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楠楠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分子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原核表达
  • 1篇原核
  • 1篇原核表达系统
  • 1篇原核载体
  • 1篇毛冠鹿
  • 1篇抗CD20
  • 1篇抗体
  • 1篇杆菌
  • 1篇CD20
  • 1篇大肠杆菌

机构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杨振
  • 2篇曹祥荣
  • 2篇周楠楠
  • 2篇宋菲
  • 1篇罗丽芸
  • 1篇潘少坤
  • 1篇李东霞
  • 1篇白敏

传媒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原核表达系统pET28a(+)中抗CD20微抗体的构建和表达
2012年
目的:改造Rituximab,构建包含VL、VH和CH3的抗CD20微抗体minibody,并探索诱导其可溶性表达的最佳方法.方法:首先通过overlap PCR将Rituximab的VL和VH通过Linker连接在一起,成为单链抗体ScFv,再将ScFv和人源IgG1 CH3通过人源IgG1铰链区连成minibody的cDNA.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中,并在大肠杆菌中用IPTG诱导表达.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抗CD20的微抗体基因表达产物分子量约41.88 kDa,在20℃、1.0 mmol/L IPTG诱导24 h时minibody的可溶性表达量最大,同时还有包涵体形式的蛋白.可溶性抗体蛋白通过镍柱纯化,纯度达到90.25%,包涵体经过变、复性获得了高纯度的抗体蛋白.重组蛋白minibody可特异性地被兔抗人IgG1单克隆抗体识别,并且可特异性结合靶抗原CD20.结论:抗CD20微抗体minibody基因在此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为其生物学功能和更好地针对B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李东霞杨振潘少坤周楠楠宋菲曹祥荣
关键词:CD20原核表达大肠杆菌
毛冠鹿AIF-1原核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2014年
从毛冠鹿睾丸cDNA文库中筛选出毛冠鹿AIF-1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引物克隆毛冠鹿AIF-1 cDNA,连入pMD19-T载体,测序正确后酶切,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将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的菌体超声破碎后,进行可溶性分析,并对可溶性蛋白进行纯化,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分析以及鉴定重组蛋白.结果表明,毛冠鹿AIF-1(TdAIF-1)含有1个438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45个氨基酸,经测序和酶切鉴定后,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8a(+)-TdAIF-1,表达大小约20 kD的重组蛋白,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提高洗脱缓冲液中咪唑浓度至50 mmol/L、100 mmol/L能够得到较纯的蛋白.成功构建毛冠鹿AIF-1原核表达体系,获得重组蛋白,为研究AIF-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周楠楠杨振罗丽芸宋菲白敏曹祥荣
关键词:毛冠鹿原核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