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君
-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贝伐单抗在卵巢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肿瘤能够释放刺激血管生长的特定因子,新血管的生成预示着癌症的生长和扩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过度表达,因此以VEGF受体为靶点,进而抑制卵巢癌血管的生成,从而控制卵巢癌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治疗方式选择。贝伐单抗是一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能中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并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阻断其信号传导,来抑制血管生成,延缓肿瘤生长[1]。此外还可以使肿瘤脉管系统正常化,以促进化疗药物的递送。贝伐单抗现已被批准用于上皮性卵巢癌一线、铂敏感复发和铂耐药复发治疗。本文就贝伐单抗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广泛临床实验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 胡阳陈亚君
- 关键词:抗血管生成贝伐单抗卵巢癌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二氢杨梅素对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
- 2023年
-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二氢杨梅素对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二氢杨梅素的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NCBI数据库收集线粒体自噬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通过R 4.1.3软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运用PyMOL 2.4.0软件和Auto Dock Tools 1.5.6、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最终得到二氢杨梅素的作用靶点70个,二氢杨梅素与线粒体自噬共有靶点15个;二氢杨梅素与线粒体自噬主要涉及916个生物过程包括对氧化应激、金属离子的反应等,主要富集的信号通路包括癌症蛋白聚糖、癌症、MAPK等40条;“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图显示,二氢杨梅素与线粒体自噬与多个靶点、多个通路具有相互作用;分子对接中二氢杨梅素均能同15个靶点进行有效的结合,其中与FGFR1结合效果最佳,与PPARG的结合效果次之。结论二氢杨梅素可通过HIF1A、KDR、APP等多个靶点调控癌症蛋白聚糖、癌症、MAPK等多个信号通路参与线粒体自噬。
- 张燕于官正张钰涂星黄琪边卓阳陈亚君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二氢杨梅素
-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在复发转移性卵巢癌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2年
- 旨在讨论贝伐单抗作为靶向药物在复发、转移性卵巢癌中与化疗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选择了在我院予以治疗的35例复发、转移性卵巢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分为观察组n15例和对照组n20例,观察组给予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每3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只给予化疗,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比对两种方案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 VS 20.00%),差异明显;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多,最常见的为血小板减少,蛋白尿,严重的不良事件较低。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卵巢癌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同时,其不良反应多为1~2级,是可控的。
- 胡阳陈亚君
- 关键词:卵巢癌抗血管生成贝伐单抗
- 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病理确诊为Ⅱb-Ⅲb期宫颈癌176例患者,随机分为同步组及对照组各88例。两组放疗均用6 mv-x线全盆对穿大野照射,DT 20-24 Gy后改为盆腔四野照射并加铱192后装治疗。同步组同时给予化疗顺氯氨铂40 mg,博来酶素15 mg,5-FU 1.0 g,d1-3,2-3周期,对照组行单纯放疗。结果:两组近期有效率平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5年生存率,同步组为82.0%,对照组78.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5年生存率同步组为78.9%,对照组为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毒性反应高于对照组,经积极处理均能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复发率,减少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率,有效提高长期生存率,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简单、安全、较理想的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案。
- 陈亚君张艳周炜
- 关键词: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
- 超选择动脉内栓塞化疗在晚期宫颈癌术前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观察超选择动脉内灌注化疗加栓塞术前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间收住院未经治疗的ⅡA~Ⅳ期宫颈癌患者共26例,术前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监视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髂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卡铂80mg,长春新碱2mg,丝列霉素l6mg),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肿瘤供血明显的分支。妇科检查结合B超和CT测量化疗前后肿瘤大小,计算肿瘤消退百分比。1个月后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结果:化疗总有效率92.3%,24例部分缓解。结论:术前化疗可缩小肿瘤病灶,减少淋巴结转移和亚临床播散,增加了根治性子宫切除的机会,有望提高晚期官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 陈亚君张水蓉徐炎华
- 关键词:宫颈癌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宫颈癌根治术
- 围生期心肌病病因学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围生期心肌病也称为围产期心肌病,是指在妊娠末期产后(通常2~6周),首次发生以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心脏病。据估计全球产妇围产期心肌病发病率约为1/1485~1/15000。目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营养因素、感染尤其病毒感染、激素调节异常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相关。
- 陈亚君刘功素
- 关键词:围生期心肌病病因妊娠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宫颈癌源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或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预后较差,目前临床可用的治疗方法很少。近年来,免疫疗法为宫颈癌的治疗带来新希望,通过对晚期、复发性、转移性宫颈癌进行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PD-L1)检测,对PD-L1阳性的宫颈癌患者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已经成为该类患者治疗的一线首选方案。本文就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免疫检查点的作用机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及联合其他疗法的应用情况,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参考。
- 胡阳陈亚君
- 关键词:宫颈癌
- CD105和VEGF在宫颈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CD105在宫颈癌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其作为肿瘤新生血管标记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鼠抗人CD105单克隆抗体(Mab),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宫颈癌手术切除标本及40例对照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并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作相关性分析。结果:MVD及VEGF在宫颈癌组织与对照组织间表达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CD105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宫颈癌组织MVD和VEGF的表达均与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CD105在宫颈癌组织新生血管有良好的表达,可作为宫颈癌新生血管有价值的标记物。以CD105测得的MVD可能是与肿瘤生长、转移及预后有关的一种重要指标。
- 陈亚君周炜徐炎华刘功素张艳
- 关键词:宫颈肿瘤CD1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