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莉钧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凋亡
  • 1篇造血
  • 1篇造血干
  • 1篇造血干细胞
  • 1篇造血干细胞移...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物
  • 1篇鼠肝
  • 1篇微核
  • 1篇细胞凋亡
  • 1篇细胞集落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肝
  • 1篇小鼠肝脏
  • 1篇粒细胞
  • 1篇粒细胞-巨噬...
  • 1篇巨噬细胞
  • 1篇巨噬细胞集落...
  • 1篇集落

机构

  • 2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市中心血...

作者

  • 2篇胡莉钧
  • 1篇杨占山
  • 1篇杨淑琴
  • 1篇徐军
  • 1篇王天昶
  • 1篇杨晶
  • 1篇杨斌俊
  • 1篇王彬

传媒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子急性损伤对GM-CSF转基因小鼠肝脏和肺中VEGF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转基因小鼠经中子照后肺脏和肝脏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 BALB/C小鼠进行全身中子照射,吸收剂量为0.6Gy,分为未转基因组和转基因组,转基因组于照射前24 h进行hGM-CSF活体基因电转染。两组小鼠照射后1、14和28 d分批活杀,应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的蛋白表达及用Western blot研究VEGF在肺脏和肝脏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转基因组小鼠在照后14~28 d,肺脏及肝脏病理损伤较轻,VEGF蛋白表达水平较未转基因组增高。结论 GM-CSF基因活体转染对小鼠中子急性损伤极期和恢复期血管生成和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王彬杨占山王天昶李娜胡莉钧杨斌俊
关键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肺脏肝脏
造血干细胞移植辐射预处理生物标志物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小鼠受^60C0γ射线照射后血液和免疫系统的早期生物参数变化,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受者放疗预处理寻找灵敏可靠的生物剂量标志物。方法采用纯品系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照射组。应用^60C0γ射线全身照射,吸收剂量分别为0、2、4和6Gy。照射后24h,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百分率应用血常规计数测定;外周血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inn—PCE)应用Giemsa染色镜下计数观察;骨髓细胞、脾脏和胸腺早期凋亡率应用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照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百分率随辐射剂量增加而显著降低(P〈0.01),其回归方程分别为E=0.1750D^2-1.7440D+5.2020和E=84.9390-3.4255D;外周血和骨髓mn.PCE随辐射剂量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骨髓mn—PCE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E=3.9725D+2.9700;骨髓细胞、脾脏和胸腺早期凋亡率随辐射剂量增加而显著增高(P〈0.01),呈线性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E=3.42D+8.36,E=3.0645D+3.1840和E=2.5620D+2.5090。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辐射剂量呈线性相关,其回归方程可作为放射预处理剂量评估灵敏可靠的早期生物剂量标志物;骨髓细胞、脾脏和胸腺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与辐射剂量呈线性正相关,其回归方程可用于HCST受者放射预处理免疫系统抑制程度的判定指标。
杨晶胡莉钧徐军杨淑琴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凋亡微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