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凯祺 作品数:72 被引量:173 H指数:7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水利工程 更多>>
考虑寄生参数的多有源桥变换器暂态振荡抑制方法及电路 本发明属于有源桥变换器暂态振荡抑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考虑寄生参数的多有源桥变换器暂态振荡抑制方法及电路,所述方法包括:在多有源桥变换器交流端口并联含有吸收电阻的半桥不控整流电路;所述吸收电阻阻值的计算方法为:分别获... 孙媛媛 徐恭德 李亚辉 许庆燊 孙凯祺 李博文 张安彬 徐龙威 刘振 王超凡一种LCC-MMC混合级联直流电网受端MMC稳定运行域的确定方法 本申请属于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CC‑MMC混合级联直流电网受端MMC稳定运行域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MMC视在功率范围内的工作点;计算所述工作点下MMC交流母线出口公共连接点处母线电压的dq轴分量;判断... 孙媛媛 孙圣亚 尹睿 李亚辉 许庆燊 李博文 孙凯祺 张安彬 徐龙威 李道宇抽水蓄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协同运行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协同运行系统及方法,利用交流电网、海上风电场、光伏发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形成的四端环网结构,所述交流电网、海上风电场和抽水蓄能电站各通过一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换流站彼此连接,光伏发电... 李可军 孙凯祺 刘智杰 王美岩 王卓迪文献传递 基于混合比例调节的逆变器跟构网控制切换方法及系统 本公开提供了基于混合比例调节的逆变器跟构网控制切换方法及系统,涉及逆变器切换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分别构建跟网逆变器以及构网逆变器的控制等效电路,并设置混合逆变器模拟等效为跟网逆变器和构网逆变器并联运行;构建混合逆变器的并... 孙凯祺 宋书新 孙媛媛 刘洁 李明洋 李可军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多工作模式下能量协调控制策略 2024年 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low voltage direct current supply and utilization system,LVDCSUS)强调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以及直流用户侧电能产–销–储–用之间的协调统一,为推动直流用户侧灵活参与电力系统运行提供了全新思路。开展LVDCSUS用户侧电能的使用与生产相结合的研究,可有效挖掘直流用户侧的多元化电能资源灵活供给能力,为此该文首先依据LVDCSUS系统能量平衡关系将系统划分为全直流运行、余电上网运行、交流支撑运行3种运行模式;进而给出各模式下满足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储能荷电状态均衡、灵活性电力资源利用三方面整体要求的协调策略;最后建立了多运行模式切换规则,实现通过切换多种运行模式改变能量协调控制策略,使LVDCSUS在稳定运行状态下主动参与电力系统能量互动。仿真结果验证了LVDCSUS多运行模式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赵书慷 孙媛媛 马钊 孙凯祺 李可军 李亚辉关键词:协调控制 能量平衡 一种分布式光伏配电网不同频率注入攻击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配电网不同频率注入攻击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分布式光伏配电网信息层保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时域数据进行时频变换,得到时域数据的频域信号;利用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时域数据和... 孙凯祺 高弋典 孙媛媛 李亚辉 李可军基于轻量化神经网络的配电网异常数据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轻量化神经网络的配电网异常数据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异常数据检测领域,包括:获取广域测量系统中一段时间内的PMU量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去除PMU量测数据中的趋势分量,获得目标信号;采用连续小波变换,... 孙凯祺 高弋典 邱伟 孙媛媛 李可军 王一鸣一种用于柔性互联配电网的换流器控制切换方法及系统 本公开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柔性互联配电网的换流器控制切换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判断换流器的运行状态;当配电网稳定运行时,换流器处于电流矢量控制状态,否则处于功率同步控制状态;当配电... 孙凯祺 王建建 李可军 王文凝基于PCC-COI频率的风电场站频率支撑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含有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的频率支撑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PCC‑COI频率的风电场站频率支撑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用PCC频率信号控制风电场控制系统;获取COI频率信号,采用神经网络进行延时校正,... 孙凯祺 刘耀琳 刘洁 李可军 孙媛媛 范宏进双碳目标下配用电系统的新使命和新挑战 被引量:54 2022年 在“30/60”双碳目标的驱动下,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相融并进,传统配电网正逐渐演变为以新能源为主体、融合新能源-配电网-负荷-储能的有源(主动)配用电系统,呈现出不断变化着的新的体系形态。面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要求的提升,配电系统正面临着组态模式颠覆、企业转型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的巨大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回顾配电系统的演变历程,分析了当前配用电系统的“一低、两峰、三高、多随机因素”的特点;从配电网的初心和基本任务出发,根据双碳目标、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的要求,结合当下智能化、数字化、低碳化、模块化的新时代技术特征和配用电设备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从传统配电网向数字化主动配用电系统转化,进而建设综合能源体系下的新型配用电系统的必要性;分析了新时代对配用电系统的五大基本要求和新使命,并结合这五大维度发展目标,总结了新型配用电系统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提出并展望了未来应该关注的技术方向,给出了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马钊 张恒旭 赵浩然 王梦雪 孙媛媛 孙凯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