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宗云

作品数:13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蟾酥
  • 4篇一测多评
  • 3篇蟾毒
  • 3篇蟾毒配基
  • 3篇蟾蜍
  • 2篇毒性
  • 2篇配基
  • 2篇肿瘤
  • 2篇相对校正因子
  • 2篇伦理审查
  • 2篇慢性
  • 2篇抗肿瘤
  • 1篇大蟾蜍
  • 1篇代谢物
  • 1篇毒性研究
  • 1篇心可宁
  • 1篇心可宁胶囊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虚证
  • 1篇学成

机构

  • 10篇哈励逊国际和...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济南市中心医...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沧州市中心医...
  • 2篇中药质量控制...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河北省沧州中...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山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3篇李宗云
  • 6篇高慧敏
  • 6篇王智民
  • 5篇张春宝
  • 4篇刘莉
  • 4篇陈两绵
  • 3篇曲婷
  • 2篇何世学
  • 2篇陈虎
  • 2篇张启伟
  • 2篇余中光
  • 2篇李素娟
  • 2篇陈燕芬
  • 2篇王鹏飞
  • 1篇尹海潮
  • 1篇朱建国
  • 1篇王金华
  • 1篇吴喜燕
  • 1篇游云
  • 1篇王亚博

传媒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第三届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风险受益比的国内外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现状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研究整理和分析了国内外临床研究伦理审查法规指南、风险等级分级和风险受益评估模式等文献研究成果,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在伦理审查风险受益评估和研究风险等级划分方面均有成熟研究,相比之下,国内缺乏最小研究风险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的伦理审查风险受益评估研究成果。因此,建议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明确临床研究最小风险概念,划分临床研究风险等级,并尝试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对象,开展基于风险受益比的临床伦理审查新模式研究。
余中光李宗云李素娟陈虎陈燕芬
关键词:伦理审查风险评估
蟾衣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对源于蟾蜍的新资源蟾衣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对蟾衣提取物及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方法:蟾衣粗粉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采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结合结晶法对化合物进行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对95%乙醇提取物及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从蟾衣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胆甾烯酯(1),胆甾醇(2),5α,8α-epidioxycholesta-6-en-3β-ol(3),胆甾-5-烯-3β,7β-二醇(4),胆甾-7-烯-3β,5α,6β-三醇(5),3-十八烷氧基-1,2-丙二醇(6),Δ4,5(E),Δ9,10(Z)-鞘胺醇-正十五碳酸酰胺(7)和蟾蜍噻咛(8);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蟾衣95%乙醇提取物和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合物对试验的细胞株均无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蟾衣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5~7为首次从中华大蟾蜍和蟾蜍属中分离得到。
高慧敏吴喜燕李宗云游云张毅王智民
关键词:蟾衣中华大蟾蜍化学成分抗肿瘤
蟾酥、蟾皮有效部位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蟾酥、蟾皮分别来源于蟾蜍科Bufondae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melanosticus Schneider的耳后腺、皮肤腺干燥分泌物和除去内脏后的干燥表皮....
李宗云高慧敏王智民张启伟曲婷马悦
关键词:蟾酥蟾皮急毒
基于特征图谱和一测多评法的蟾酥药材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或黑眶蟾蜍B.melanostictus耳后腺及皮肤腺的干燥分泌物。目前商品蟾酥质量问题突出,混伪、掺假现象普遍存在。亟需构建科学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升蟾酥药材、饮片及其中成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水平,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蟾酥药材的特征图谱,采用一测多评法(QAMS)测定5种主要蟾毒配基的含量。通过不同批次市售蟾酥样品的分析,建立了以五羟色胺、日蟾毒它灵、沙蟾毒精、嚏根草配基、远华蟾毒精、蟾毒它灵、华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为特征峰的对照特征图谱;建立了以华蟾酥毒基为内参物,同步测定蟾酥药材中5种蟾毒配基含量的一测多评法,并对相对校正因子(RCF)的耐用性和系统适用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华蟾酥毒基对日蟾毒它灵、蟾毒它灵、蟾毒灵和脂蟾毒配基的RCF分别为1.05,0.895,1.09,0.913。建立的特征图谱和QAMS法,可以有效控制蟾酥药材的质量,为2020年版《中国药典》蟾酥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与提高提供参考。
王鹏飞房蕴歌李宗云陈两绵王智民邹忠梅高慧敏
关键词:蟾酥蟾毒配基
毒性中药蟾酥质量研究现状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0
2017年
蟾酥来源于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或黑眶蟾蜍B.melanostictus的干燥分泌物,是我国传统名贵动物药品种,也是国务院颁布的需要特殊管理的28种毒麻中药品种之一。蟾酥富含蟾蜍甾和吲哚生物碱类成分,具有强心、抗肿瘤、镇痛、局麻等多种药理活性。该文从混伪品鉴别、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系统归纳了蟾酥质量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基原品种、产地、初加工、炮制等)及存在问题,为完善蟾酥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提升质量控制水平,确保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李宗云曲婷王鹏飞陈两绵王智民高慧敏
关键词:蟾酥吲哚生物碱
一测多评法测定六神丸中5种蟾毒配基类成分含量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六神丸中蟾毒配基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并验证此方法在六神丸中的可行性和适应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华蟾酥毒基(S)为内参物,建立日蟾毒它灵(A)、蟾毒它灵(B)、蟾毒灵(C)和脂蟾毒配基(D)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六神丸中5种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含量,并比较测定值和计算值之间的差异。结果:六神丸中蟾毒配基类成分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fA/S=1.06,fB/S=0.896,fC/S=1.09,fD/S=0.914,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的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结论:以华蟾酥毒基为内参物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准确、可行,一测多评法可用于六神丸中蟾毒配基类成分的质量评价。
