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云龙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找矿
  • 2篇找矿方向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韧性剪切
  • 1篇韧性剪切带
  • 1篇区域变质
  • 1篇林场
  • 1篇金矿
  • 1篇金矿关系
  • 1篇剪切带
  • 1篇
  • 1篇变质
  • 1篇成矿
  • 1篇成矿特征

机构

  • 2篇吉林省有色金...

作者

  • 2篇郑云龙
  • 1篇孙宇佳
  • 1篇孙洋
  • 1篇张向东
  • 1篇胡平

传媒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吉林地质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白山地区和龙第二林场铁-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被引量:1
2016年
在长白山地区和龙第二林场铁矿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钻探及物化探资料,发现区内存在金银矿,空间上与铁矿共生。铁矿为磁铁石英岩型,产于太古代斜长角闪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中,属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金银矿为含金石英脉型,产于侵入到老变质岩中的酸性岩脉中,属浅成热液型金银矿床。二者属于两期不同成矿物质的空间叠置,发育成为特有的铁、金、银多金属矿产类型。工业品位矿体主要见于北西向韧性剪切带与太古代变质岩体交汇部位,尤其是沿矿体走向(北西向)和切割矿体走向(北东向)两组断裂交汇部位。沿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在韧性剪切变形较强的老变质岩区,寻找北西—北东断裂和岩脉发育带,是该类铁-金--银多金属矿床的主要找矿方向。
孙洋张向东方学志孙宇佳郑云龙蒋秀甫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区域变质
夹皮沟钾质花岗岩与金矿关系及找矿方向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从钾质花岗岩的产出侵位特征、组构及矿物岩石化学特征等方面阐述了夹皮沟钾质花岗岩带的地质特征;通过对钾质花岗岩的成因、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地质简史、钾质花岗岩与花岗岩-绿岩带的关系、钾质花岗岩与金矿化的关系4方面的阐述,得出结论:钾质花岗岩与金矿为"伴生"关系,金矿的形成在时间上、空间上均与钾质花岗岩相伴。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金的找矿方向:夹皮沟区金矿的寻找不应远离钾质花岗岩,应加强在钾质花岗岩的内接触带或岩体内的找矿。
荆振刚曹希英郑云龙胡平
关键词:地质特征金矿找矿方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