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黎明
-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高职学生“生命自觉”的培养——基于“生命自觉”沉沦的思考被引量:1
- 2018年
- "生命自觉"的程度彰显着人在追求生命发展中的精神状态。"生命自觉"沉沦在高职院校部分学生中已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根据高职学生"生命自觉"沉沦的具体表现,可将其分为理想缺失型、动力不足型、偶尔坚持型、肆意放任型Ⅰ、肆意放任型Ⅱ、伦理流失型等六种类型。高职院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生命自觉",源于它是提升青年群体素质水平的需要,是高职院校教育理想的诉求,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高职学生生命幸福的重要条件。因此,针对这六种不同类型的"生命自觉"沉沦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从人生目标、人生价值、责任感、价值观、道德观入手,促使其向着积极的方向转变。
- 李安琴陈黎明
-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院校生命自觉沉沦
- 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与问题反思被引量:5
- 2017年
- 近年来,在我国实现教育公平以及城乡均衡发展的主题下,中央及地方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通过文件分析法(documental analysis),对已有相关政策的归纳与分析发现,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主要以分配正义论为价值原则,并以功利性和实用性为政策导向,这为稳定和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招不到""留不住"农村教师的问题仍然阻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建议政策制定应进一步关注多元正义论,并考虑教师的精神性价值维度,通过重塑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关注其情感需求给予农村教师内在精神支持。最终,将外在物质帮助与内在精神支持有效结合,发挥政策应有的实效性。
- 陈黎明
- 关键词:分配正义
- 教师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 2017年
- 教师认同是教师在对自我的反思性理解过程中以及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形成的对自身和教师职业的认识,主要包括教师的自身认同和专业认同。教师认同影响教师的教育信念、能力以及教学行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教育者可以通过访谈和叙事等研究方法了解教师认同,判断影响其教学行为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形成积极的教师认同,为优秀教师的养成提供内在精神力量。
- 陈黎明
- 关键词:教学实践活动教育信念教师教育者教师职业
- 基于师德规范构建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探索——以15,925位中小学教师的师德评价为例被引量:3
- 2022年
- 根据国家层面颁发的中小学师德规范(准则)内容,设计涵盖国家与社会、学生、专业、个人品质、同事和家长六个伦理维度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对B市15,925位教师的师德水平进行测评,展现了区域内师德发展整体水平,呈现了教师在六个不同师德维度的发展情况以及不同类型教师在不同师德维度发展的差异性。建议以师德规范为圭臬,建构教师、学生、家长测评三位一体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年度“常态化师德发展水平”数据库;充分利用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促进师德水平的提升,切实提高师德评价的实效性。
- 陈黎明刘胡权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师德评价师德规范
- 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的思考
- 2018年
- 师德规范是师德建设的关键环节。名副其实的师德规范不仅能够有效指导和约束教师在教育场域中的行为,而且能够明确教师职权范围与惩处依据,进而保护教师权益。然而,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存在一定问题,如刘次林(2008)、冯婉桢(2009)、刘良华(2012)、易连云、李琰(2014)、檀传宝(2018)等学者指出,当前规范条目偏重理想性、规范性不足、过于抽象空泛、师德高标与底线间的关系没有厘清、教师的专业性没有得到很好体现等问题;同时,规范中没有明确指出教师的权利以及奖惩依据,这也导致现实教育生活中教师的工作界限不清,教师权益受损等情况。
- 陈黎明
- 关键词: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规范教育场域
- 优秀教师具有哪些价值品质?——价值情感现象学视阈下的体验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通过教育现象学体验研究的方法分析学生的体验描述,以价值情感现象学为理论依据,使学生心中优秀教师的品质予以呈现,并将其归为感官价值、实用价值、生命价值、精神价值、神圣价值五个从低到高的价值等级之中。从学生对教师价值品质的感受和体验来看,具有较高等级价值品质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持久而深刻。教师应意识到自身行为所呈现的价值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有意识地践行正向的、较高的价值,形成自身稳定的价值品质。
- 陈黎明
- 关键词:优秀教师
- 彰显教师伦理的制度正义——师德评价的困境与突破被引量:15
- 2020年
- 当前,以德性论为评价立场,低标评价与高标评选共存的师德评价在合理性与正当性方面面临着质疑与挑战。以实现教师伦理的制度正义为研究视角,发现师德评价存在评价范围越界、评价指标体系缺失、评价方向缺少世俗价值引导的问题。科学有效的师德评价应在教师专业伦理制度的框架内,以底线伦理为理论基础,重视“行为优先”的责任论立场;以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为依据,构建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立足世俗道德,重塑“德福一致”的师德评价方向,最终彰显教师伦理的制度正义。
- 陈黎明
- 关键词:师德评价教师伦理制度正义
- 论教师德性的培育被引量:2
- 2018年
- 教师德性是教师作为"人"所具有的崇善弃恶的个性品质,与促使"教师角色"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完成得好的职业品质。基于伦常明察之上的情感体验是帮助作为"人之存在"的教师知善明恶,成为有德之人的主要途径;而教师"角色"出于义务感及对规范的遵守可以拾遗补厥,保证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道德底线。在促进教师德性养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情感体验"为主"义务、规范"为辅的路径,帮助作为"人之存在"的教师体验其内心的伦常事实,关注教师心中的道德力量;同时,遵守教师"角色"规范,坚守底线,最终实现"仁宅义路",培育具有稳定德性的教师。
- 陈黎明
- 关键词:教师德性情感体验
- 如何完善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基于对五个国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质性内容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对比中国、美国、新西兰、英国、加拿大(安大略省)五个国家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采用"质性内容分析"(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研究法对规范中的伦理义务条目进行系统化分析。研究发现:五个国家的规范在名称、制定主体、内容组织方式、指向对象和主要作用方面存在差异;各国规范中的伦理义务条目在不同维度上的数量及在同一维度的重复率有所不同。在坚持我国师德规范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反思与借鉴他国经验,对师德规范的名称、研制路径、内容组织方式、功能及伦理义务条目进行调整和完善,可为研制体现时代精神、符合教师专业特点、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新时期各级各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供有效路径。
- 陈黎明
-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规范
- 现代性背景下如何重塑教师德性——基于麦金太尔的德性观
- 2018年
- 现代性道德观逐渐抛弃了强调人格修养和内在目的的传统古典美德伦理学,并以效率、实用等外在利益为价值导向。我国教师角色的传统德性内涵在现代性的制度化规范下逐渐式微。在解决现代性道德危机的多种途径中,麦金太尔从三个阶段对传统美德伦理的追溯,为重新恢复德性的精神力量提供了可参照的理论模式。借鉴麦金太尔对德性的解说,构建教师德性的三个逐渐递进的维度:教师教育实践要注重内在利益的价值导向,教师要成为"有德"之人,教师要在继承历史文化中超越传统,成就德性。
- 陈黎明
- 关键词:教师德性麦金太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