李宗云刘莉何世学赵越张春宝
关键词:相对校正因子蟾毒配基六神丸
一测多评法测定心可宁胶囊中6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心可宁胶囊中6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的含量,并验证此方法在心可宁胶囊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以华蟾酥毒基为内参物,建立日蟾毒它灵、沙蟾毒精、蟾毒它灵、蟾毒灵和脂蟾毒配基与华蟾酥毒基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心可宁胶囊中6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的含量,比较2种方法的结果差异,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日蟾毒它灵、沙蟾毒精、蟾毒它灵、蟾毒灵和脂蟾毒配基与华蟾酥毒基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06,0.862,0.897,1.09,0.915;2种方法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以华蟾酥毒基为内参物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好,一测多评法可用于心可宁胶囊中多个蟾蜍二烯内酯类成分的质量评价。
李宗云刘莉何世学赵越杨美娜张春宝
关键词:相对校正因子心可宁胶囊
蟾酥总蟾蜍甾烯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组织中代谢物的初步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蟾酥总蟾蜍甾烯(total bufadienolides from toad venom,TBFs)对H22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同步对体内组织中的代谢物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HPLC和LC-MS对制备的受试药TBFs的化学组成进行表征;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2种方式给予H22荷瘤小鼠高、中、低3个剂量的受试药,给药后第13天处死,剥取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同时取心、肝、脾、肺、肾各脏器组织,采用HPLC和LC-MS对其中的药物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在对照品对照,在线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数据的基础上,明确了受试药TBFs的化学组成,以日蟾毒它灵、沙蟾毒精、蟾毒它灵、酯蟾毒精、华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为主。与空白对照组比,灌胃给予TBFs对H22荷瘤小鼠的体重无影响,低(5 mg.kg-1),中(10 mg.kg-1),高剂量组(20 mg.kg-1)的抑瘤率分别为14.76%,16.38%,10.32%;腹腔注射给予TBFs,与空白对照组比,中、高剂量组在给药第5天时体重增加较慢,第13天时恢复正常;低(1.5 mg.kg-1),中(3 mg.kg-1),高剂量组(6 mg.kg-1)的抑瘤率分别为17.30%,19.80%,40.95%,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小鼠心、肝、脾、肺、肾脏器组织HPLC分析表明,肝组织中存在蟾蜍甾烯类成分,LC-DAD-MS初步推测其中的11个化合物。结论:灌胃给予TBFs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有一定的抑制趋势,但作用不明显;腹腔注射则展示了显著性抑瘤作用,同时给药初期也表现了一定的毒性反应;肝组织中推测的蟾蜍甾烯类化合物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代谢途径奠定基础。
李宗云高慧敏王金华曲婷陈两绵王智民张启伟
关键词:H22肝癌抗肿瘤
肝爽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S1和S2期)肝郁脾虚兼血瘀证的早期防治疗效被引量:20
2022年
目的:探讨肝爽颗粒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S1和S2期)肝郁脾虚兼血瘀证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脱失4例,剔除2例,最后完成44例)和观察组(50例,脱失5例,剔除2例,最后完成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恩替卡韦片,0.5 mg/次,1次/d,共12个月;并视情况口服谷胱甘肽片。对照组,口服肝爽颗粒模拟药,3 g/次,3次/d;观察组,口服肝爽颗粒,3 g/次,3次/d;共治疗12个月。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炎性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程度分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肝脏硬度值(LSM)、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肝郁脾虚证评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和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肝组织炎性活动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炎性活动程度分级有效率为77.78%,高于对照组的45.83%(χ^(2)=5.546,P<0.05);观察组纤维化程度分期有效率为59.26%,高于对照组的16.67%(χ^(2)=9.669,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LSM和肝郁脾虚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APRI和FIB-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用于CHB肝纤维化(S1和S2期)的防治,可减轻炎症活动情况和纤维化程度,能延缓而且具有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并具有保肝和改善中医证候的效果,值得临床使用与进一步的研究。
刘莉杨静李宗云韩刚张春宝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肝爽颗粒纤维化程度
家庭赋权方案联合舌三针在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的家庭赋权方案联合舌三针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家庭赋权方案联合舌三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舌三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和舌骨喉复合体动度、营养状况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洼田饮水评分和脑卒中后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微型营养评定得分、血清白蛋与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家庭赋权方案联合舌三针治疗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以较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能够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越李宗云尹海潮张春宝朱建国
关键词:卒中舌三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