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腰椎
  • 3篇腰椎椎间
  • 3篇腰椎椎间融合
  • 3篇腰椎椎间融合...
  • 3篇引流
  • 3篇引流管
  • 3篇融合术
  • 3篇手术
  • 3篇椎间融合
  • 3篇椎间融合术
  • 3篇疗效
  • 3篇骨折
  • 2篇底座
  • 2篇度盘
  • 2篇疏松性
  • 2篇切缘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弓根钉
  • 2篇椎间孔

机构

  • 17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闫辉
  • 12篇包贝西
  • 1篇强华
  • 1篇顾树明
  • 1篇张立军
  • 1篇王国栋
  • 1篇周建伟
  • 1篇王飞
  • 1篇毛威

传媒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青春期健康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健康之家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持式引流管打孔装置
手持式引流管打孔装置,包括插杆,插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角度指示盘,插杆的上端面固定有指针,角度指示盘的上表面设置有角度刻度线,指针指向角度刻度线;角度指示盘的两侧分别铰接有操作板,操作板沿竖向方向设置;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
包贝西唐家广闫辉
文献传递
按压式引流管打孔装置
按压式引流管打孔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前侧固定有半圆形的角度刻度盘,底座上固定有两组支撑件,每组支撑件包括支撑环,支撑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底座上表面,支撑环上螺纹连接有顶丝;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引流管套在插杆的外表面,并...
包贝西唐家广闫辉
文献传递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球囊扩张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6例38椎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和Co...
闫辉顾树明
经皮单通道与经皮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 比较经皮单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经皮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本院行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LDH病人10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PELD组51例,行PELD治疗;UBED组51例,行UBE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等影像学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手术疗效,记录两组硬膜撕裂、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术中透视次数为(6.62±1.11)次,多于UBED组的(3.24±0.72)次,PELD组术中出血量为(21.56±4.79)ml,少于UBED组的(38.59±7.82)ml(P<0.05)。PELD组与UBED组术后VAS、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PELD组与UBED组术后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等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术后的各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与UBED组均有较高手术优良率,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0.999)。结论 PELD与UBED治疗LDH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术中出血量较少,后者术中透视次数较少,受到的辐射较小。
包贝西闫辉邱道静程晓康伍宇轩许春阳唐家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单通道疗效
Ludloff截骨修复矫治拇外翻的三维力学特点(英文)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目前针对Ludloff截骨三维特点的研究甚少,且结论稍有不同,导致不能准确地理解其截骨特点。目的:分析Ludloff截骨技术修复矫治拇外翻的三维力学特点。方法:采用长86.56mm、直径30.65mm的木质圆柱体,进行Ludloff截骨矫治拇外翻的模拟试验,测量并记录数据。结果与结论:圆柱体的长度随矫形程度的增加而逐渐短缩;无论截骨面偏向跖侧、背侧或水平,截骨的结果均导致远端内旋。Ludolff截骨矫治拇外翻的结果是使截骨远端呈内旋,这对改善第一跖趾关节生物力学有积极的作用。对于有明显跖骨痛的患者可采用偏向跖侧15°~20°的截骨面;对于Ⅰ/ⅡIMA(≥30°)的患者,应谨慎使用Ludolff截骨。
毛威闫辉
关键词:拇外翻矫治第一跖骨
骨肉瘤蛋白质标志物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肉瘤蛋白质标志物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一种骨肉瘤蛋白质标志物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保存于‑80°C下的血液样本解冻后,清洗,匀浆,涡旋,加入甲醇和乙腈溶液,涡旋,超声,孵育,...
包贝西唐家广闫辉
腰椎微创手术中腰椎节段动脉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腰椎节段动脉的解剖及其在腰椎微创手术中的损伤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腰椎节段动脉/lumbar segmental artery”“腹膜后血肿/retroperitoneal hematoma”“医源性损伤/introgenic injury”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及PubMed等数据库1996年1月—2021年8月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153篇文献。剔除内容不符合、无法获取原文、重复性研究或存在设计缺陷的研究,最终纳入40篇文献,其中3篇中文、37篇英文。总结腰椎节段动脉的解剖特点,重点阐述腰椎节段动脉在前方及侧方融合手术、椎体成形术、椎间孔镜手术等腰椎微创手术中的损伤风险以及预防和处理策略。结果腰椎节段动脉常由4对成对的动脉(L_(1)~L_(4))及/或L5动脉构成,L5节段动脉来源的变异性较大,存在率较低。腰椎节段动脉损伤会造成出血、腹膜后血肿、脊髓缺血梗死等严重后果。术前应充分评估手术区域内节段动脉的解剖结构及走行,选择合适的术式,术中操作小心谨慎、密切观察病情,如不慎发生动脉损伤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对策。结论腰椎节段动脉损伤在微创手术中的发生率虽然较低,但一旦发生会造成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因而手术者要引起关注。为预防和减少术中腰椎节段动脉的损伤,了解和评估其解剖结构、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处理策略至关重要。
伍宇轩包贝西闫辉唐家广
关键词:腰椎椎间融合术腹膜后血肿医源性损伤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术后邻近节段病变的早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术后邻近节段病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采用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术后邻近节段病变患者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52~73岁,2次手术间隔时间19~64个月。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患者10例,腰椎非融合固定术后4例;均采用单边双通道内镜辅助下后路单侧椎板开窗椎管减压术或者经单侧入路潜行减压至对侧。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6个月随访时腰痛和腿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改良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腰椎功能(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mJOA)评分。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2~151 min。术后CT示减压充分,大部分关节突关节得以保留。术后1~3 d下床行走,术后住院时间为1~8 d。术后随访时间为6~11个月。14例患者术后3周内均恢复正常生活,术后3 d及3、6个月患者的腰腿痛VAS、ODI、mJOA评分均明显改善。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给予局部加压缝合切口,保守治疗后伤口愈合;1例术后出现马尾神经损伤表现,康复治疗后于1个月左右逐步恢复;1例术后出现下肢一过性疼痛加重,给予激素、脱水药物和对症处理,症状减轻,于术后7 d症状缓解。结论: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用于治疗腰椎术后邻近节段病变的早期临床效果优良,为邻近节段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微创、非固定的选择。
周建伟李矛迟成王飞闫辉唐家广
关键词:腰椎手术后并发症
机器人辅助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机器人辅助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退变性LSS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MIS-TLIF+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植入)和对照组(MIS-TLIF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腰椎融合时间、治疗前后疼痛、功能障碍、生活质量状况、手术情况及椎弓根螺钉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椎弓根螺钉准确率、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优良率、腰椎融合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MIS-TLIF治疗退变性LS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可提高螺钉置入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包贝西闫辉邱道静伍宇轩许春阳唐家广
关键词:机器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专用通道撑开器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专用通道撑开器,包括安装杆,安装杆上安装有两组椎弓根钉套筒固定组件;安装杆的上端固定有横向的安装套,安装套内插设有长度杆,长度杆水平向右设置,安装套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顶压螺栓;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
包贝西伍宇轩程晓康闫辉邱道静唐家广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