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梅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独角莲块茎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成分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不同工艺独角莲块茎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独角莲块茎粉为原料,用热回流提取、超声提取、负压空化提取3种不同工艺,通过2,2-二苯基-1-苦味基肼自由基清除(DPPH)实验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了3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也比较了3种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和总多酚。结果 DPPH实验和ABTS实验均表明热回流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好,并且总黄酮和总多酚含有量也最高。结论 独角莲块茎提取物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新型天然抗氧化物质来源。
- 宋瑱李庆勇王春成高文轻姜春菲桑梅
- 关键词:独角莲抗氧化DPPHABTS总黄酮总多酚
- 辅酶Q10微细颗粒的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与表征
- 2013年
- 为了提高辅酶Q10的亲水性,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辅酶Q10微粒。考察药物质量浓度、体系温度、搅拌速率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辅酶Q10微粒平均粒径的影响,优化辅酶Q10微粒制备的工艺条件。实验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方法对辅酶Q10原药及辅酶Q10微粒的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工艺条件,可以控制微粒的粒径尺寸。优化获得的工艺条件为:药物质量浓度50mg/mL、溶剂与反溶剂体积比1:6、体系温度4℃、搅拌速率4000r/min、搅拌时间10min。按此工艺,可以制备得到平均粒径为1.84μm的微细颗粒。表征结果显示,辅酶Q10微粒的化学结构与原药相比未发生变化,但熔点及分解温度均降低,晶体衍射峰强度减弱。
- 桑梅隋小宇宋瑱赵修华祖元刚
- 关键词:辅酶Q10重结晶微粒
- 叶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负载卡铂和紫杉醇肿瘤靶向纳米粒制备、表征及体外释放性能评价被引量:2
- 2013年
- 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Taxol)是一种在红豆杉科(Taxaceae L.)红豆杉属(Taxus L.)生长缓慢的常绿乔木中分离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卡铂和紫杉醇均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率很高的抗肿瘤药物,并在临床上经常配伍使用治疗不同的癌症。本研究以叶酸偶联的牛血清白蛋白作为药物载体,采用去溶剂技术制备了叶酸靶向卡铂—紫杉醇的白蛋白纳米粒,并研究了靶向制剂体外释放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卡铂—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99.4 nm,Zeta电位为-30.90 mV。卡铂包封率为91.4%;紫杉醇包封率为56.1%,药物总载药量为21%。其冻干粉复溶12 h后各项数据未发生较大变化,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叶酸—卡铂—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与卡铂和紫杉醇原粉比较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体外释药时间可达120 h。
- 单常祖元刚赵修华桑梅
- 关键词:卡铂紫杉醇牛血清白蛋白靶向
- 反溶剂法制备叶黄素酯纳米粒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优化叶黄素酯(LE)纳米粒(NPs)的制备工艺,并对其水溶性的改善程度进行测试。方法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去离子水为反溶剂,泊洛沙姆188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反溶剂法制备LE-NPs,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法优化LE-NPs制备工艺。并综合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分析方法对获得的LE-NPs理化性质进行表征;采用气相色谱(GC)进行溶剂残留测定;并进行了体外溶出对比实验。结果 LE-NPs的最优制备条件为沉积时间10 min,叶黄素酯质量浓度50 mg/mL,溶剂反溶剂体积比为1∶7,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0.5%,搅拌速率950 r/min,沉积温度25℃;所得LE-NPs为球形,平均粒径为164 nm,其中四氢呋喃残留量为344.3μg/g,低于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要求的最低标准(0.780 mg/g);在人工胃液环境中LE-NPs的饱和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分别是原药的2.91倍和9.65倍。结论反溶剂法制备的LE-NPs具有较好水溶性,在口服制剂中具有潜在的用途。
- 冯子奇刘佳莹桑梅祖元刚赵修华邓怡平刘艳杰
- 关键词:叶黄素酯纳米粒粒径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