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智文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全新世
  • 2篇湖泊
  • 2篇湖面波动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区
  • 1篇遥感分析
  • 1篇早全新世
  • 1篇中国干旱区
  • 1篇湿地
  • 1篇湿地变化
  • 1篇湿地修复
  • 1篇暖期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全新世大暖期
  • 1篇岱海
  • 1篇粒度
  • 1篇粒度分析
  • 1篇湖泊环境
  • 1篇湖泊湿地

机构

  • 4篇内蒙古师范大...

作者

  • 4篇吴智文
  • 3篇春喜
  • 2篇梁文军
  • 1篇梁文俊
  • 1篇雪梅
  • 1篇宋洁

传媒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我国干旱区湖泊演化研究综述被引量:8
2017年
根据湖泊沉积记录研究环境演变是古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古环境演化研究以及预测未来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湖泊科学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湖泊演化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争论和分歧。针对晚更新世高湖面存在时间、中全新世气候干湿状况以及近50a基于遥感技术研究湖面波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吴智文春喜梁文俊刘继遥
关键词:环境变化湖面波动全新世大暖期
近40a岱海湖面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30
2017年
文中以位于干旱-半干旱过渡区的岱海为研究对象,利用地形图和13期Landsat遥感影像,通过人工目视解译方法提取岱海水域面积和流域耕地面积,探讨其最近40a内时空变化过程及机制。结果表明:从1976年的149.55km^2萎缩到2015年的60.54km^2,缩减幅度达到59.52%。其中1995-2000年湖面萎缩最显著,缩减面积达到18.76km^2,2000-2006年湖面萎缩了5.01km^2,2010-2015年间又缩减了8.85km^2。从湖泊面积变化过程分析发现,其面积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以及气候暖干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自1976-2015年间气温升幅明显,降水量和蒸发量呈减少趋势,入湖径流量减少明显。随流域人口迅速增长导致流域工农业总用水量快速增加,对湖泊面积变化形成巨大影响。
梁文军春喜刘继遥雪梅斯琴毕力格吴智文宋洁
关键词:湖泊环境湖面波动遥感分析
浑善达克沙地早全新世气候变化被引量:1
2018年
文中选取季风边缘区的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区,基于其南部的哈根淖尔沉积剖面,采用14C测年法建立年代序列,结合粒度参数和总有机碳含量的综合分析,探讨剖面沉积过程以及古湖泊水位变化,重建早全新世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10.8~8.5 Cal.ka BP间,气候总体上表现为由冷干转为暖湿的过程,湖面呈逐渐扩张趋势。代用指标指示其间气候振荡频繁,可能发生过5次冷干事件:约在10.6、10.0、9.8、9.5以及9.2 Cal.ka BP,湖泊短期收缩;在约8.8 Cal.ka BP还存在一次转暖过程,湖泊扩张。通过与周边地区沉积记录、北大西洋浮冰事件、格陵兰冰芯及东北哈尼泥炭的δ18O记录相比对,浑善达克地区气候变化与季风边缘区基本保持一致,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
黄世鑫春喜梁文军刘继遥吴智文吴智文
关键词:早全新世季风边缘区粒度分析
中国干旱区湿地变化与修复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收集资料,总结中国干旱区湿地的研究成果,获取到中国干旱区湿地的变化特征、时空变化过程和规律。其中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等自然湿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至2010年缩小严重,生态功能衰退。自然湿地虽在近5 a有所恢复,但仍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人工湿地面积则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为了遏制自然湿地的萎缩,目前中国干旱区采取的主要湿地修复技术有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输水和生态修复等。其中生态修复又包括生境修复、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这些技术在中国干旱区应用广泛,对修复破损湿地有很大实效,将会成为湿地修复的攻坚技术。
周茂箐春喜春喜黄世鑫梁文军
关键词:中国干旱区湿地变化湿地修复湖泊湿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