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峰
- 作品数:8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探究
- 2020年
- 目的探究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试验组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试验组NIHSS评分为(4.50±0.73),对照组NIHSS评分为(6.82±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95,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患者恢复较快,值得推广。
- 董超峰
- 关键词: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性脑出血
- 超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超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超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应用GOS评分指标评判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术后1d复查头颅CT,血肿完全清除49例,血肿大部分清除(血肿残留<30%)16例,20例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存活6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优,ADL 1~2级(家庭生活独立)42例(68.85%),良,ADL 3级(生活部分自理)11例(18.03%),中,ADL 4级(清醒卧床)7例(11.48%);差,植物状态生存1例(1.64%),优良率86.88%,病死率3.08%。结论超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止血确切,血肿清除理想,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 袁军辉石东付吕岩松董超峰张少伟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高血压小脑出血预后
-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加内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经验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加内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3—02~2017—03大面积脑梗死手术患者119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加内减压术治疗的患者62例为研究组,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57例为对照组,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预后及手术经验。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脑梗死面积及G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研究组患者脑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57例,存活43例,死亡14例。存活患者随访6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l例,中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13例,植物生存19例。研究组患者62例,存活53例,死亡9例,存活患者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恢复良好4例,中度残疾16例,重度残疾23例,植物生存10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致死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加内减压术能明显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尽早手术内外充分减压,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 袁军辉石东付吕岩松董超峰张少伟崔波
- 关键词:内减压术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前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已经成为公认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方法[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8年1月完成的64例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后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现报道如下。选择2013年7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64例,男29例,女35例,年龄25~74岁,平均58.3岁;病程10个月~14年,平均4.3年。疼痛位于左侧30例,右侧34例;疼痛位于三叉神经第1支4例,第2支9例,第3支10例,第1、2支14例,第2、3支19例,第1~3支8例。
- 张少伟郑鲁袁军辉吕岩松董超峰
- 关键词:有效率原发性
-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1例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31例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引流组),30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随访3~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个月。与开颅组相比,引流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1周GCS评分明显提高(P<0.05)、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术后残余血肿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创伤小、疗效好。
- 张少伟袁军辉吕岩松董超峰
- 关键词:基底节区穿刺引流术
- 特发性颅脑损伤后迟发性脑肿胀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特发性颅脑损伤后迟发性脑肿胀的发病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8月至2013年8个月收治的28例迟发性颅脑损伤后脑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经过6~12个月随访,依据GOS分级标准:恢复良好26例(92.9%),死亡2例,病死率7.1%。结论迟发性脑肿胀好发于对冲性额、颞叶挫裂伤伴明显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广泛薄层血肿及早期CT有轻度脑肿胀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创伤后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微循环障碍、静脉回流障碍及甘露醇作用下降等因素有关。迟发型脑肿胀发病隐匿,突然,多在病情好转后7~10 d突然加剧,死亡率较高。早期有效干预及预防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 董超峰李亮付洛安
- 关键词:脑肿胀早期干预
- 开颅手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究开颅手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试验组采用介入栓塞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蛋白酶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试验组MMP-2水平(20.06±5.48)ng/mL,对照组MMP-2水平(36.57±5.6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45,P<0.00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较开颅手术在治疗脑动脉瘤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预后,值得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董超峰
- 关键词:开颅手术脑动脉瘤
- 立体定向手术与常规保守治疗重型脑干出血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和常规保守治疗重型脑干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507—201806收治的55例重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立体定向组(n=19)和常规保守组(n=36),评估发病后1周GCS评分、3个月后改良Rankin评分,对比2组疗效。结果 立体定向引流手术治疗重型脑干出血的疗效好于常规保守治疗(P<0.05)。结论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干出血的效果较好。
- 张少伟牛光明袁军辉吕岩松董超峰
- 关键词:脑干出血高血压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