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彩萍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地理变迁
  • 1篇信息化
  • 1篇人口老龄化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现代化
  • 1篇县域
  • 1篇协调发展
  • 1篇就业
  • 1篇就业结构
  • 1篇空间格局演化
  • 1篇空间结构
  • 1篇空间误差模型
  • 1篇老龄化
  • 1篇江苏省县域
  • 1篇工业化
  • 1篇城市
  • 1篇城市空间结构
  • 1篇城镇化

机构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汤茂林
  • 3篇杨彩萍

传媒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江苏省县域老龄化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以江苏省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年、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出老龄化系数(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征老龄化的情况,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法,研究江苏省老龄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并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解释.结果表明:在总体空间格局上,江苏省县域老龄化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即老龄化系数相似的地区呈集聚分布,2000年-2010年空间集聚性有所减弱,空间异质性增强,但是集聚的空间格局并没发生太大的改变;冷热点发生了一定的迁移,2010年在苏南地区出现了冷点区域分支,这与经济热点的迁移有关;集聚格局由"南高北低"向"中间高两边低"转变;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人口社会基本发展因素以及出生率与老龄化呈现负相关,死亡率、受教育程度以及医疗卫生水平对老龄化起正向的积极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对老龄化的影响在两次人口普查中有所差异.
杨彩萍汤茂林王爽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空间误差模型
江苏省“四化”协调发展及空间格局演化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以江苏省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03-2012年10年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各指标数据,建立耦合度模型,研究江苏省"四化"的协调发展状况,并利用经典回归分析模型对"四化"协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1)江苏省信息化指数在不断地增长,整体趋势按照苏南、苏中、苏北呈现阶梯式地下降;工业化水平整体上较其他三化增长缓慢,苏北地区工业化指数变化最大,虽然在研究前期苏北地区的工业化程度较低,甚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增长速度很快;城镇化水平总体上较其他"三化"起点较高,发展速度快,发展程度也较高,从三大区域的发展水平来看,这10年间增长速度均很快,在发展前期苏中的城镇化遥遥领先,但是在发展后期,其速度有所减慢,城镇化的程度低于苏南地区。(2)从耦合度来看,在这10年间各地级市的耦合协调度均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且苏南地区的耦合性是比较稳定的,苏北和苏中均经历了磨合阶段向耦合阶段的跳跃,但是从协调发展度来看,这10年间江苏省各地级市的协调发展度还处于低水平状态。(3)就空间角度而言,协调发展度逐渐由2003年的"南高北低"的格局向2012年的"中间低四周高"的格局转变,在这10年,协调发展度逐渐由南向北由内陆向沿海转移。(4)各个系统对综合发展度的作用方向均为正,即起着促进作用,但是作用的强度在不同的年份有所差异,总的来说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驱动作用在不断下降,而信息化的驱动作用在不断提升,城镇化对协调发展度的作用很低。
杨彩萍汤茂林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
江苏省就业结构空间格局演化
研究以江苏省县域为单元,选取了江苏省2004、2008、2013年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中各行业的人口数据,运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法同时引入就业空间分布变动指数研究江苏省整体就业以及各个经济部门就业的空间分布变动,并初步探讨与城市...
杨彩萍汤茂林
关键词:就业结构地理变迁城市空间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