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旭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文化
  • 2篇旅游
  • 1篇地理学视角
  • 1篇侗寨
  • 1篇侗族
  • 1篇侗族大歌
  • 1篇遗产
  • 1篇择偶
  • 1篇社交
  • 1篇社区参与
  • 1篇土司
  • 1篇土司制
  • 1篇土司制度
  • 1篇土语
  • 1篇畲族
  • 1篇畲族文化
  • 1篇文化保护
  • 1篇文化遗产
  • 1篇文化遗产保护
  • 1篇旅游开发

机构

  • 6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6篇张旭
  • 1篇龙昭宝
  • 1篇田敏

传媒

  • 2篇铜仁学院学报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河西学院学报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三峡论坛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寨沙旅游侗寨的社区参与运营模式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贵州省江口县寨沙侗寨采取"公司主导型"旅游参与模式,使传统侗寨走向了旅游开发。"公司主导型"社区参与模式的采用一方面推动了社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使社区民族文化得到了复兴。但是,"公司主导型"社区参与模式也在村民对"新传统"的文化认同方面、传统文化的持续性方面和社区参与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分析了寨沙侗寨旅游发展中对传统文化理解的片面性、短期目标规划中的功利性和社区参与发展中的过程性等原因后,提出了解决"公司主导型"社区参与模式问题的对策,为民族村寨旅游中社区参与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借鉴意义。
张旭
关键词: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参与文化保护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侗族大歌传播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侗族大歌之所以流布于侗族南部方言区的第二土语区,从文化地理学视角进行探析,首先受限于方言土语,土语不仅承载了大歌的意义符号,还与音乐旋律水乳交融;其次是与社交习俗有关,大歌展演是"为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后者得以扩散;第三是与婚姻习俗有关,对唱大歌呈现出来的是智力竞争,"倚歌择偶"是大歌区域扩散的内在动力。
张旭龙昭宝
关键词:侗族大歌土语社交择偶
思州土司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6年
思州土司是贵州历史上势力较大的土司之一,兴于元而亡于明,为治理少数民族、维系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针对思州土司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迭出,主要围绕承袭沿革、族属问题、与国家王朝的互动关系、改土归流及其评价、土司文化遗产五个方面展开深入研讨。下一步应充分挖掘文献资料的历史价值,积极利用土司文化遗产的"活化石"作用,拓展研究领域和深化研究主题。
张旭
关键词:民族互动
土司文化遗产研究述评被引量:10
2016年
土司制度是近古时期国家王朝治理少数民族的一种民族政策。对土司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始于民国时期。长期以来,学界围绕"土司"、"土司制度"、"土司学"、"土司文化"展开深入研讨,而最近20年来开展的与"土司文化遗产"有关的研究与利用既是对国家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回应,也是促使此种文化遗产通过服务于经济社会而得以传承的努力探索。下一步的研究应将土司文化遗产放置于"保护—开发"的互动框架中进行。
张旭田敏
关键词:土司制度文化遗产保护
思州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江口县省溪、提溪司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省溪、提溪土司始自元初思州宣慰司下设的两个长官司,至明王朝在永乐十一年(1413)对思州田氏土司实行改土归流后在铜仁府下仍设其司。从元朝始设土司到清光绪年间废除止,省溪、提溪土司约有600年历史,其治所范围分别在今贵州省江口县北、西。土司的设置与沿袭,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土司文化遗产,也为今天的经济开发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历史资料。在分析思州省溪、提溪土司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开发的措施。
张旭
关键词:文化遗产
畲族传统文化的旅游人类学研究
2014年
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散居在我国东南山区,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构建了畲族的传统文化。在旅游业,特别是民族旅游被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下作为发展战略以来,畲族传统文化经历了消失、重视、再现的变迁过程。文章梳理了畲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旅游开发实践过程中畲族传统文化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如何复兴与发展畲族传统文化提出了一些想法。
张旭
关键词:旅游开发畲族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