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化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不同化疗药物对乳癌术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为化疗引起的继发性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骨痛和病理性骨折)的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年龄在50岁以下接受化疗的乳癌术后患者120例,按不同的化疗方案T(艾素),ET(表阿霉素、艾素),ECT(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艾素)分为3组,每组30例。另外30例未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腰椎及股骨近端行骨密度(BMD)测定,同时使用全自动生化仪器测定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尿钙(Ca),放免法测定骨钙素(BGP)等生化指标。结果:4组乳腺癌患者的腰椎、股骨BMD值、ALP、BGP、尿Ca等生化指标治疗前各项检测指标经方差分析显示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化疗后3组病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腰椎BMD、股骨BMD指标均显著下降(均P<0.05),且3化疗组下降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3化疗组间生化指标比较,除T组与ET组ALP指标无明显变化外(P>0.1),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1)。结论: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骨质代谢存在明显不良影响,表现为骨吸收增高,骨质丢失增多,术后联合应用化疗药物与单一用药比较可明显加重乳癌患者的骨质丢失程度,提示乳癌术后患者接受化疗会使继发性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骨痛和病理性骨折)的风险因素增高,应给予早期干预。
- 白永利左书耀王林马超
- 关键词:化疗乳腺癌骨密度碱性磷酸酶骨钙素
- ^(99m)Tc-甲氧异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异腈(MIBI)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2例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随访患者,以甲状腺球蛋白增高阈值>10ng/ml为标准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7),常规行131I全身扫描(WBS),同时以^(99m)Tc-MIBI作为显像剂行核素肿瘤显像。以核素显像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放射性(T/NT)比值,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99m)Tc-MIBI显像及131I全身显像在诊断甲状腺癌转移灶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上的差异。结果:实验组,^(99m)Tc-MIBI显像和131I全身显像T/NT比值分别为3.24±0.43和5.35±0.32,有明显差异;对照组T/NT比值分别为1.31±0.18和1.26±0.25,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24.52%、64.28%、32.83%和92.45%、57.14%、85.07%。结论:^(99m)Tc-MIBI显像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灵敏性及准确性均低于131I全身显像,特异性无明显差异,但99mTc-MIBI显像可作为131I全身显像阴性分化型甲状腺癌随访方法的有益补充。
- 白永利王林董莉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 ^(99m)Tc-depreotide受体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99mTc-depreotide受体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7例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随访患者,以甲状腺球蛋白增高阈值>10ng/ml为标准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5),常规行131I全身扫描(WBS),同时以99mTc-depreotide作为显像剂行肿瘤生长抑素受体显像。以核素显像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肿瘤/非肿瘤(T/NT)比值,进行定量分析。比较99mTc-depreotide受体显像及131I全身显像在诊断甲状腺癌转移灶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99mTc-depreotide肿瘤受体显像和131I全身显像T/NT比值分别为4.45±0.44和2.14±0.51;对照组T/NT比值分别为1.13±0.21和1.42±0.16。两种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45%、50.00%、87.04%和81.82%、80.00%、81.48%。结论:99mTc-depreotide肿瘤受体显像可提高诊断分化型甲癌转移灶灵敏性,但特异性低于131I全身显像,99mTc-depreotide肿瘤受体显像可作为Tg、131I全身显像等分化型甲癌随访常规方法的有效补充。
- 白永利迟达超阎立昆王林董丽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
- ^99mTc-MIBI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评价^(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疑似PHPT患者^(99m)Tc-MIBI显像、血清PTH测定及B超检查结果,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对^(99m)Tc-MIBI双时相显像、血清PTH测定及B超检查三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术后病理证实,57例患者^(99m)Tc-MIBI显像与血清PTH测定两种诊断方法比较,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49%(80.85%)、50.00%(80.00%)、84.42%(80.70%);^(99m)Tc-MIBI显像与B超检查两种诊断方法比较,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49%(76.60%)、50.00%(70.00%)、84.21%(75.44%)。结论:^(99m)Tc-MIBI显像对PHPT定位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都高于血清PTH测定及B超检查结果,但特异性较低。^(99m)Tc-MIBI显像联合血清PTH测定及B超可以提高PHPT的诊断准确性,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白永利王林董莉
-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 唑来膦酸钠联合^(89)SrCl_2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评估^(89)SrCl_2联合唑来膦酸钠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32例应用^(89)SrCl_2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另外两组设为对照组,分别单纯给以^(89)SrCl_2或唑来膦酸钠治疗。随访观察6个月,根据治疗后疼痛缓解和全身骨扫描结果判断疗效。结果:实验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7.50%(28/32),对照组分别为77.42%(24/31)、75.00%(24/32)。实验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骨转移病灶好转或消退总有效率为34.38%(11/32),对照组分别为32.26%(10/31)、31.25%(10/32),实验组和对照组病灶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观察唑来膦酸钠的给药时间,一周内和一月后给药骨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64.71%(11/17),66.67%(10/15),疼痛改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89)SrCl_2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恶性骨转移癌缓解骨痛优于单独给药。^(89)SrCl_2和唑来膦酸钠联合给药不存在拮抗和竞争,可以同时联合使用。
- 白永利王林董莉
- 关键词:唑来膦酸钠恶性肿瘤骨转移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