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健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束支
  • 2篇起搏
  • 2篇左束支
  • 1篇心室
  • 1篇心室造影
  • 1篇心脏
  • 1篇心脏起搏
  • 1篇心脏起搏器
  • 1篇有效性
  • 1篇右心
  • 1篇右心室
  • 1篇右心室造影
  • 1篇造影
  • 1篇生理性
  • 1篇生理性起搏
  • 1篇起搏器
  • 1篇起搏阈值
  • 1篇安全性

机构

  • 2篇宜宾市第二人...

作者

  • 2篇梁超
  • 2篇何江
  • 2篇李奎
  • 2篇李健
  • 1篇淡雪川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右心室造影辅助左束支区域起搏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右心室造影(RVG)辅助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该院接受LBBaP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和心电图参数等。采用RVG三段法辅助LBBaP,具体操作为在右前斜30°透视下进行RVG,将三尖瓣瓣环最高点至右心室心尖部之间连一直线,然后将直线分为3等份,近中段交界处为LBBaP电极植入区域。术中同时满足单极起搏QRS波呈右束支阻滞形态,QRS波宽度(QRSd)<130 ms且V5导联左心室刺激到激动达峰时间(S-pLVAT)<90 ms,则定义为LBBaP手术成功。记录手术相关参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电极参数、心电图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结果67例患者中,男43例,年龄为(65.0±8.0)岁;22例(32.8%)患者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5例(67.2%)患者为二度Ⅱ型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术前QRSd为(103.0±22.0)ms。LBBaP手术成功61例(91.0%)。手术时间为(134.6±32.3)min,X射线曝光时间为(43.6±12.6)min。起搏阈值为(0.8±0.4)V,R波感知振幅为(12.1±4.7)mV,阻抗为(741.2±130.8)Ω。在1 V起搏时,V5导联S-pLVAT为(83.4±13.7)ms。术后QRSd为(116.5±18.3)ms。术中8例发生室间隔穿孔,1例发生束支损伤,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电极参数稳定。结论RVG三段法辅助LBBaP是一种简单、可行且安全的生理性起搏方法。
王建灵何江李健梁超罗传毅淡雪川李奎
关键词:右心室造影心脏起搏器生理性起搏
左束支区域起搏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住院行起搏器植入术患者31例,尝试行LBBaP,分析与LBBaP相关的心电图特征、起搏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1例患者中,23例LBBaP成功,成功率为74.2%。患者术前及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中,15例术中记录到左束支电位;8例尽管起搏电极已经达到左侧室间隔心内膜下,但起搏QRS波无右束支传导阻滞形态。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术后QRS时限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非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术后QRS时限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起搏阈值、感知及阻抗分别为(0.7±0.12)V/0.4 ms、(13.1±4.7)mV和(602.0±124.0)Ω。在6个月的随访中,起搏阈值、感知及阻抗参数均稳定。术中,5例发生室间隔穿孔,1例损伤右束支导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LBBaP对于有起搏器指征的患者是可行且安全的。该起博技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稳定的电极参数,短期并发症较少。
王建灵李健李奎罗传毅梁超何江
关键词:有效性安全性起搏阈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