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倩文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同工酶
  • 2篇细小病毒
  • 2篇鹅细小病毒
  • 2篇病毒
  • 2篇雏鹅
  • 1篇代谢网络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网络
  • 1篇细小病毒感染
  • 1篇活性
  • 1篇鹅细小病毒感...
  • 1篇分离纯化
  • 1篇保护酶
  • 1篇SDS-PA...
  • 1篇纯化

机构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朱新产
  • 3篇王倩文
  • 1篇于群
  • 1篇杨丽金
  • 1篇李洪强

传媒

  • 2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GPV感染扰动雏鹅系统互作网络的研究
2016年
为了解GPV(Goose parvovirus)侵染的病理学致病机理,探究GPV感染扰动雏鹅动态代谢网络平衡系统,对GPV感染雏鹅血液中的蛋白质、代谢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结构和功能等进行生化分析。结果显示,GPV感染雏鹅的血液中,蛋白酶、Est、POD、SOD、ALP、ADH、Amy、CAT、GPT、LDH活性分别提高约41%/63%,30%/53%,50%/14%,36%/73%,156%/142%,1005%/22%,36%/26%,13%/51%,60%/244%,289%/139%;Ig G、IgM含量分别降低约50%,40%;蛋白质含量增长约50%,GPV感染雏鹅的血浆Est、SOD、ADH、Amy同工酶分别新增2,2,1,3条酶谱带,Est同工酶消减2条慢区谱带;血细胞Est、POD、SOD、Amy同工酶分别新增1,2,1,2条酶谱带;血液中CAT、LDH、GPT、ALP同工酶分别出现7,1,3,3条酶带变异,血细胞CAT、ADH同工酶分别缺少快区和慢、快区酶带,ALP同工酶在血浆与血细胞方面分别缺少慢区和快区酶带。同时显示重链59 kDa蛋白带是CK组IgM/G的共同特征,感染组Ig G还缺失258,36 kDa蛋白带;血浆与血细胞分别新增加131,86,43,33 kDa和144,104,58,53 kDa蛋白。血浆消减1条慢区酶蛋白,血细胞增加2条慢区酶蛋白。提示GPV感染应激与寄主蛋白质、蛋白酶及同工酶基因表达的协同作用,通过独特的扰动宿主动态平衡代谢网络直接或间接调控细胞易感性能。
朱新产王倩文朱峰伟杨丽金
关键词:雏鹅鹅细小病毒同工酶代谢网络
鹅细小病毒感染雏鹅血液的蛋白/酶活性及同工酶变异性研究
2016年
为了解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侵染的病理学致病机理,探究蛋白/酶的分子变异特征,本研究对GPV感染雏鹅血液中的蛋白质、保护酶、蛋白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结构和功能等进行了生化—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显示,GPV感染雏鹅的血液中(血浆和血细胞)蛋白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酯酶(Est)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46和1.63、1.51和1.49、1.50和1.14、1.36和1.73、1.30和1.53倍。GPV感染雏鹅的血浆中,SOD同工酶增加了2条谱带(134和239);Est同工酶增加2条快区主带,减少了2条慢区谱带;酶蛋白减少1条慢区谱带(304);蛋白质新增加4条主带(131、86、43、33ku)。而血细胞新出现2条POD同工酶谱带(93和203),分别增加了1条(160)中区SOD同工酶谱带、1个快区Est同工酶谱带、2个慢区酶蛋白谱(223和330)和4个蛋白主带(144、104、58、53ku)。提示GPV感染应激与寄主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保护酶、蛋白酶及同工酶相互网络协作会引起酶的谱型、活性等生化特征变异,直接或间接调控代谢途径与病理生化性能,增强机体对入侵GPV的防御应激性能。因此,蛋白质、保护酶、蛋白酶及同工酶是GPV感染的应激靶标,可作为雏鹅易感GPV致病机制研究的有效标记。
朱新产王倩文朱峰伟李洪强
关键词:雏鹅鹅细小病毒同工酶
苦瓜几丁质酶的分离及生物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探究苦瓜几丁质酶在生物防治和植物抗真菌病害中的潜势作用,以青皮苦瓜为试验材料,采用0~60%(NH4)2SO4分级分离苦瓜蛋白质,通过几丁质亲和柱层析色谱工作站,分步聚集纯化出几丁质酶。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单一条蛋白带;经生化分析鉴定,苦瓜几丁质酶的分子量为35.4 k Da,等电点p I=6.2;酶活力为24 U,比活力为32 U/mg。理化性检测表明,苦瓜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和p H值分别为50℃、6.0;氧化剂、还原剂和金属离子影响酶活力;其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有上升的趋势。抑菌试验显示,苦瓜几丁质酶对霉菌有一定的抑制效力,对植物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提示偏酸性几丁质酶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及抗氧化能力,利用区隔性分级提纯苦瓜几丁质酶,将能开发出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抗真菌病虫害药物。
朱新产王倩文于群
关键词:分离纯化SDS-PAGE抑菌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