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娜

作品数:19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血管
  • 2篇动脉
  • 2篇脂肪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X线
  • 2篇CT
  • 2篇穿刺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变
  • 1篇定位穿刺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管成像

机构

  • 12篇乐山市人民医...
  • 1篇武警四川总队...

作者

  • 12篇李娜
  • 9篇赵艳
  • 6篇王滔
  • 4篇尹阳
  • 3篇陈超
  • 2篇杨志远
  • 2篇张笑
  • 1篇马万辉
  • 1篇毛玉
  • 1篇王永洪
  • 1篇余东
  • 1篇黄伟
  • 1篇王霞

传媒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正常左肺下叶MSCT表现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正常左肺下叶的MSCT表现。方法收集6例确诊为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正常左肺下叶的影像资料,通过后期图像处理,对异常供血动脉、肺动静脉、支气管及肺实质MS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均可见胸降主动脉左侧发出单支粗大异常动脉走行于左下肺静脉后下方,起始处较肺内段窄,血管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呈"S"形改变,然后发出数个分支,供应左下肺下基底段。6例左肺下叶上段肺动脉均未受累,4例左下肺下基底段肺动脉及其远端缺如,缺如区域由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2例双重供血,左下肺下基底段肺动脉显示正常。6例均由左下肺静脉引流,3例左下肺静脉受压,远端较近心端膨大。1例粗大异常动脉壁可见钙化。6例受累肺组织支气管结构正常,肺体积缩小,实质呈现磨玻璃密度影,磨玻璃阴影内血管迂曲、血管断面增粗、密集。结论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正常左肺下叶的MSCT有特征性表现,CT增强可以明确诊断。
杨志远陈超马万辉尹阳李娜
关键词:血管畸形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的MSCT诊断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的MSCT表现。方法:搜集本院经病理证实的5例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的影像资料,对病变气管支气管壁厚度、密度、管腔形态及病变范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弥漫型4例,受累气管支气管壁环形增厚,呈连续性分布,管壁厚度3~6mm,其中气管至3级支气管2例,气管至4级支气管2例。2例气道壁呈片状及环状钙化,以支气管明显,2例为局灶性小钙化。局限型1例,表现为右侧中间段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气道壁未见明显钙化,患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并伴有蛋壳样钙化。气道内膜凹凸不平4例,1例尚光滑。5例管腔均出现不同程度狭窄,1例2级支气管闭塞伴肺不张,1例气管至2级支气管狭窄,3~5级支气管管腔相对扩大,继发感染。结论: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MSCT主要表现为气道壁结节样增厚,局灶性或弥漫性分布,伴或不伴有钙化,气管壁后部可以受累。
杨志远陈超黄伟李娜赵艳
关键词:淀粉样变肺疾病
肾外夹角对外生型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肾外夹角对外生型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mf)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ccRCC患者55例共56个病灶,AMLmf患者20例共22个病灶,通过形态学分析两组肿瘤差异,测量肿瘤的肾外夹角并定量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假包膜、劈裂征及“冰激凌蛋筒征”对AMLmf与ccRCC的鉴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肿瘤的肾外较大夹角及较小夹角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肾外较大夹角、肾外较小夹角、劈裂征、“冰激凌蛋筒征”及假包膜鉴别AMLmf与ccRCC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925、0.983、0.638、0.727、0.731,五种指标联合的AUC值为0.996,明显高于单一指标。结论肾外夹角、假包膜、劈裂征及“冰激凌蛋筒征”有助于AMLmf与ccRCC的鉴别诊断,联合五种影像学特征的诊断效能更高。
张小梅李娜赵艳王滔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
局灶性结节状肝脂肪浸润与含脂肝细胞癌的磁共振成像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局灶性结节状肝脂肪浸润和含脂肝细胞肝癌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提高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学证实的18例局灶性结节状肝脂肪浸润(FNHFI)和24例含脂肝细胞肝癌(HCC)的MRI特征,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2组在平扫T1WI及T2WI压脂序列中,磁共振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含脂HCC有9例(38%)出现"假包膜"征,19例(79%)呈"快进快出"强化方式,FN-HFI均未出现(P<0.05).含脂HCC病灶内脂肪20例(83%)呈周围散在分布,FNHFI 3例(1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脂肝HCC11例(46%)病灶内或周围出现扭曲扩张的血管,FNHFI 2例(11%)(P<0.05).含脂HCC与FNHF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0.92±0.09)与(1.24±0.15)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方式、脂肪在病灶内分布情况、是否有"假包膜"、是否有扭曲扩张的肿瘤血管、ADC值有助于区别含脂HCC与FN-HFI.
