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新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nano-TiO_2与1,2,4-TCB联合作用对斑马鱼鳃组织结构及染色体损伤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组织病理切片法、微核及彗星试验研究nano-TiO_2和1,2,4-TCB联合染毒对斑马鱼鳃组织结构、细胞微核率及DNA损伤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单独nano-TiO_2暴露不会导致斑马鱼鳃组织结构损伤,也不会引起明显的微核及染色体损伤。1,2,4-TCB(≥10 mg·L^(-1))会引起鳃组织和细胞染色体的损伤。nano-TiO_2与1,2,4-TCB联合作用会加重斑马鱼的鳃组织结构损伤,出现鳃小片排列严重紊乱,表皮细胞断失严重,鳃小片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鳃丝结构模糊等症状。两者联合作用会引起鳃细胞微核率增加和彗星细胞率的增加,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且两者间的联合作用具有协同作用。对彗星试验的尾部DNA百分比、尾长及尾距的分析发现,与对照组和单独作用相比,两者联合作用对彗星指标均有显著增强作用,这表明两者联合作用对染色体的损伤属于非特定片段损伤。
- 郑莉娇杜青平刘建新王柯英许燕滨熊开容石瑛
- 关键词:NANO-TIO2斑马鱼联合毒性微核鱼鳃
- 纳米氧化锌对羊角月牙藻毒性效应及其在藻细胞内外的分布被引量:7
- 2016年
- 为研究纳米氧化锌(ZnO NP)的毒性效应及其在细胞内外分布,以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为模型藻类,研究了不同浓度ZnO NP对羊角月牙藻生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内外ZnO NP含量变化。结果表明,ZnO NP对羊角月牙藻的生长抑制与处理浓度呈现正相关。在45 mg·L^(-1)ZnO NP暴露24 h后,其生长抑制率已达到95%。当ZnO NP处理藻细胞72 h后,羊角月牙藻细胞的叶绿素含量与处理浓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低浓度(0.5 mg·L^(-1))ZnO NP处理后藻细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P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升高,其产生的毒性效应高于高浓度组(5 mg·L^(-1)、45 mg·L^(-1))。细胞培养液溶出Zn2+量及藻细胞外吸附的ZnO NP量与ZnO NP处理浓度成正比,但是藻细胞内ZnO NP量与ZnO NP浓度没有相关性,胞内积累量基本维持不变。研究表明,各浓度组对藻细胞毒性的差异,不仅与细胞内Zn2+量有关,还与细胞外粘附的ZnO NP有关。
- 刘建新杜青平陈展明石瑛李乐王柯英许燕滨
-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羊角月牙藻毒性效应锌离子
- 4株优势菌联合挂膜对松醇油废水的治理被引量:2
- 2016年
- 从铅锌矿的污泥中筛选出4株能高效降解松醇油的优势菌,经鉴定均为铜绿假单胞菌。研究了4株菌的生理生化特征、挂膜能力及对松醇油(俗称2#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上述4株菌单独挂膜能力最佳的菌株为JS19;混合菌挂膜能力优于单株菌,菌膜致密,菌体含量大。进水COD约250 mg·L^(-1),混合菌处理组的废水在4 d后出水COD降低到42 mg·L^(-1);对COD高达480 mg·L^(-1)的含松醇油废水,菌膜处理废水在7 d后逐步稳定,出水COD低于40 mg·L^(-1),这表明混合菌膜挂膜稳定,抗负荷冲击能力强,更适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
- 杜青平卢仁钵郑志成郑莉娇刘建新孙水裕刘敬勇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松醇油COD菌种鉴定
- 纳米氧化锌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机理研究
- 氧化锌(ZnO)纳米材料因其在UV激光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稀磁半导体、生物荧光标示、靶向药物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而成为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细胞毒性不仅有利于安全大量使用氧化锌纳米结构,而且已揭示的氧化锌纳米结构所...
- 刘建新石瑛杜青平陈展明
-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羊角月牙藻毒性作用颗粒粒径
- nano-TiO2与1,2,4-TCB联合作用对斑马鱼鳃组织及染色体毒性效应
- 1,2,4-三氯苯(1,2,4-TCB)是高沸点溶剂、变压器、电阻液等生产的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农药、染料、医药等.在水和土壤中,水下沉积物和鱼、虾、水草等水生生物中均有1,2,4-TCB的残留.纳米二氧化钛(nano...
- 郑莉娇杜青平刘建新王珂英许燕滨熊开容乔庆霞
- 关键词:1,2,4-三氯苯鳃组织染色体毒性效应
- 降解乙苯生物滴滤塔稳定运行期生物膜特征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通过检测降解乙苯生物滴滤塔(BTF)长期稳定运行过程中生物量积累、塔内压降改变、生物膜显微结构特征、微生物种群分布及优势菌株分子测序,探讨BTF稳定运行期间生物膜相结构、特征及菌群多样性协作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生物滴滤塔运行95 d期间的降解性能稳定,降解效率保持在90%以上,最大去除负荷为62.4 g·m^(-3)·h^(-1);BTF稳定运行期间生物膜形态、颜色和厚度沿着BTF塔内废气的流向呈现不均匀分布和梯度改变的特征.生物量和生物膜的致密度沿气流方向逐步递减;塔内压降随着反应时间延长逐渐增加,但未出现堵塞现象;生物膜种群营养结构复杂,食物链长且相互交叉,高端营养级微生物种群所占比例较高;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分子测序技术研究降解乙苯生物滴滤塔填料表面菌群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BTF不同塔层上菌群分布稍有差异,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多样性,但是整个BTF生物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主要的优势菌群为变形杆菌,其中优势菌包括3种伽马变形杆菌和4种贝塔变形杆菌.
- 卢仁钵杜青平许燕滨李彦旭刘建新
- 关键词:生物滴滤塔乙苯PCR-DGGE生物膜优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