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丽娜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等离子体
  • 1篇阻挡放电
  • 1篇介质
  • 1篇介质阻挡
  • 1篇介质阻挡放电
  • 1篇光谱
  • 1篇光谱分析

机构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篇徐燕骥
  • 1篇李钢
  • 1篇胡宏斌
  • 1篇朱俊强
  • 1篇杜薇
  • 1篇杨凌元
  • 1篇邢双喜
  • 1篇赵丽娜

传媒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等离子体助燃旋流扩散火焰的光谱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介质阻挡放电(DBD)辅助燃烧是等离子体技术领域发展起来的新的应用途径.本文利用CCD相机及光谱仪记录并分析甲烷-空气旋流扩散燃烧火焰形态及特征光谱,研究了等离子体激励的助燃、稳燃机理,分析了不同激励方式对等离子激励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激励放电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及活性基团,如CH,OH,O^+,O原子的各激发态能级及N_2第一正带系等谱线,其中重点分析了加电前后及不同激励方式下O原子(3s^3S^0→3p^5P,λ=777.5 nm)及氮气第一正带系B^3Π_g→A^3∑_u^+粒子(振动带波长为λ=891.2 nm)发射光谱变化,由于氮原子与氧原子均为加速燃烧的重要活性粒子,这些基团的产生使得甲烷更容易发生一系列链式氧化反应。定常激励产生的活性粒子浓度大于未经过等离子体激励及非定常激励下所产生的活性粒子浓度;经过等离子体激励后火焰根部更靠近燃烧器喷嘴底部,说明等离子体激励产生的活性粒子加速了链式反应的进行,缩短了点火迟滞时间.
杨凌元李钢赵丽娜邢双喜胡宏斌徐燕骥杜薇朱俊强
关键词: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