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超

作品数:81 被引量:674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文化科学
  • 23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8篇教育
  • 30篇人力资本
  • 30篇资本
  • 17篇劳动力
  • 16篇义务
  • 14篇义务教育
  • 13篇教育收益
  • 12篇工资
  • 11篇研究生教育
  • 11篇实证
  • 11篇收入差距
  • 11篇收益率
  • 11篇教育收益率
  • 10篇回报
  • 10篇回报率
  • 9篇农村
  • 9篇扩招
  • 9篇高校
  • 9篇高校扩招
  • 8篇教育回报率

机构

  • 74篇南京财经大学
  • 1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铁道职业...
  • 1篇江苏省教育厅
  • 1篇教育部教育管...

作者

  • 81篇方超
  • 37篇黄斌
  • 11篇罗英姿
  • 4篇叶林祥
  • 2篇曾迪洋
  • 1篇李永乐
  • 1篇汪栋
  • 1篇熊筱燕
  • 1篇王茜茜
  • 1篇黄斌
  • 1篇陆明峰
  • 1篇金俊

传媒

  • 4篇教育与经济
  • 4篇重庆高教研究
  • 4篇宏观质量研究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教育科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教育经济评论
  • 3篇复旦教育论坛
  • 2篇开放教育研究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江苏高教
  • 2篇全球教育展望
  • 2篇清华大学教育...
  • 2篇中国高教研究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农业教育
  • 2篇少年儿童研究
  • 2篇国家教育行政...
  • 2篇教育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6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11篇2020
  • 8篇2019
  • 14篇2018
  • 11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邻里效应、家庭资本与青少年的义务教育结果表现被引量:3
2023年
住房市场化改革强化了用脚投票引致的居住分层,凸显了家庭资本与社区邻里效应对青少年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布林德-奥萨卡分解,以及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反事实的MM分解,实证检验了社区邻里效应、家庭资本对青少年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影响。均值回归及其分解发现商品房社区比混合型社区在提高青少年义务教育结果表现中具有更强的邻里效应,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等因素则直接决定了社区邻里效应引致的义务教育结果不平等;条件分位数回归及其分解发现了社区邻里效应对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异质性影响呈N型结构变化,义务教育结果不平等具有“黏地板效应”的特征;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与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对基准回归及异质性分解做了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具有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调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方超
关键词:家庭资本青少年
人力资本梯度升级视野下的我国研究生教育供给侧改革被引量:20
2016年
基于我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变化趋势,指出人力资本梯度升级已推进至初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的S型曲线增长至义务教育的完成阶段,初级与次级人力资本逼近饱和状态;劳动力的教育扩展在人力资本存量上到达了9.97年,而教育分配则不断拉开人力资本分布的公平性,教育扩展位于教育分配"倒U型"曲线左侧的上行通道内,推进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梯度升级至研究生教育是改善二者正相关性的"良方";在引入千人注册研究生数后,相对性指标揭示了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扩大招生的可能性,但应在招生环节上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由单纯规模扩张向结构性增长转变,建立起"需求与条件"的动态调整机制,供给转型经济所亟需的研究生层次人力资本,提升对经济结构变化适应性与灵敏性。
方超罗英姿
关键词:人力资本教育扩展教育分配研究生教育
教育人力资本及其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Lucas模型的空间计量分析被引量:45
2016年
本文利用我国1996-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Lucas模型的分解,检验教育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别采用差分GMM、系统GMM以及空间GMM的工具变量法,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探讨教育人力资本溢出的增长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教育人力资本及溢出效应均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而地理空间上的人力资本则表现出显著的聚集态势。全域空间自相关性较强,同时伴随着局域的显著性差异,教育人力资本空间溢出后,其弹性产出的增长效应为0.056。
方超罗英姿
关键词:教育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增长
城镇化进程中教育人力资本收敛性的门槛效应与空间效应:理论假说与现实证据被引量:7
2018年
利用1996—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经济收敛假说,检验教育人力资本的收敛特征,利用面板门槛回归与空间计量的方法,探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门槛效应与空间效应。研究表明:我国教育人力资本存在长期增长趋势,利用变异系数法测得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离差在样本期内呈下降趋势,省域教育发展满足a收敛条件;初期教育投入与后期增长的反向运动趋势,表明教育人力资本在落后省域的后期增长率更高,并在样本期内不断逼近发达省域,从而满足绝对与条件B收敛的特征;东、西部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相对中部地区更为离散,东、中、西三大区域并不具备组内差距缩小而组间差距扩大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城镇化对教育人力资本的非线性影响仅存在单一门槛值,当人口城镇化率越过0.845的拐点后,区域劳动力转移对教育收敛的促进作用可达91.5%。人力资本收敛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态势显著,但局域自相关性却存在显著差异,教育人力资本收敛对邻近省域的空间辐射效应则高于静态收敛。
方超黄斌
关键词:人力资本城镇化门槛效应
教育扩张与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基于分位数处理效应的异质性估计被引量:14
