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通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蛇绿岩
  • 3篇锆石
  • 3篇绿岩
  • 2篇玄武岩
  • 2篇洋中脊
  • 2篇盆地
  • 2篇LA-ICP...
  • 1篇大洋
  • 1篇地壳
  • 1篇地球动力
  • 1篇地球动力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样品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洋壳
  • 1篇洋中脊玄武岩
  • 1篇杂岩
  • 1篇软流圈
  • 1篇酸溶
  • 1篇特提斯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7篇刘通
  • 4篇刘传周
  • 2篇翟庆国
  • 2篇吴福元
  • 2篇张畅
  • 2篇王军
  • 1篇康珍
  • 1篇王建刚
  • 1篇苏犁
  • 1篇郭顺
  • 1篇李秋立
  • 1篇纪伟强
  • 1篇杨阳
  • 1篇胡培远
  • 1篇唐跃
  • 1篇郭倩

传媒

  • 4篇岩石学报
  • 2篇地质通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洋岛弧的前世今生被引量:22
2019年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板块的边界是地质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区,因而它们是当今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依据应力性质的不同,地球上板块的边界类型有扩张的洋中脊、汇聚的俯冲带和调节板块运动差异的转换断层三种。就汇聚型板块边界而言,它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洋-洋俯冲的大洋或洋内岛弧带(Intra-oceanic arc)、洋-陆俯冲的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带和陆-陆接触的大陆碰撞带三种。相对而言,大洋岛弧的研究程度最低。传统认为最典型的大洋岛弧——日本诸岛,已不再被认为是洋-洋俯冲的产物,因为已有研究显示它是从亚洲大陆裂解的碎块。根据目前的调查,现今的大洋岛弧主要集中在西太平洋地区,以太平洋与菲律宾板块间的Izu-Bonin-Mariana弧和太平洋-澳大利亚间的西南太平洋岛弧为代表。大洋岛弧研究的最重要问题是,洋洋之间如何产生了俯冲。目前多倾向于认为:大洋中的转换断层可使不同时代的大洋岩石圈相互接触,在这种情况下,较老的岩石圈由于冷却时间较长而密度相对较大,因而可下沉而俯冲到较年轻的岩石圈之下。这一模型也被誉为蛇绿岩形成的初始俯冲定律(Subduction Initial Rule,简称SIR)。但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全球还没发现有转换断层转变为俯冲带的实例。更何况,全球大洋中发育如此众多的转换断层,但为何只在西太平洋发育大洋岛弧?本文通过对资料的总结还发现,这些大洋岛弧基本都是从亚洲或者澳大利亚大陆东部边缘裂解的碎块,只是后期的弧后扩张作用使裂解的碎块发生强烈的改造,形成具有类似大洋岩石圈的特点。目前提出的洋-洋自发形成俯冲带的模型并没有理论基础,也没有实际地质事实的支持。但在加勒比海、斯科舍海和阿留申地区,大洋岛弧的出现与洋底高原诱发的俯冲带跃迁或俯冲极性反转有关。因此,板块构造理论中的
吴福元王建刚王建刚刘传周张畅刘通
关键词:弧后扩张蛇绿岩
西藏班戈县达如错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达如错地区侵入于蛇绿岩中的花岗斑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及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和Hf同位素研究。用LA-ICP-MS技术测得达如错花岗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10±1Ma,该年龄被解释为达如错花岗斑岩的形成年龄,并且锆石具有明显负的εHf(t)值(-5.5^-2.6)。