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华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棕榈酸酯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被引量:1
- 2013年
- 饱和游离脂肪酸棕榈酸酯(palmitate,PA)可诱导包括胰岛β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凋亡,本文旨在观察PA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采用的hUC-MSCs经细胞表面标志分子抗体标记,通过流式细胞检测鉴定。hUC-MSCs在PA干预后通过Annexin V-FITC和7-AAD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PA处理后的细胞用于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检测。半定量PCR观察XBP1 mRNA剪切体,荧光定量PCR检测BiP、GRP94、ATF4和CHOP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iP和CHOP基因表达。结果显示,培养的hUC-MSCs表达符合MSCs的表面标志分子,PA暴露诱导hUC-MSCs凋亡率显著升高,内质网应激标志基因XBP1 mRNA剪切体增多,BiP、GRP94、ATF4和CHOP基因表达升高。研究结果提示,PA具有诱导hUC-MSCs细胞凋亡的作用,内质网应激可能是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
- 路君董会月林灵婧王庆华黄梁浒谭建明
- 关键词:棕榈酸酯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
- 巴利昔单抗在术前高sCD30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研究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巴利昔单抗联合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方案在降低术前高可溶性CD30(sCD30)肾移植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120例术前sCD30水平>150 U/ml的肾移植受者入组,按2:1的比例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患者术前2h及术后4d分别静脉接受巴利昔单抗20 mg行免疫诱导治疗;对照组(40例):术前不接受生物制剂诱导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基础免疫抑制剂方案均为他克莫司(Tac)+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Pred).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后1年常规随访,记录患者肾功能状况和重要的临床不良事件,包括AR、肺部感染和移植肾失功等.结果 肾移植术后AR发生率:治疗组为17.5%(14/80),对照组为37.5% (1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术后移植肾1年存活率:治疗组为91.3% (73/80),对照组为85.0% (34/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肾移植受者对巴利昔单抗诱导治疗的耐受性较好,并未出现明显诱导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 巴利昔单抗联合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前高sCD30肾移植受者术后AR的发生率.
- 赵兴旺王栋吴卫真杨顺良王庆华谭建明
- 关键词:肾移植巴利昔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