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丽君

作品数:19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淀粉
  • 8篇发酵
  • 7篇小米淀粉
  • 7篇米淀粉
  • 6篇膳食纤维
  • 6篇自然发酵
  • 6篇响应面
  • 6篇响应面法
  • 5篇水溶性膳食纤...
  • 5篇子结构
  • 5篇米糠
  • 5篇分子
  • 5篇分子结构
  • 4篇乳酸
  • 4篇乳酸菌
  • 4篇米糠膳食纤维
  • 4篇酵母
  • 4篇酵母菌
  • 3篇酵母菌发酵
  • 3篇糊化

机构

  • 19篇黑龙江八一农...

作者

  • 19篇康丽君
  • 17篇曹龙奎
  • 16篇寇芳
  • 9篇王维浩
  • 9篇沈蒙
  • 6篇张莉莉
  • 6篇李文杰
  • 5篇尹婧
  • 4篇葛云飞
  • 1篇李洪飞
  • 1篇贾鹏禹
  • 1篇王立东
  • 1篇沈萌
  • 1篇全志刚

传媒

  • 8篇食品科学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中国食品添加...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农产品加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0篇2017
  • 7篇201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米糠膳食纤维结构分析及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为了研究小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改性方法、结构特征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体外抑制作用。本文以红谷小米糠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气爆预处理,利用超声-微波协同法和酶法对气爆...
康丽君
关键词:水溶性膳食纤维改性Α-葡萄糖苷酶
文献传递
乳酸菌强化发酵对小米淀粉分子结构及糊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自然发酵的优势菌-乳酸菌对小米淀粉分子结构及糊化特性的影响,为分析不同菌属在小米自然发酵中的改性机理及发酵对小米淀粉性质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0.2 g/100 ml的Na OH提取发酵后的小米淀粉,检测乳酸菌发酵后对小米淀粉颗粒结构、结晶度、官能团、分子量、糊化及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乳酸菌发酵后,淀粉颗粒表面有明显的侵蚀迹象,而自然发酵淀粉颗粒表面侵蚀迹象较轻。乳酸菌发酵后小米淀粉的结晶度较自然发酵增加1.49%。发酵未改变小米淀粉官能团区的峰位,但特征峰强度减弱,乳酸菌发酵后小米淀粉指纹区图谱消失。未发酵小米淀粉重均分子量(Mw)在1.5×10~4~5.9×10~5 g/mol之间,自然发酵小米淀粉Mw在2.1×10~4~5.4×10~5g/mol之间,乳酸菌发酵小米淀粉Mw在1.6×10~4~5.3×10~5 g/mol之间,乳酸菌发酵后支链淀粉长链及直链淀粉比例减少,而中间及短支链淀粉的比例相对增加。乳酸菌发酵96 h,与自然发酵相比,糊化温度下降0.84℃,热焓值增加1.00 J/g,回生值下降743 m Pa·s。结论自然发酵的优势菌-乳酸菌可使小米淀粉的分子结构、糊化及老化特性发生明显变化,并在小米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寇芳王维浩王立东李文杰康丽君宁冬雪夏甜天沈蒙曹龙奎
关键词:乳酸菌发酵小米淀粉分子结构糊化
发酵处理对小米粉物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自然发酵筛选的优势菌种对小米粉物化特性的影响,为分析自然发酵小米粉的品质及开发小米发酵新途径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小米与水1∶1.2 g/ml的比例加入蒸馏水,30℃下自然发酵96 h后,从发酵液中筛选出优势菌种(乳酸菌和酵母菌),扩大培养后,分别在最适温度(乳酸菌37℃,酵母菌28℃)下培养96 h进行发酵,并制备发酵小米粉。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发酵小米粉的颗粒特性;X-射线粉末衍射仪测定其结晶度;RVA4500型快速黏度分析仪测定其黏度;TA.XT Express质构仪测定其淀粉凝胶的质构特性;并利用DSC1型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其热特性。结果 3种发酵所得小米粉均有明显的淀粉颗粒,而小米原粉则无,且乳酸菌、酵母菌发酵小米淀粉的受损程度高于自然发酵;发酵未使小米淀粉的晶型改变,依然为A型,但乳酸菌、酵母菌发酵小米粉的结晶度较自然发酵增加了3.04%和1.58%;发酵96 h时,乳酸菌、酵母菌发酵的热焓值分别较自然发酵上升2.32和1.27 J/g,峰值黏度降低179和180 m Pa·s,衰减值下降102和349 mPa·s,回生值下降229和50 mPa·s;乳酸菌、酵母菌发酵小米粉的凝胶硬度较自然发酵分别降低34.95和28.45 g,胶着性分别下降25.75和33.203 g。结论自然发酵中乳酸菌、酵母菌对小米粉品质起主要作用。