全岩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达如错花岗斑岩具有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岩的特征,且A/CNK>1.1,富集Rb、Ba、Pb、Th,亏损Ta、Nb、Ti,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富集,同时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以上特征表明,花岗斑岩属于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结合前人资料认为,达如错花岗岩岩体形成于同碰撞的构造环境,是加厚的大陆地壳发生重熔的产物,其形成还可能与同时期拉萨地块底部软流圈热物质上涌有关。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在110Ma左右已经闭合,并发生了陆-陆碰撞。花岗斑岩侵入于蛇绿岩中,暗示110Ma之前该地区蛇绿岩就已经形成。
唐跃翟庆国刘通王军胡培远强巴扎西索朗赤列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缝合带LA-ICP-MS锆石U-PB测年HF同位素
地质样品无污染高效分选锆石的技术和方法进展
2023年
锆石是应用最广泛的定年矿物,无污染地从地质样品中高效分选出锆石是获得代表地质样品准确信息的前提条件。传统锆石分选方法基于锆石的高密度和无磁性,主要通过机械破碎和不同水动力条件分选,存在破碎过程易污染和分选流程效率低的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本研究通过回顾和总结前人地质样品粉碎技术和高效矿物分选的方法,将高压脉冲电动力破碎技术、高温淬火和酸溶法结合,开发了一种能够实现锆石无污染、高回收的操作流程:高压脉冲电动力破碎→(淬火)→HF+HNO 3溶解→HCl+H 3BO 3溶解。本次研究以锆石含量较低的基性样品为对象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对比,对于含有≥50μm锆石的地质样品,新方法的锆石回收率是传统方法的6倍以上;对于只含有<50μm锆石的地质样品,传统方法无法从几千克的样品中分选出锆石,而新方法可以从几十克样品中分选出几十颗锆石。拉曼光谱分析显示,酸溶数小时并不会显著影响中等结晶度锆石的结晶度,而高温淬火可以明显提高锆石的结晶度。离子探针分析表明,酸溶分选和淬火后酸溶分选的锆石,在测试精度范围内均没有明显Pb丢失。采用新分选方法,并结合离子探针U-Pb定年,本文首次报道了洛阳牡丹石和雅鲁藏布江中段玄武岩的年龄(分别为~1831Ma和~164Ma),以证明改进后的锆石分选方法实用有效。新锆石分选流程的推广将显著扩展锆石在基性岩研究中的应用空间。
郭倩刘通费晨辉郭顺李秋立
关键词:锆石U-PB年代学
新特提斯洋的打开时间和机制:雅江缝合带混杂岩的约束被引量:2
2023年
新特提斯洋的长期演化至最终闭合是地球中生代以来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但目前对该大洋的完整演化历史尚缺乏有效约束,特别是大洋的打开时间存在二叠纪和三叠纪的主要争议,大洋的打开机制是否存在地幔柱效应.本文聚焦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混杂岩,通过厘定混杂岩中的基性岩岩块的形成时代和成因,约束雅江新特提斯洋的打开时间和潜在动力机制.野外地质特征指示雅江混杂岩具有分段性,即西段(仲巴以西)和东段(桑桑-仁布)为大洋板块地层岩石组合,代表新特提斯洋俯冲在亚洲大陆南缘形成的增生杂岩;中段(仲巴-萨嘎东)普遍具有泥砂质成分,为构造混杂至亚洲大陆南缘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根据本文地球化学研究和前人资料,雅江混杂岩中的基性岩岩块普遍具有洋岛玄武岩型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包括晚二叠世-中三叠世、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三期.本文在西段仲巴混杂岩中厘定了约253Ma的洋岛型玄武岩岩块,为目前雅江缝合带报道的与新特提斯洋演化相关的最古老洋岛型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玄武岩不同于典型的大洋板块内部洋岛玄武岩,可能形成于大陆岩石圈张裂至海底扩张初期.根据板块离散-汇聚耦合体系运行原理,结合前人报道的中三叠世早期海山、硅质岩和洋中脊玄武岩型洋壳,本文提出雅江新特提斯洋的打开应主要发生于早三叠世,不晚于中三叠世早期,即约250~243Ma;大洋的打开并无地幔柱的贡献.此外,在东段白朗混杂岩中识别出一系列约160Ma的洋岛型玄武岩,与前人在仲巴混杂岩中报道的洋岛型玄武岩应属同期事件.由于这些岩石多以岩席形式顺层产出于大洋地层中,可能属于大陆裂谷玄武岩,本文提出中-晚侏罗世洋岛型玄武岩应形成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的一期大陆张裂过程,在混杂岩和喜马拉雅地层中均有响应,�
