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宋耀民

宋耀民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应力
  • 2篇焊接残余应力
  • 2篇残余应力
  • 2篇气管道
  • 1篇天然气
  • 1篇天然气管
  • 1篇天然气管道
  • 1篇土壤
  • 1篇燃气
  • 1篇燃气管
  • 1篇燃气管道
  • 1篇埋地
  • 1篇X射线法

机构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燃气集团...

作者

  • 2篇张亦良
  • 2篇宋耀民
  • 1篇王晶
  • 1篇刘清泉

传媒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电焊机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天然气管道开裂的原因被引量:7
2016年
某Q235钢天然气管道运行10a后发生了泄漏,采用表面宏观形貌观察、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硬度及残余应力检验等方法分析了管道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管道的开裂为焊接质量存在严重问题而导致的脆性开裂;焊接残余应力和工作应力、组装应力叠加形成的局部高应力是管道失效的根本原因;采用适当的焊接工艺、焊后消除应力处理等措施,可降低管道开裂的几率。
宋耀民张亦良王晶刘清泉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焊接残余应力
燃气管道埋地前后焊接残余应力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北京市天然气埋地管道焊接残余应力的定量评价问题,从管道螺旋及对接焊后的残余应力水平、埋地后残余应力的变化趋势、不同土壤环境的影响出发,选择工程常用的X65(A类)、Q235B(B类)材料各6根实验管道,将其分别置于6个不同的典型环境中(5处地下,1处室内),进行为期1年的自然腐蚀,应用X射线法对两类管道埋地前后的相同位置进行焊接残余应力跟踪检测。结果表明:A、B类管道焊后最大应力分别为0.35σ0.2和0.63σ0.2,埋地一年后最大应力分别为0.19σ0.2和0.40σ0.2,分别降低了46%和37%;经过1年的埋地实验后,所有测点残余应力下降幅度为10%~50%;对于Mises应力水平,B类管道较高,更容易发生应力腐蚀;各管道残余应力变化与埋地位置无明显相关性。
宋耀民张亦良赵尔冰
关键词:焊接残余应力土壤X射线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