关键词:红树林重金属积累生态危害
深圳湾红树林沉积物-植物体系汞的分布规律和形态分配特征被引量:13
2015年
为了解重金属汞在非根际沉积物-根际沉积物-红树植物连续体系中的分布特征和迁移规律,以及沉积物中汞的化学形态特征,于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实地采集红树植物幼苗样品及其林下沉积物样品,采用连续提取法对沉积物中汞的各种化学形态进行提取,通过冷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对象包括福田红树林3种常见红树植物,包括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2个本土种和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1个引进种,并以无植被覆盖的光滩作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在沉积物-红树植物体系中,根际和非根际沉积物中的总汞含量均高于红树植物幼苗。进入植物体后,汞在茎中的含量均小于根和叶。本土种植株表现出较强的汞积累能力。白骨壤幼苗汞积累量最高,质量分数达到45.32 ng·g^-1,其次为桐花树幼苗,汞质量分数为23.49 ng·g^-1。3种红树植物对汞的生物积累因子在0.02-0.35范围内,迁移因子处于0.4-0.99范围内,均低于1,表明它们从土壤吸收、并向地上部分运输汞的能力较弱,倾向于采取金属排斥策略,以实现植物体的自我保护。非根际沉积物中汞的各个化学形态质量百分比表现为有机结合态〉可挥发态〉残渣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根际沉积物中汞表现为可挥发态〉机结合态〉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总体表现为生物可利用态和潜在可利用态质量分数较高,不可利用态较少。与本土种相比,引进种海桑能够将更多汞以稳定性相对较高的生物不可利用态和潜在可利用态形式固定于土壤中,表现出较好的治理汞污染能力。
贺蓓李瑞利柴民伟邱国玉沈小雪
关键词:红树林沉积物形态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