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旭文
- 作品数:17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没食子乳膏的成型工艺研究
- 2011年
- 目的研究没食子乳膏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外观性状、耐热稳定性实验、耐寒稳定性实验、离心实验为指标筛选乳膏基质。结果最佳处方为十八醇20 g、十六醇5 g、液体石蜡10 g、甘油17 g、丙二醇12 g、平平加O 6 g、药液一定量并加水至200 g。结论采用筛选出的最佳处方制备的乳膏,外观均匀细腻、易涂抹,稳定性好,效果满意。
- 毛旭文聂继红季志红
- 关键词:没食子乳膏
- 16S 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蒜提取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蒜氨酸、大蒜辣素、大蒜粉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SPF级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蒜氨酸组、大蒜辣素组和大蒜粉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小鼠灌服蒸馏水30 d,蒜氨酸组、大蒜辣素组、大蒜粉组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受试物溶液30 d,采用16S 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实验前后小鼠粪便样本中乳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水平变化。结果给药30 d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前后自身对比,蒜氨酸组、大蒜辣素组、大蒜粉组小鼠的肠杆菌、肠球菌水平无明显变化,乳杆菌、双歧杆菌水平显著增加,产气荚膜梭菌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蒜氨酸、大蒜辣素、大蒜粉对肠道菌群具有有益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有益于肠道菌群的食品。
- 毛旭文李新霞李新霞白杰宋百灵白杰肖文俊李琳琳
- 关键词:蒜氨酸大蒜辣素肠道菌群
- 大蒜提取物促进消化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大蒜提取物促进动物消化的作用。方法 依据保健食品促进消化功能评价方法设计大鼠、小鼠实验,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蒜氨酸组、大蒜辣素组和大蒜粉组。模型组和受试物组小鼠用盐酸洛哌丁胺诱导消化不良模型,灌胃不同质量浓度的受试物30 d后,各组小鼠进行小肠运动实验,测定墨汁推进率、小鼠血清中肠神经递质乙酰胆碱、P物质、一氧化氮和血管活性肽含量。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蒜氨酸组、大蒜辣素组和大蒜粉组,灌胃不同质量浓度的受试物30 d后,测定大鼠的体质量、体质量增质量、摄食量、食物利用率、1 h胃液量、胃蛋白酶活性、排出量、胃泌素、胃动力素和促胆囊收缩素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低、中、高剂量蒜氨酸及大蒜辣素以及大蒜粉组小肠墨汁推进率明显增高(P<0.01);低、中、高剂量蒜氨酸及大蒜辣素、大蒜粉组一氧化氮均显著下降(P<0.05);中、高剂量蒜氨酸及大蒜辣素组血管活性肽均显著下降(P<0.01);高剂量蒜氨酸、大蒜辣素组P物质均明显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蒜氨酸及大蒜辣素组乙酰胆碱明显升高(P<0.05),中、高剂量大蒜粉组乙酰胆碱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每周各组大鼠体质量、总增质量、总摄食量和总食物利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蒜氨酸、大蒜辣素和大蒜粉组大鼠每小时排出的胃液量、胃蛋白酶活性、胃蛋白酶排出量、胃泌素、胃动力素和促胆囊收缩素显著增高(P<0.05)。结论 蒜氨酸、大蒜辣素和大蒜粉具有促进动物消化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 毛旭文李琳琳李琳琳刘睿婷王莉飞李帅李新霞
- 关键词:大蒜蒜氨酸
- 没食子提取液的澄清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考察及筛选没食子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方法采用自然沉降、离心、醇沉、ZTC1+1Ⅲ型4种方法澄清没食子水提液,以提取液中鞣质保留率、没食子酸保留率、干膏得率为指标,对澄清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最佳澄清工艺为自然沉降。结论优选得到的最佳澄清工艺稳定、合理。
- 毛旭文马萍萍聂继红季志红
- 关键词:没食子酸鞣质
- 钩藤碱治疗炎症性肠炎可行性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内、外实验,探究钩藤碱治疗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可行性及机制。方法运用数据库获取钩藤碱-IBD交集靶点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筛选关键靶蛋白的结合情况。体内实验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IBD模型,钩藤碱干预7 d,观察各组小鼠体征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ELISA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髓过氧化物酶(MPO)等炎症因子水平;检测各组小鼠肠道通透性。体外实验构建DSS诱导Caco2细胞炎症模型,明确钩藤碱对关键靶点的调控作用。结果共筛选到70个钩藤碱-IBD交集靶点,富集分析发现其与炎症反应过程、PI3K-Akt、Hippo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钩藤碱与JAK2和JAK1结合最稳定。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钩藤碱组体重、结肠长度及重量明显升高(P<0.05);DAI评分、结肠组织中IL-1β、MPO等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肠通透性明显降低(P<0.01)。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钩藤碱组明显促进Caco2细胞增殖(P<0.05);同时显著降低细胞的TNF-α、IL-6及NO水平(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钩藤碱可以降低关键蛋白JAK2和JAK1的表达(P<0.05)。结论钩藤碱可能通过抑制JAK2和JAK1蛋白表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治疗IBD的作用。
- 刘宇程路峰武洋李梦佳阿米尔·泽布古丽若依·帕尔哈提陈佳琪毛旭文
- 关键词:钩藤碱炎症性肠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酪氨酸蛋白激酶
- 基于药理学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体系的探索被引量:2
- 2021年