寇芳康丽君沈蒙宁冬雪夏甜天王维浩曹龙奎
关键词:自然发酵热特性质构特性
响应面试验优化小米糠膳食纤维改性工艺及其结构分析被引量:27
2017年
以小米糠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气爆预处理,利用超声-微波协同法对气爆预处理的小米糠膳食纤维进行改性,以提高小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得率,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工艺条件。同时借助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改性前后小米糠膳食纤维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爆条件设定为压力1.0 MPa、时间90 s,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535 W、料液比1∶50(g/m L)、超声-微波协同时间57 min,SDF含量达到10.841%。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分析显示改性小米糠SDF分子质量变小,表明经改性处理后小米糠SDF分子链变短且聚合度降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改性小米糠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的化学官能团变化不大,并且有明显的糖类特征吸收峰。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改性小米糠IDF的结晶度上升,表明改性小米糠IDF中非结晶区有部分降解,并且转化为SDF。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改性小米糠SDF的颗粒表面变得粗糙,疏松多孔,由小颗粒聚集而成。
康丽君寇芳沈蒙王维浩曹龙奎
关键词:水溶性膳食纤维响应面法
酵母菌发酵对小米淀粉分子结构及糊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研究自然发酵及其优势菌(酵母菌)对小米淀粉分子结构及糊化特性的影响,为剖析不同菌属在小米自然发酵中的改性机理及发酵对小米淀粉性质的影响奠定理论基础。采用0.2 g/100 m L的Na OH提取发酵后的小米淀粉,研究自然发酵及优势菌发酵后对小米淀粉颗粒特性、结晶度、官能团、分子量、糊化及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酵母菌发酵后,淀粉颗粒表面有明显的侵蚀迹象,而自然发酵淀粉颗粒表面侵蚀迹象较轻;酵母菌发酵后小米淀粉的结晶度较自然发酵减少0.33%;发酵并未改变小米淀粉官能团区的峰位,但特征峰强度减弱,酵母菌发酵后小米淀粉指纹区图谱消失;未发酵小米淀粉重均分子量为1.5×10~4~5.9×10~5g/mol^(-1),自然发酵分子量在2.1×10~4~5.4×10~5 g/mol^(-1)间,酵母菌发酵后支链淀粉长链及直链淀粉比例减少而中间及短支链淀粉的比例相对增加;酵母菌发酵96 h糊化温度较自然发酵下降1.07℃,热焓值较上升0.78J·g^(-1);回生值较自然发酵下降471 m Pa·s。自然发酵的优势菌(酵母菌)使小米淀粉的分子结构、糊化及老化特性发生明显变化,并在小米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王维浩寇芳康丽君宁冬雪夏天天沈萌曹龙奎
关键词:自然发酵酵母菌发酵淀粉分子结构糊化
酶法改性小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优化
2016年
以小米糠为材料,对其进行气爆预处理,利用酶法对气爆预处理小米糠进行改性。为了提高小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得率,分别研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 H值、酶解时间对小米糠SDF含量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Box-Behnken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改性小米糠SDF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气爆条件设定为气爆压力1.0 MPa,气爆时间90 s,最优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5.94%,酶解温度56℃,酶解p H值4.65,酶解时间3 h;在此条件下,改性小米糠SDF含量达到10.507%,比未经改性小米糠SDF含量高8.35%。
康丽君葛云飞曹龙奎
关键词:水溶性膳食纤维酶法改性响应面法
