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凌云
- 作品数:10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风景园林专业 本科课程设置的特色与借鉴被引量:1
- 2015年
- 应对国内目前较为缺乏的美国本科课程体系研究和国内风景园林教学课程设置的问题,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简称PSU)的风景园林本科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实地调研和访谈等方法分析了课程设置中不同类型的课程所占比例,总结出PSU风景园林本科教育课程设置重视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育、重视写作与演讲能力培养,以及课程设置循序渐进、构成序列,基础课程与设计课设置形成紧密联系4方面的特点,最后简要分析了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对课程设置的分析,提出对我国风景园林本科课程设置的借鉴经验。
- 许晓青赵智聪廖凌云
- 关键词:风景园林教育本科课程设置专业教育
- 美国国家公园与原住民的关系发展脉络被引量:15
- 2017年
- 现状分析
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世界国家公园和保护地运动的理念已由过去排斥人类的绝对保护走向相对保护,从消极保护走向积极保护。世界各国国家公园都逐步开始尊重国家公园内及周边的原住民、当地社区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尊重原住民、当地社区的权利,积极引导社区参与国家公园的建设、管理与保护。立法层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都颁布了“原住民相关法”以保障原住民的土地、居住等权利。规划管理层面,各国国家公园的管理目标体现对社区发展和原住民文化的重视,“社区参与”是制定管理规划的重要环节,“社区共管”也成为新的保护地管理模式。
- 廖凌云杨锐
- 关键词:美国国家公园原住民社区参与管理层面脉络管理规划
- 生态智慧视野下武夷山茶园建设管理的古今对比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武夷山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适宜,自唐以来是中国的茶叶主产区。在历史上,武夷山地区较少有大规模或集中成片的茶山,茶园分布零散,与自然相融相生。随着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武夷山地区出现了无序开发的"茶山乱象"。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背景下,武夷山面临着如何平衡生态保护和茶业发展的难题。在生态智慧视野下,研究对比了武夷山茶园建设管理在生态理念和建设管理的古今差异。研究发现经过百年变迁,茶园的选址布局从追求茶叶品质的分散种植转变为追求茶叶产量的集中密植,环境营造从重视生态保护的茶林相生到全垦除杂的纯茶园建设,耕种管理从小面积茶园的精耕细作到大规模茶山的粗耕药作。基于茶园的古今对比分析,研究从传统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创新的视角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古茶园保护和生态茶园改造提出政策建议。
- 廖凌云侯姝彧杨锐
-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智慧茶园建设
- 美国阿拉伯山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特点评述及启示
- 在我国尚未确立国家公园体系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如何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世界遗产地区内社区进行统筹管理。通过结合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集体林地、茶园和社区的现状,美国阿拉伯山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模式提供了适用于我国东南部国家公园管...
- 廖凌云
- 关键词:国家公园保护管理
- 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专业理论课程研究——以工学、农林学、艺术学为背景的32所院系为例被引量:5
- 2017年
- 在风景园林正式成为一级学科之后,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满足风景园林一级学科体系建构需求。尝试对现有32所院校培养计划及其专业理论课程设置进行梳理与研究,结合针对学生、教师进行访谈,对现有高校的研究生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不同教学背景下形成的专业理论课程的全面性情况与特色。同时,针对理论课程的交叉学科课程设置、专业理论课程授课形式与深度等方面进行研究。最后为在应用性、复合型、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影响下的课程培养方案的完善提出了改进建议与方法依据。
- 魏方许晓青廖凌云
- 关键词:风景园林理论课程
- 美国阿拉伯山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特点评述及启示被引量:2
- 2017年
-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是由美国国会认定的,集合自然、文化、历史及游憩资源,反映出特定自然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类行为特征的一个整体的,可以代表国家某种独特景观特征的区域。研究和评述基于整体保护理念和复杂土地权属而发展的美国东部的新型国家公园模式—国家遗产区域,对于我国土地权属复杂的东南区域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借鉴意义。美国阿拉伯山国家遗产区域是自然遗产类单元,合作伙伴制的管理体系和"保护—联结—教育"的整体保护策略是其特点。本文基于案例分析,从管理体系和保护策略两方面对我国东南地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提出建议。
- 廖凌云杨锐
- 关键词:国家公园资源保护
- 基于6个案例比较研究的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参与保护模式解析被引量:25
- 2017年
- 随着世界自然保护理念的转变,中国自然保护地的保护机制也从排斥社区的消极保护模式逐步向社区参与的积极保护模式转变。选择福建武夷山、四川九寨沟、宁夏云雾山、吉林敬信、青海甘达和江西渔潭6个案例,通过比较研究,从组织体系、保护内容和保障制度3个方面解析案例形成的6类社区参与保护模式,即社区共管、社区参与管理、协议保护、保护地友好体系、社区保护地,以及自然保护小区。模式的共同点是以社区为主体,循序渐进地引导社区参与保护;不同点在于引导方式、协调机构和保障制度的差异。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背景下,从法制建设、资金保障、引导方式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对自然保护地社区参与机制提出建议对策。
- 廖凌云赵智聪杨锐
- 关键词:风景园林自然保护地社区参与国家公园
-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
- 统筹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世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已由消极保护走向社区参与的积极保护。然而,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阶段,部分试点区仍采用核心区生态移民的消极保护方式来简单化处理社区问题。试...
- 廖凌云
- 关键词:国家公园社区规划
- 文献传递
- 印度自然保护地体系及其管理体制特点评述被引量:12
- 2016年
- 印度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以国家公园为核心区,野生生物保护区、保护预留地、社区保护地和邦立森林保护区作为缓冲区或廊道的"动态"保护地体系。随着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发展,印度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管理模式从属地管理模式转变为中央统筹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从排斥社区的"消极保护"走向联合社区的"积极保护"。同时,印度通过建立委员会、推进野生动物保护项目,实现了由政府、非政府组织(NGO)、专家学者、志愿者等多方参与共同保护管理的模式。
- 廖凌云杨锐曹越
- 关键词:风景园林国家公园
- 武夷山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的社区参与现状评述
- 世界遗产保护观念经历了社区参与从无到有的过程.武夷山世界遗产地与社区的关系也从申遗时社区搬迁政策下的相互排斥转变至如今社区参与保护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实地考察、访谈、问卷和第一手资料收集整理,本研究梳理了武夷山遗...
- 廖凌云杨锐
- 关键词:世界遗产资源保护社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