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万博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德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腺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胰腺炎
  • 2篇影像
  • 2篇腺炎
  • 2篇小肝癌
  • 2篇肝癌
  • 1篇动态增强扫描
  • 1篇断层摄影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强度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平滑肌脂...
  • 1篇药物
  • 1篇胰腺炎诊断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特点
  • 1篇用药

机构

  • 8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德州学院
  • 1篇潍坊市益都中...
  • 1篇山东省医学影...

作者

  • 8篇许万博
  • 4篇刘小金
  • 1篇解丙坤
  • 1篇王光彬
  • 1篇李洪雷
  • 1篇秦昕东
  • 1篇田萍
  • 1篇郑清水
  • 1篇乔国庆
  • 1篇郭丽君

传媒

  • 3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德州学院学报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药物资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小肝癌(SHCC)在MR平扫及动态增强的信号特点,评价其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患者总共44个SHCC病灶的T1WI、T2WI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并绘制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探讨SHCC的强化特点.结果动态增强在小肝癌的检出及定性诊断方面都明显优于MR平扫,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HCC以速升速降型强化方式为主,动态增强各期中动脉晚期显示小肝癌最为理想,较其它各期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能够真实直观的反映SHCC的供血特点,更有利于其检出及定性诊断,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强化类型的显示更为直观.
许万博刘小金
关键词:小肝癌磁共振成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从而为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支持。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风湿免疫科治疗的21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并将这期间的21例类风湿关节炎和2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结果:实验组患者体内的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61.90%)明显低于纯类风湿关节炎组(对照组1)(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933,P <0.01);实验组患者的HLA-B27抗体阳性率(57.14%)低于纯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对照组2)(9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18,P <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病情活动指标较单纯类风湿关节炎和单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高;而由于其影像学特点与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较为相像,因此早期在临床中易出现误诊。
李云张强许万博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特点
肾上皮样AML与透明细胞型肾癌的CT鉴别价值
2021年
目的分析CT检查对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与透明细胞型肾癌(ccR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肾-肿瘤界面、脂肪含量、钙化、粗大血管、平扫密度、强化方式,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EAML及52例ccRCC的CT表现,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两组病例是脂肪含量、粗大血管、平扫密度及强化方式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的肾-肿瘤界面、钙化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的脂肪含量、粗大血管、平扫密度、强化方式CT表现,有助于EAML与ccRCC的鉴别。
陶文娟刘锋孟秋凤许万博
关键词: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计算机断层摄影平扫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CT和MRI表现及鉴别分析
乔国庆解丙坤郑清水许万博邢腾龙李洪雷
医院标准化建设对某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规范作用
2018年
目的:探讨医院标准化建设对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规范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所抽取病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医院标准化建设后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使用率显著降低,预防用药品种选择、给药方法及用药时程更加合理。结论:医院标准化建设极大促进了该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
刘小金田萍许万博
关键词: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
3.0TMR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成像联合应用诊断小肝癌的影像价值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分析小肝癌(SHCC)动态增强及弥散成像(DWI)(b值为600s/mm2)的信号特点并探讨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患者总共41个SHCC病灶的T1WI、T2W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DWI的信号改变,并探讨T1WI、T2WI及动态增强(A组),T1WI、T2WI及DWI(B组)及这两种方法联合应用(C组)在SHCC的检出与定性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 SHCC以速升速降型强化方式为主(73.17%),强化峰值主要位于动脉晚期(75.61%);SHCC与周围肝组织的ADC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病灶检出方面A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病灶的定性诊断方面A组与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与弥散成像联合应用更有利于SHCC的定性诊断。
许万博王光彬刘小金郭丽君秦昕东
关键词:小肝癌磁共振成像弥散成像
影像组学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2022年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急腹症,明确其发病机理及早期正确诊断对选择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影像组学作为局灶性胰腺病变和弥漫性胰腺病变定量成像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提高对急性胰腺炎危险因素的认知,应用于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胰腺外坏死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影像组学在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做出归纳总结。
张盼许万博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计算机成像磁共振成像
CT诊断胰腺间质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18年
胃肠道间质瘤好发与胃和小肠,分别占60%和35%^([1]),发生在胃肠道外的间质瘤少见,可见于大网膜、肠系膜、腹膜后和胆囊等^([2]),胰腺间质瘤非常罕见,目前国内外文献均为个案报道,国外共报道14例,国内共报道6例,本文报道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许万博刘小金
关键词:胰腺间质瘤CT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