2020年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检验了经济转型时期两次教育扩张政策对农村劳动力教育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教育改革更有利于提高女性收入,而高校扩招则对男性具有更强的个体增收效应;进一步通过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发现,基础教育能够提高低收入男性与高收入女性的非农收入,高校扩招对于缩小男性工资差距具有"公平效应",但对女性却存在"马太效应";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则发现,教育扩张能够缩小因人力资本因素引致的工资收入差距,对于推动不同群体非农收入的平等化具有积极意义。据此,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女性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或许能够更好地释放教育在减贫中的分配性功能。
方超黄斌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教育扩张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
低收入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结果公平:总体趋势与政策建议
2023年
文章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追访数据,采用均值对数偏差指数、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的测量指标,实证刻画了低收入家庭子女义务教育结果公平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收入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结果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对于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延续性;(2)不同收入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相对公平,但家庭是否陷入“贫困”状态对于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影响随学年的深入逐步扩大;(3)不同家庭收入水平、性别、户籍、民族学生的义务教育结果表现差异主要是由组内因素所决定的,但组间因素的影响效应同样随学年的深入而扩大。
方超
关键词:低收入家庭泰尔指数
经济转型期中国少数民族劳动力的大学教育收益率估算分析---兼评扩招政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本研究采用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提供的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分位数回归,估算转型发展时期中国少数民族劳动力的大学教育收益率,实证探讨扩招政策对收入差距的现实影响。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劳动力的整体教育收益率由1999年的7.8%上升到了2013年的9.4%,大学教育年收益率由扩招前的7.54%上升到了扩招后的8.83%,基准回归估计结果验证了高校扩招政策切实提高了少数民族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利用倾向得分匹配纠正了教育选择的个体异质性后,大学教育处理效应落入[9.125%,15.025%]区间内,表明扩招政策并未降低少数民族劳动力的大学教育收益率,但忽视选择性偏差将会低估大学教育回报;条件分位数回归表明,扩招政策对高收入群体的增收效应大于低收入群体,当仅考虑人力资本因素时,扩招政策客观上扩大了少数民族的组内收入差距。
方超黄斌
关键词:高校扩招收入差距人力资本
高校扩招、教育质量与城镇劳动力的大学教育回报率——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准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采用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将大学教育质量纳入经典明瑟收入方程,基于准实验研究的倾向得分匹配法,测量城镇劳动力的大学教育与教育质量回报率,发现:一是高校扩招提高了城镇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教育年限与对数年收入之间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二是高校扩招提高了女性劳动力的大学参与率,但在高等教育质量的机会分布上却存在着性别差异,就读重点高中对于能否进入原"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接受高质量大学教育具有重要影响;三是倾向得分匹配法显示出大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质量回报率分别落入了35.4%—36.9%与24.4%—30.8%的取值范围内,年回报率则分别在8.85%—9.225%与6.1%—7.7%之间,扩招政策并未降低大学教育溢价与大学教育质量。
方超黄斌
关键词:高校扩招教育质量
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检验被引量:19
2018年
利用我国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教育生产函数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评价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的静态效率与空间效率,结果发现,我国学前教育产出的技术效率(TE)具有时间可变性,并且其变动趋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具有一致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与事业性收入均能优化学前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政府与市场投入每上升1单位值,可分别将产出效率提高47.8%与15.8%,并且两种投入的结构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产生了互补或替代的作用;政府与市场投入在地理空间上具有全域自相关性,但局域自相关性却存在显著差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与事业性收入每上升1单位值,可分别将临近省域学前教育的产出效率提高28%与8.7%,不过地方政府之间的"锦标赛"现象在间接效应中造就了"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政府应稳步增加学前教育投入,尤其应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引导和规范民营资本的运作,创新学前教育供给模式,在提升省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切实保障"幼有所育"目标的实现。
方超沈豪熊筱燕
关键词:学前教育空间计量经济学
贫困对青少年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影响:兼论贫困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政策补偿被引量:3
2022年
如何切断家庭经济文化背景、校外教育支出水平与青少年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因果链条已成为实现义务教育结果公平的重要议题。文章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家庭贫困对于青少年校外教育支出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利用均值分析和t检验发现非贫困家庭青少年的课外补习参与率和校外教育支出水平高于贫困家庭,显示出校外教育支出对于家庭经济文化背景具有较强的阶层依附性;(2)利用Probit二值选择模型发现,非贫困家庭青少年的课外补习参与率比贫困家庭青少年高出11.9个百分点;(3)普通最小二乘法则进一步揭示了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支出的挤入关系,而父母亲受教育程度、教育期望及公立学校性质对青少年的校外教育支出水平影响显著,但影响效应在贫困—非贫困家庭之间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增强教育财政投入、改革财政补偿方式、纳入社会保障等方式,提出义务教育政策补偿的可行方案。
方超
关键词:贫困家庭教育支出人力资本投资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