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娜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医疗失效模式...
  • 2篇失效模式与效...
  • 1篇失效模式
  • 1篇术后
  • 1篇苏醒
  • 1篇苏醒室
  • 1篇胎肝
  • 1篇胎肝细胞
  • 1篇全身麻醉
  • 1篇转氨酶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生长
  • 1篇细胞生长因子
  • 1篇麻醉
  • 1篇麻醉苏醒
  • 1篇麻醉苏醒室
  • 1篇护理
  • 1篇护理不良事件
  • 1篇护理流程
  • 1篇谷丙转氨酶

机构

  • 3篇南昌大学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李娜
  • 2篇熊晓云
  • 2篇郑青玉
  • 2篇涂萍
  • 1篇丁伟荣
  • 1篇程洪波
  • 1篇金成豪
  • 1篇伍柏青
  • 1篇刘婷婷

传媒

  • 1篇护理研究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HFMEA模式的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病人术后去氧饱和干预优化流程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通过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优化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病人术后去氧饱和干预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麻醉苏醒室的616例全身麻醉病人为对照组,2022年1月—2022年7月我院麻醉苏醒室的616例全身麻醉病人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病人术后去氧饱和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实施基于HFMEA模式的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病人术后去氧饱和干预优化流程。比较两组病人去氧饱和发生率、二次插管发生率、风险优先数值(RPN)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结果:实施基于HFMEA模式的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病人术后去氧饱和干预优化流程后病人RPN由高风险降为低风险,试验组去氧饱和发生率为5.36%,二次插管率为0.49%,均低于对照组(去氧饱和发生率为23.38%,二次插管率为2.27%);试验组PaO2为(88.11±6.91)mmHg,高于对照组[(84.62±11.5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于HFMEA模式的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病人术后去氧饱和干预优化流程可以降低去氧饱和的发生。
李娜李娜熊晓云郑青玉
关键词:全身麻醉术后麻醉苏醒室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规范护理工作流程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6
2023年
目的综述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应用进展,为其在其他护理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发展背景、实施步骤及其在规范化护理工作流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结果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利于护理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构建,但在应用时会面临研究小组组建不规范、风险优先值评分主观化等问题。结论以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为理论框架构建的规范化护理工作流程,是一种可降低风险因素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的有效方法。未来应加强对其深入研究,制定精简、规范的研究步骤,开展多学科、多理论的联合应用,以加速推动其在复杂临床环境中构建规范化护理流程的应用进展。
李娜李娜熊晓云郑青玉涂萍
关键词:失效模式风险管理护理流程护理不良事件
FLK-1^+胎肝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
2013年
背景:作者先期研究表明,在鼠胚第17-19天胎肝存在一类FLK-1+细胞,表达胚胎干细胞的特征性标志,并具有多向分化功能。目的:验证胎肝FLK-1+细胞治疗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免疫磁珠提取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胎肝FLK-1+细胞;RT-PCR检测FLK-1+细胞Oct-3/4、Rex-1基因;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诱导FLK-1+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模型小鼠仅输入生理盐水,实验组模型小鼠尾静脉输注诱导分化FLK-1+细胞(1×106细胞),16 h后两组取血测定肝功能,观察64 h小鼠死亡率。结果与结论:胎鼠肝脏FLK-1+细胞高表达Oct-3/4、Rex-1,白蛋白表达的FLK-1+细胞阳性率为0.6%。经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3 d后FLK-1不表达,Oct-3/4和Rex-1表达显著下降或消失。经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诱导后96.38%的FLK-1+细胞表达白蛋白。诱导3d的FLK-1+细胞移植后16 h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总胆红素和纤维蛋白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组64 h死亡率为61.5%与对照组(8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胎鼠肝脏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诱导3 d的FLK-1+细胞移植可较好地改善急性肝损伤的肝细胞功能。
李娜丁伟荣伍柏青刘婷婷程洪波金成豪
关键词:肝功能损伤肝细胞生长因子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