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孝群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油气
  • 2篇油气成藏
  • 2篇四川盆地
  • 2篇盆地
  • 2篇成藏
  • 1篇断层
  • 1篇油气成藏模式
  • 1篇碎屑
  • 1篇碎屑岩
  • 1篇期次
  • 1篇陆相
  • 1篇陆相碎屑岩
  • 1篇滑脱
  • 1篇滑脱构造
  • 1篇构造样式
  • 1篇变形样式
  • 1篇层系
  • 1篇成藏模式
  • 1篇成藏期
  • 1篇成藏期次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化胜利...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3篇万桂梅
  • 3篇金文正
  • 3篇杨孝群
  • 2篇崔泽宏
  • 2篇白万奎

传媒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断块油气田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关键构造变革期与陆相油气成藏期次被引量:14
2012年
四川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其关键构造变革期为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通过对盆地内多个陆相碎屑岩油气藏的成藏时间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四川盆地碎屑岩油气藏总体上经历了3期成藏过程,即印支晚幕、燕山中—晚幕和喜马拉雅早幕,这与四川盆地整体经历的构造演化关键构造变革期一致。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北部气田的主要成藏时间早于南部,主要原因为川西地区构造活动的差异性;自西向东成藏时间具有逐渐变早的趋势,主要原因为四川盆地及其周边造山带构造活动的差异性,川西前陆盆地紧邻龙门山冲断带,从龙门山往盆地中部形变依次变弱。
金文正万桂梅崔泽宏王俊鹏杨孝群白万奎
关键词:油气成藏成藏期次四川盆地
龙门山冲断带滑脱构造变形样式被引量:7
2011年
龙门山冲断带发育多套滑脱带,如寒武系、志留系、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剖面精细解释,认为在具有滑脱层的构造变形中,滑脱层本身发生强烈的挤压揉皱,使得上下地层发生显著不同的构造变形,深部的构造变形在纵向上形成两个构造体系,其中上部构造变形体系具有强烈的构造变形,形成大量的逆冲断裂带、背冲断块等构造变形样式,而下部构造变形体系则经历较弱的构造变形,地层保存完好,形成分层差异构造变形,地表可以见到特征明显的坡坪式断层、节理发育的断开与连续、逆冲断层的尖灭消失、构造虚脱和弯流褶皱、强烈的褶皱或者揉皱等。
金文正万桂梅王俊鹏杨孝群白万奎
四川盆地陆相碎屑岩层系油气成藏模式被引量:7
2012年
四川盆地构造变形样式复杂,并且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陆相碎屑岩层系油气成藏条件复杂。通过对四川盆地基本构造样式分析、碎屑岩层系油气圈闭类型及典型油气成藏模式综合分析后认为,四川盆地整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构造变形区,由西至东可以划分为川西—川西北前陆盆地区、川中隆起区、川东—川东南隔挡式褶皱变形区,不同构造变形区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模式,分别为"近源下生上储裂缝型成藏模式"、"远源不整合输导型岩性成藏模式"、"近源断裂疏导型背斜成藏模式",并认为基底古隆起、分带差异构造变形、分层差异构造变形是该种成藏模式的主要成因,对后期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金文正万桂梅崔泽宏王俊鹏杨孝群
关键词:构造样式成藏模式四川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