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远
-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东海莫霍面起伏与地壳减薄特征初步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收集、整理大量由地震剖面提供的沉积层厚度资料,得到东海沉积层等厚图。对完全布格重力异常进行沉积层重力效应改正后,得到剩余重力异常,利用地震资料揭示的莫霍面深度值来约束界面反演得到东海莫霍面埋深。结果表明,东海陆架盆地莫霍面深度在25~28km之间平缓变化,地壳厚度为14~26km,西厚东薄;冲绳海槽盆地莫霍面深度为16~26km,地壳厚度为12~22km,北厚南薄。东海陆架盆地东部与冲绳海槽盆地南部地壳减薄明显,拉张因子分别达到2.6和3。初步分析认为冲绳海槽地壳以过渡壳为主,并未形成洋壳。
- 周志远高金耀吴招才沈中延张涛孙运凡
- 环南极区域古水深演化特征
- 2013年
- 古水深及板块历史位置是研究古洋流、古气候和地质历史事件的重要参考因子。重构古水深和历史地质格局,首先需要对研究区域进行板块重构,即在特定的时间点将洋壳和陆壳恢复到他们当时的地理位置上。本文采用Greiner阐述的欧拉旋转法,在去除地壳年龄比重建年代年轻的区域的基础上,恢复了南极及周边区域自130 Ma以来15个特定时间点的位置。其旋转参数主要参考Müller等基于大西洋—印度洋热点参考系的有限欧拉极,并将部分参数进行了必要的转换和统一。然后综合现代水深、地壳年龄、沉积物厚度等数据,将现代水深根据热驱动地壳沉降、沉积作用和均衡作用的影响进行调整,对30°S以南区域的古水深进行重构,绘制了研究区域不同年代的古水深图,分析了其自130 Ma以来的形成演化过程。
- 孙运凡高金耀张涛周志远杨春国
- 关键词:古水深
- 基于GIS的海洋地震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6
- 2011年
- 基于大型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先进的空间数据引擎SDE技术,将SEG-Y格式海洋地震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并按照"航次-测线-点"的数据组织结构设计了海洋地震数据库。论文首先总结了当前流行的地震数据组织和访问方式,然后阐述了地震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后介绍了数据查询、数据库管理、SEG-Y地震数据查看和地震剖面及与其他地球物理数据综合表达显示功能的实现。
- 杨勇高金耀杨春国沈中延周志远孙运凡
- 关键词:ARCGISENGINEORACLE数据库
- 南海西北次海盆的磁条带重追踪及洋中脊分段性被引量:6
- 2012年
- 由于缺少有效钻孔资料,对于南海扩张的时间一直存在较大的疑问.在南海三大海盆中,西北次海盆面积最小、磁条带特征不明显,因此对其扩张年代的争议最大.最新采集的高密度(小于10km测线间距)船测地磁资料清晰地显示了西北次海盆磁条带的存在.在OBS和多道地震资料的约束下,利用船测地磁资料,本文对西北次海盆的地壳年龄进行了重追踪.根据定量的比较,西北次海盆的主体扩张始于35.8Ma(C16n,2n),在34.7Ma(C15)时其西南部开始扩张,扩张最终同时终止于33.2Ma(C13n),整体的全扩张速率在40~50mm/a之间.这表明南海的扩张可能首先起源于西北次海盆,在其结束扩张后,东部次海盆才开始打开(约30Ma).得益于数据精度和密度的提高,利用化极后的磁力异常以及反演的磁化强度可以对西北次海盆进行二级中脊段的划分.我们共划分出六个中脊段和一个明确的转换断层.中脊的分段性与OBS反演的地壳厚度的变化相一致.转换断层东侧,中脊主体分为四个中脊段,每个中脊段长度均在30km左右.转换断层西侧,存在一个长约50km的中脊段和一个不确切的中脊段.中脊段上磁化强度的变化幅值和中脊段长度在整体上成正比.每个中脊段中央的磁化强度弱于中脊段两端的磁化强度,这与扩张速率相近的大西洋中脊的磁化强度特征一致.
- 张涛高金耀李家彪吴招才吴振利赵俐红杨春国沈中延周志远
- 关键词:磁化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