- 教学实践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目前研究生教学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新的教学实践模式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本文针对研究生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从学科课程学习、教学准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参与及教学管理参与五个环节实施改革方案,并评价改革实施效果。通过研究生教学实践改革,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高。新的教学实践模式为我国高校研究生教学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 毛旭文张晓倩阿尔祖亚·多力空周文婷
-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实践
- 大蒜提取物促进排便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研究大蒜提取物蒜氨酸、大蒜辣素、大蒜粉促进排便的作用。方法 采用洛哌丁胺建立小鼠便秘模型,将22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大组,分别进行小肠运动实验和排便实验,每组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蒜氨酸组(低、中、高剂量)、大蒜辣素组(低、中、高剂量)、大蒜粉组(低、中、高剂量),每组10只。观察蒜氨酸、大蒜辣素、大蒜粉干预15 d后对便秘模型小鼠的摄食量、小肠推进率、首粒黑便时间、6 h内排便粒数及重量、粪便性状、粪便含水量、结肠含水量、胃泌素、胃动力素、促胆囊收缩素含量、肠神经递质乙酰胆碱、P物质、一氧化氮和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蒜氨酸(低、中、高剂量)组、大蒜辣素(低、中、高剂量)组以及大蒜粉(低、中、高剂量)组小肠墨汁推进率明显增高(P<0.05)、首便时间明显缩短(P<0.01)、6 h排便粒数明显增加(P<0.01)、6 h粪重明显增加(P<0.01),粪便含水量明显增加(P<0.01)、粪便性状改善;小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浓度下降(P<0.01)、乙酰胆碱(Ach)浓升高(P<0.01);胃泌素(GAS)、胃动力素(MTL)和促胆囊收缩素(CCK)显著增高(P<0.01);蒜氨酸组(中、高剂量)和大蒜辣素组(中、高剂量)血管活性肽(VIP)浓度明显下降(P<0.01);蒜氨酸组(高剂量)和大蒜辣素组(高剂量)小鼠血清中P物质(SP)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蒜氨酸、大蒜辣素、大蒜粉通过调节肠神经递质与激素分泌促进排便,具有良好的通便功能。
- 毛旭文史荣梅肖文浚张春子杜娟李新霞
- 关键词:大蒜蒜氨酸大蒜辣素便秘
- 雨课堂在《药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
- 2021年
- 以《药理学》课程为例,利用雨课堂开展阶段性测试,探讨其在形成性评价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 在新疆医科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药学专业2个班级的《药理学》课程中,利用雨课堂开展形成性评价的阶段性测试,进一步通过成绩统计和调查问卷,分析其在本课程教学中的实际效果,进行有效性评价。结果 通过统计学分析,表明与上一届学生成绩相比较,学生成绩均明显提高。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于雨课堂开展阶段性测试的形式接受度和配合度较高,有利于在教学中继续开展。结论 雨课堂是当前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通过雨课堂开展阶段性测试,有利于学生分阶段加强和巩固药理学基础,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亦有较大的帮助。
- 周文婷阿尔祖亚·多力空张晓倩毛旭文
- 关键词:问卷调查
- 多学科集体备课在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意义被引量:9
- 2019年
- 分析了多学科集体备课在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意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多学科集体备课摒弃了传统单学科集体备课的不足,针对同一种疾病的不同方面展开讨论,学科之间取长补短,强化药理学与各学科的联系与衔接。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突出药理学的教学重点,减少课程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多学科集体备课从不同学科的特点、不同教师的授课形式中总结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师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效率。多学科集体备课使教师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
- 毛旭文周文婷王烨李琳琳
- 关键词:集体备课药理学教学质量
- 线上线下教学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提升药理学教学水平
- 2023年
- 近几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成为各大高校日常教学的常态,青年教师如何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水平成为一大问题。作者作为一名青年药理学教师,分析了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2020年教育部号召各大院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成为各大高校日常教学的常态。药理学是链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及临床医学与药学专业之间的桥梁学科。药理学不仅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及作用机制,还要探索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代谢,并为临床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新的方法和线索。药理学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未来就业都十分重要。但是这门课程涉及众多基础学科、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 并随着我国各大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规模和层次日益增长,使得药理学教学任务愈发繁重,而青年教师毋庸置疑作为主力军,承担这其中大多数的教学任务。青年教师在做好教学的同时,如何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水平成为我们青年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作者作为一名青年药理学教师,对此提出一些论点,具体如下。
- 阿尔祖亚·多力空张晓倩周文婷毛旭文阿迪拉·迪里夏提
-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