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军
-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三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海南省三亚市1名间日疟原虫带虫者的调查与处置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和总结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高峰一名间日疟原虫带虫者的调查与处置,为防治和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收集该带虫者发现、诊断及处置等的相关信息,查阅三亚市历年疟疾资料等。结果在处置1起本地三日疟疫情中,通过PCR(巢式)检测发现1名间日疟无症状感染者,该无症状感染者入院治疗时无畏寒、发热等不适症状,体温正常,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血涂片镜检和RDT检测均为阴性,但是PCR(巢式)检测为阳性;该无症状感染者为三亚本地居民,既往无疟疾史和输血史。近3年,未曾外出务工,也无畏寒、发热等疟疾临床表现;该无症状感染者经治疗后,多次随访血涂片镜检、RDT和PCR(巢式)检测均为阴性。后经另一个省级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通过PCR荧光探针法检测该感染者治疗前采集的血样,其结果为阴性。随访至今该感染者无复发,现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该间日疟原虫带虫者虽然一开始被诊断为本地间日疟无症状感染者,但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没有直接和明显的证据支持。此外,两次不同PCR方法的检测,其结果不一样,故不能排除第一次PCR检测结果为假阳性的可能。提示今后碰到此类情况,除考虑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和临床表现的同时,还需寻求更多准确和有力的证据。
- 林常勇王善青陈朱罗丕泽魏家佳吴德雷郑爱军
- 关键词:间日疟
- 海南省三亚市一起罕见的当地三日疟疫情分析及处置被引量:27
- 2016年
- 目的对海南三亚市一起罕见的本地传播三日疟疫情调查和处置进行描述,以明确虫种、分布特征和流行程度。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收集病例及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阐明此次疟疾疫情的三间分布特征;通过镜检、RDT和PCR确定疟原虫虫种,媒介调查明确主要传播媒介,为及时规范治疗和媒介控制提供依据;对村民进行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对村医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知识培训,及时规范治疗患者和控制媒介,对疫情进行有效的控制。结果在疟疾流行季节通过镜检和PCR共确诊三日疟6例,间日疟1例,这是历史上首次在海南三亚发现本地三日疟病例,年龄主要在40岁以下,4—9月份为疫情发病期。在疫点村、周边居民和临近村庄的上山人群范围内开展主动病例调查,发现带虫者5例,带虫率0.39%。媒介调查发现村庄主要媒介为微小按蚊。经及时应急处理和规范治疗,患者全部治愈。通过对疫点村居民房舍进行溴氰菊酯滞留喷洒等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结论海南省三亚市首次发现本地感染三日疟为主的疟疾疫情,采取治疗患者、媒介防制等综合性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
- 林常勇陈朱王善青罗丕泽吴德雷郑爱军魏家佳
- 关键词:三日疟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