王滔陈梅鹃赵艳李娜张健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MRI评估直肠癌周围良、恶性淋巴结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平衡稳态自由进动(bSSFP)序列MRI评估直肠癌周围良、恶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直肠癌患者,共于病灶周围检出73枚周围淋巴结,术后病理显示其中恶性37枚、良性36枚;基于T2WI及bSSFP图像评估淋巴结性质,观察其皮质信号及皮髓质分界;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bSSFP判断直肠癌周围良、恶性淋巴结的效能。结果基于T2WI评估直肠癌周围良、恶性淋巴结的准确率65.75%,敏感度59.46%,特异度72.22%,阳性预测值68.75%,阴性预测值63.41%,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316)。bSSFP MRI评估直肠癌周围良、恶性淋巴结的准确率78.08%,敏感度72.97%,特异度83.33%,阳性预测值81.82%,阴性预测值75.00%,与病理结果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0.562)。结论bSSFP MRI有助于判断直肠癌周围良、恶性淋巴结。
王滔陈梅鹃张笑李娜赵艳王永洪毛玉张小梅
关键词:直肠肿瘤淋巴结磁共振成像
髋部骨髓水肿综合征的MRI诊断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髋部骨髓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收集我院经临床、MRI及X线3~6个月随访证实13例髋部骨髓水肿综合征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13例MRI检查,5例X线检查。结果 13例髋部骨髓水肿综合征中,右髋8例,左髋5例;病变累及股骨头、股骨颈10例;累及股骨头、股骨颈及股骨粗隆3例;MRI表现:T_1WI低信号13例;T_2WI稍高信号或高信号12例,等信号1例;13例STIR或PDW-SPAIR均为高信号;4例关节腔少量积液,呈长T_1、长T_2信号;X线表现:5例股骨头、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骨质密度减低;所有病例骨皮质和股骨头外形完整,周围软组织结构正常。结论熟悉并掌握髋部骨髓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有利于做出正确诊断。
陈超尹阳李娜王霞
关键词:骨髓水肿综合征髋关节磁共振成像X线
MSCT显示脾脏密度一过性降低原因及与CRP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下脾脏密度一过性降低的原因及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9月~2021年4月的20例脾脏密度一过性降低患者,19例行MSCT平扫检查,1例行MSCT平扫+增强扫描,分析不同病种临床表现与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及脾脏密度变化。结果20例患者中,急性胰腺炎(AP)12例,肿瘤术后6例,肺炎2例;20例脾脏密度弥漫性降低,平均(12.88±6.69)HU,治疗后脾脏密度恢复/回升,平均(42.61±3.97)HU;CRP治疗前均不同程度升高(211.03±106.70)mg/L,治疗后18例患者CRP显著降低(27.89±23.73)mg/L,2例未查。治疗前后脾脏密度变化及CRP值改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脾脏密度值与CRP测值成负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736、0.488(P<0.05)。结论脾脏密度一过性降低其病因多样,与炎性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判定具有一定意义。
赵艳李娜王滔尹阳张笑郭济韬
关键词:脾脏C-反应蛋白X线体层摄影术
CT穿刺引导定位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CT穿刺引导定位仪,至少包括横截面呈n型的固定夹、竖杆、横杆、伸缩杆、弧形板以及穿刺针本体,所述固定夹的一侧穿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外端固定有防滑块而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挤压块,所述固定夹的顶...
赵艳李娜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降脂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降脂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50%的冠心病患者108例,根据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剂量不同分为非强化他汀组(n=56)和强化他汀组(n=52)。非强化他汀组采用10mg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强化他汀组采用20mg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脂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及CCTA检查斑块数据。结果治疗后,强化他汀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密度斑块、斑块总体积及斑块体积百分比均低于非强化他汀组(P<0.05);TC、LDL-C与斑块总体积呈正相关(r1=0.524,r2=0.510,P<0.05),与斑块体积百分比呈正相关(r1=0.487,r2=0.459,P<0.05);TC和LDL-C是影响斑块总体积大小和斑块体积百分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能有效降低血脂,CCTA检查能评价斑块情况,监测药物治疗疗效。
陈梅鹃王滔李娜赵艳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钙降脂
一种旋转式内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内窥装置,包括内窥软管,内窥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杆,内窥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内窥筒,内窥筒的内腔靠近内窥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微调电机,微调电机上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上套设有与内窥筒相配合的延...
李娜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