微波湿热处理对薏苡仁淀粉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以薏苡仁淀粉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不同湿度的淀粉进行不同时间的湿热处理,研究不同条件的微波湿热处理对薏苡仁淀粉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微波湿热处理后,与原薏苡仁淀粉相比,处理后淀粉的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增加17.48%,其缓慢消化淀粉质量分数增加12.37%,其抗性淀粉质量分数增加8.66%,其糊化温度升高2.00℃,其热焓值下降7.56 J/g,处理后淀粉的溶解度、膨胀度、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回生值均降低;处理后淀粉的晶型不变仍为A型,相对结晶度降低9.39%。对试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多数淀粉性质与处理时间及湿度呈显著相关性,且处理湿度对淀粉的影响大于处理时间。
尹婧康丽君寇芳李文杰张莉莉曹龙奎
超声-微波协同法水解玉米皮渣制备还原糖的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提高湿法加工玉米淀粉过程产生的玉米皮渣中还原糖的得率,实验以玉米皮渣为原料,研究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功能糖的最优工艺条件,对硫酸浓度、降解时间、微波功率和料液比4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实验,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中心组合实验,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降解的最优工艺参数,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解产物的组分。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硫酸浓度3%、降解时间60 min、微波功率500 W、料液比1∶28(g/m L),还原糖含量为65.82%,比未经超声微波作用降解液中还原糖含量高出20.72%。降解液经HPLC分析后发现含5种还原糖,分别为D-葡萄糖相对含量为17.04%,D-木糖相对含量49.06%,D-半乳糖相对含量2.64%,L-阿拉伯糖相对含量30.13%,D-果糖相对含量为1.13%。
张莉莉康丽君寇芳王维浩李文杰尹婧曹龙奎
关键词:玉米皮渣响应面法还原糖
强化发酵对小米淀粉分子结构及老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自然发酵液中对淀粉老化特性起主要作用的菌种(乳酸菌: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酵母菌:酿酒酵母,芽孢菌)强化发酵,研究强化发酵对小米淀粉分子结构及老化特性的影响,为剖析自然发酵对淀粉老化特性的改性机理提供理论基础及数据支持,为开发发酵小米新途径、生产小米发酵剂提供依据。采用0.2 g/100 m L的Na OH提取发酵后的小米淀粉,研究强化发酵对小米淀粉颗粒特性、红外光谱、分子量及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发酵并未改变淀粉的偏光十字;自然发酵后小米淀粉表面被侵蚀,强化发酵后淀粉颗粒表面侵蚀迹象变重,孔道加深且数量增多;自然发酵后小米淀粉官能团区的峰位未变,强化发酵小米淀粉指纹区图谱部分消失,且自然发酵及强化发酵小米淀粉的特征峰强度减弱;强化发酵后I区的重均、数均分子量升高,而自然发酵重均、数均分子量略有降低,但II区二者的重均、数均分子量均降低;自然发酵及强化发酵后淀粉的回生值及最终黏度降低。发酵使淀粉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短期抗老化性能提高。
寇芳沈蒙葛云飞宁冬雪夏甜天康丽君王维浩曹龙奎
关键词:发酵小米淀粉分子结构
响应面试验优化微波-超声协同辅助硫酸降解玉米秸秆工艺被引量:10
2016年
研究微波、超声与微波-超声3种辅助硫酸降解玉米秸秆方法,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微波-超声协同辅助硫酸降解玉米秸秆的工艺进行优化,建立还原糖得率的五元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有效性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边际效应分析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分析。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82℃、时间153 min、硫酸体积分数3.1%、料液比1∶45(g/m L)和微波功率634 W,在此条件下,还原糖得率最大值为41.24%,实际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吻合度高,说明该模型切实可行。与在温度120℃、硫酸体积分数3%、料液比1∶20(g/m L)、时间2 h条件下水解玉米秸秆还原糖得率相比,含量提高6.6%。并通过离子色谱分析得出阿拉伯糖含量为1.75%,半乳糖含量为0.44%,葡萄糖含量为15.65%,木糖含量为7.98%,果糖含量为15.34%,纤维二糖含量为0.09%。
李文杰李洪飞王维浩贾鹏禹康丽君寇芳张莉莉尹婧曹龙奎
关键词:玉米秸秆微波还原糖响应面法离子色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