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河流瞬时地貌:特征、过程及其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内涵被引量:19
- 2017年
- 河流系统在造山带长期演化过程中会趋于均衡状态,在纵剖面形态上表现为光滑的下凹样式。均衡地貌常常由于构造活动、气候变化等条件的改变而被打破,在达到下一个均衡状态之前,会一直处于不均衡的瞬时演化阶段,此时河流系统的地貌特征则称为瞬时地貌。通过河流瞬时地貌研究,可以理解造山带内部河流系统的演化阶段、构造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的强弱、幅度等信息。本文在简要概述河流瞬时地貌概念的基础上,引出瞬时地貌在河流纵剖面的典型标志,即河流裂点;进而详细介绍河流裂点的形成过程及其机制;以河流纵剖面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河流裂点识别和提取方法;再以北美内华达山系,南美安第斯山脉以及青藏高原东南缘、东北缘等地区为例,总结了瞬时地貌研究中河流纵剖面分析的主要手段,并探讨了上述研究所揭示出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内涵及其意义。
- 李雪梅张会平
- 关键词:地貌过程
-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基岩河流地貌研究——对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和黄河演化的启示
- 全球范围内,大型河流的演化通常都遵循主要的构造轮廓,并且它们的演化过程也记录着所流经地区的构造历史。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全长5464 km。前人的研究认为黄河的整合过程是青藏高原东北部晚新生代构造隆升以及鄂尔多斯周缘伸展...
- 李雪梅
- 关键词:构造地貌河套盆地
- 文献传递
- 海原断裂带老虎山段断层岩磁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
- 2020年
- 断层岩,尤其是断层泥的磁性异常近年来被研究人员广泛关注,但关于其磁性异常的形成原因尚没有统一的解释.海原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重要的走滑断裂,前期研究发现海原断裂带景泰段出露有数十米至上百米的断层岩,是理想的研究材料.本研究选取海原断裂带景泰段老虎山山前一个断层岩剖面作为研究对象,拟通过测量断层岩的磁化率(χ)、非磁滞剩磁(ARM)、饱和等温剩磁(SIRM)、等温剩磁(IRM)以及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χ-T曲线)等磁学参数并结合粒度、碳含量、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方法来探究海原断裂带老虎山段不同颜色断层岩的磁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磁学研究显示黑色、红色及杂色断层泥相较于围岩和破碎带显示了低磁性,尤其是黑色断层泥,其磁化率值均小于10×10^-8 m^3·kg^-1.碳含量及矿物相分析结果指示黑色断层泥与断裂带附近石炭系煤层具有相似的矿物相组成,结合相似的χ-T曲线推断石炭系煤层为黑色断层泥的母岩.石炭系煤层经断层活动卷入断层,在断层强烈剪切摩擦作用下不断细化,形成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并促使一部分顺磁性含铁硅酸盐矿物或其他含铁矿物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亚铁磁性矿物,使得黑色断层泥的磁化率较其母岩石炭系煤层有一定升高.通过黑色断层泥的铁磁性磁化率结合χ-T曲线计算获得断层泥所经历的最高温度约为420℃,不超过450℃.老虎山段厚层碳质断层泥的存在为该地区发现的浅层蠕滑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
- 刘雁江刘彩彩张竹琪刘康任治坤张会平李传友徐红艳李雪梅
- 关键词:海原断裂带断层泥磁化率
- 海原断裂带老虎山段晚第四纪滑动速率精确厘定与讨论被引量:20
- 2018年
- 如何准确测定断裂滑动速率是近年来活动构造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随着高精度地形数据获取手段与第四纪测年方法的不断进步,位错量和地貌面年龄的精度均得到大大提高.在进行滑动速率计算时还要考虑地质过程是否合理,蒙特卡洛方法为获取更加符合地质过程的滑动速率提供了重要工具.本文以滑动速率研究程度较低的海原断裂带老虎山段为例,基于LiDAR高精度地形数据,测得T1—T4阶地面年龄分别为1~3ka,9~11ka,15~17ka,40~45ka,陡坎前缘的位错分别为7~14m,28~36m,59~66m,180~190m.综合多地点的左旋走滑位错量及不同时代的地貌面年龄数据,并考虑滑动历史,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将位错-时间两个参数的不确定性定量化,限定老虎山断裂45ka以来平均滑动速率为4.3±0.16mm·a-1,17ka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为4.0±0.15mm·a-1,与前人研究得到的狭义海原断裂滑动速率4.5±1.0mm·a-1基本一致.综合整个海原断裂带滑动速率,本文结果更支持低滑动速率变化趋势,即海原断裂带整体滑动速率趋于稳定,向东至六盘山断裂,滑动速率开始降低,推测海原断裂带的左旋走滑在尾端主要为马东山—六盘山隆起所吸收.结合老虎山断裂历史地震资料和深部锁闭浅部蠕滑的动力学特征,推测老虎山断裂具备与相邻断裂一起触发强震的能力.
- 刘金瑞任治坤张会平李传友张竹琪郑文俊李雪梅刘彩彩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LIDAR蒙特卡洛模拟滑动速率