刘通刘传周刘传周冀文斌吴福元张维骐张振宇
关键词:混杂岩
软流圈地幔成分不均一性的研究进展与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软流圈通常是指位于岩石圈之下、地幔过渡带之上的地幔圈层,可以发生长期缓慢变形,从而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对流。软流圈是地球上岩浆岩的重要源区,并作为重要的参考体系广泛应用于讨论地球形成演化、壳幔相互作用、地壳生长等一系列重大地质问题。根据大洋玄武岩的研究结果,软流圈地幔被普遍认为具有相对均一的地球化学组成。然而,深海橄榄岩的元素与同位素组成却显示软流圈的成分存在强烈的不均一性。大量的研究显示软流圈中广泛残存有古老的再循环地幔,其来源既包括再循环的俯冲大洋岩石圈地幔,也包括通过不同方式进入软流圈的古老克拉通地幔。蛇绿岩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不均一性也同样存在于不同地质时期的软流圈地幔。本文通过总结洋中脊玄武岩、深海橄榄岩和蛇绿岩的相关研究,揭示软流圈地幔中不均一性的组成与来源,并讨论了它们对于软流圈在洋中脊下方熔融过程的影响。
刘传周杨阳杨阳刘通
关键词:洋中脊玄武岩蛇绿岩
大洋下地壳堆晶岩组成及其对蛇绿岩研究的启示被引量:2
2022年
大洋下地壳是大洋岩石圈和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洋中脊及俯冲带演化以及蛇绿岩成因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不同构造环境形成的大洋下地壳堆晶岩的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组成,以建立起适用于蛇绿岩中堆晶岩的构造环境判别标志。洋中脊和俯冲相关环境堆晶岩在Pearce图解上均区别于对应的熔岩成分,表明蛇绿岩中的堆晶岩无法应用Pearce图解进行构造环境判别。不同构造环境产出的堆晶岩在岩石组合、结晶顺序和地球化学上存在明显差异:(1)绝大多数洋中脊堆晶岩和弧后盆地堆晶岩较为类似,反映其来源于洋中脊玄武岩型母岩浆低压、贫水体系的分离结晶;(2)中大西洋脊DSDP 334的洋中脊堆晶岩较为类似弧前堆晶岩,是海水蚀变难熔橄榄岩重熔或混染的产物;(3)弧前堆晶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与亏损的富水、富硅的玻安质熔体的低压分离结晶过程相吻合;(4)洋岛堆晶岩的特征与相对贫水、成分富集的洋岛玄武岩高压分离结晶的特征相吻合。最后,本文总结了应用堆晶岩进行蛇绿岩构造环境判别的一系列岩石学、地球化学指标,并结合日喀则蛇绿岩中的堆晶岩体和辉长岩脉的实例论述堆晶岩在蛇绿岩研究中的应用。
张维骐刘传周刘通
关键词:洋中脊弧后盆地蛇绿岩
藏北羌塘盆地基底高级变质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俄久卖高级变质岩位于藏北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北缘的玛依岗日地区,是目前羌塘盆地基底高级变质岩石的唯一代表。该高级变质岩由正片麻岩和副片麻岩组成,本文以正片麻岩为研究重点。正片麻岩锆石CL图像显示出明显的核一幔一边结构。根据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锆石核部年龄范围为242~2490Ma,记录了岩浆岩源岩的年代信息:锆石幔部具有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年龄为207Ma±2Ma,相应的Th/u值介于0.02-0.30之间,代表正片麻岩原岩的岩浆结晶时代.该年龄与羌塘中部地区晚三叠世高压变质作用和岛弧岩浆作用在时空上相对应。锆石增生边的年龄为161~197Ma.对应的Th/u值介于0.02-0.15之间,代表片麻岩发生主变质作用的时代,可能是班公湖一怒江洋盆向北的俯冲消减作用在羌塘中部地区的响应。地球化学资料显示,正片麻岩具有类似岛弧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区域地质资料,俄久卖高级变质岩原岩的形成与区域上广泛存在的晚三叠世构造、岩浆及角度不整合事件相对应,可能指示羌塘盆地统一基底的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这对深入认识羌塘盆地基底的时代、性质及含油气盆地资源远景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
刘通翟庆国王军苏犁康珍索朗次列
关键词:高级变质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