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岩
- 作品数:3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除草剂阿特拉津在刺参中的生物富集与消除效应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了除草剂阿特拉津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中生物富集及消除规律的研究。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暴露法,在15±1℃水温条件下,将刺参分别浸浴于阿特拉津浓度1.0、10.0和200μg.L-1水中进行富集效应实验。结果显示,在3个暴露浓度下,阿特拉津在刺参中的富集速度较快,随暴露质量浓度的增加,富集量逐渐增加,呈正相关关系;分别在第1天、第2天和第4天达到富集最大值,富集最大值分别为1.77、14.6和246μg.kg-1;最大富集系数分别为1.77、1.46和1.23。阿特拉津在刺参中的残留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并最终维持在某一质量浓度水平(上述暴露质量浓度下分别为0.67、1.58和168μg.kg-1)而仅产生微小波动。实验结果表明,富集系数随暴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在低质量浓度条件下,刺参更容易对阿特拉津产生富集作用。将达到稳定状态的刺参转移至洁净水中进行消除实验,低质量浓度下,分别在第2天和第10天降至未检出,在高暴露质量浓度下,从第7小时至第46天共取样14次,其浓度范围为2.81±0.64μg.kg-1。本研究所得的药时曲线可为刺参阿特拉津污染的净化提供数据支持。
- 徐英江宫向红任传博田秀慧刘慧慧刘京熙孙岩王茂剑
- 关键词:阿特拉津刺参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海水中13种三嗪类除草剂残留量被引量:27
- 2013年
-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海水中13种三嗪类除草剂,样品抽滤后,经HLB固相萃取柱浓缩净化,洗脱液40℃下氮气吹至小于1 mL,然后用V(乙腈)∶V(水)=1∶1的溶液定容至1 mL,超声振荡1 min,样液经0.22 μm滤膜,在AcquityTM UPLC HSS C18(2.1 mm×100 mm×1.8 μm)色谱柱上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和含有0.1%甲酸的5 mmol/L乙酸铵溶液,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13种三嗪类除草剂残留量.13种三嗪类除草剂的线性范围为1~50 ng/L,相关系数为0.992~0.999;检出限为1 ng/L,定量限为2 ng/I,在2、5、10 ng/L3个浓度水平加标平均回收率为65.8%~1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84%~15.2%.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海水中除草剂类药物的检测.
- 任传博田秀慧张华威刘云孙岩徐英江宫向红王茂剑
- 关键词:三嗪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固相萃取
- 莱州湾及东营近岸海域生物体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污染状况与风险评价被引量:15
- 2013年
- 2011年5月采集莱州湾及东营近岸海域鱼、贝、甲壳(蟹、虾)、头足四类235个生物体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及多氯联苯(PCBs)含量,对其残留水平、分布、组成特征及污染源进行分析,对污染现状及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海域生物体中HCHs含量(湿重)N.D.—5.73 g/kg;DDTs含量(湿重)0.122—304 g/kg;PCBs含量(湿重)N.D.—6.51 g/kg。根据各同分异构体百分比组成分析,莱州湾及东营近岸海域近期无新的大面积HCHs、DDTs污染输入。与同类研究相比,莱州湾及东营近岸海域生物体PCBs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而HCHs和DDTs含量处于中间水平。通过污染指数分析得出:所有生物体HCHs、PCBs均未受到污染;55%生物体DDTs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研究海域生物体HCHs、DDTs、PCBs含量低于各国食品安全限量;以美国环保局推荐方法评价本海域生物体HCHs、PCBs食用致癌风险为可接受风险,但是DDTs含量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
- 刘慧慧徐英江邓旭修张华威孙岩田秀慧宫向红
- 关键词:生物体有机氯多氯联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